对霍桑《红字》中主人公的性格赏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l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十八世纪中期创作的批判性小说《红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满含当时北美殖民统治下宗教对人民思想和灵魂禁锢的愤怒与批判。《红字》是北美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代表作之一,文本笔记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人物性格进行赏析,赞美海丝特·白兰在殖民统治下所体现出来与命运顽强抗争、坚强勇敢的精神。
  关键词:《红字》;海丝特·白兰;性格
  《红字》是北美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作家霍桑的巅峰代表作之一,在当时的美国乃至整个北美洲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近现代的文学发展中,很多文学爱好者从不同的层面对《红字》的主人公性格进行了评析,对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也进行了探究,这些都足以说明《红字》在文学历史上的影响[1]。
  一、海丝特·白兰的反叛精神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用自己深邃而又浪漫主义的笔触赋予了女主公海丝特·白兰勇于抗争命运的反叛精神。在海丝特·白兰被佩戴红字示众的情节中,霍桑没有对海丝特·白兰进行直观的描写,而是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大篇幅的描写,以心理活动来更加深刻的反应其人物性格。最开始白兰内心是痛苦的,作为清教徒的她“每迈出一步都感到一阵巨痛, 似乎她的心给抛在街上, 任凭他人吐唾沫和践踏”,霍桑利用心理刻画来反应白兰的痛苦[2]。但在之后的描写中,白兰的心理逐渐变化,她变的坚强、勇敢、极富有反叛精神。在受审时,白兰“眼睛凝视着, 显出一种疲倦的漠不关心的情绪”,在白兰回到监狱时,“那个红字在狱门黑暗的通道里射出一道道火红的闪光”,这看似荒诞的描写其实极具象征意义,这红光是一团火焰,代表着白兰追求自己幸福的决心和信念,是对白兰反叛精神最好的刻画。
  二、海丝特·白兰的独立自我精神
  白兰的独立自我精神是霍桑刻画的又一重要人物性格,也正是白兰的这一性格支撑着她,她才能保持着对爱情、亲情的向往和追求。在白兰人生最黑暗无助的日子里,是这种精神鼓励着她,支撑着她“用这种疏远的目光来看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白兰在受尽折磨之后,没有选择逃离,而是毅然决然的留在了这满是痛苦与黑暗的地方,她带着自己对生活对爱情对女儿的热爱,用自己孱弱的肩膀维持着自己与女儿的生活。白兰说“对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的,我们要打倒一切,包括我们自己”,这里就完整的展现出了白兰的独立自主思想[3]。《红字》中最直观的故事情节是白蘭与年轻牧师相爱生子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而霍桑所赋予小说的中心灵魂是白兰在经历苦难与黑暗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强大而又独立的内心世界,白兰的倔强与坚韧以及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希望才是小说要表达的关键。
  三、结论
  霍桑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外部衬托,塑造了一个极具反叛精神和独立精神的伟大女性形象,在《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也有人性的脆弱与妥协,正是这种复杂又深刻的人物性格,才使得海丝特·白兰这一形象直击人性,深入人心。霍桑对海丝特·白兰的刻画实际上是在批判当时黑暗的殖民统治下人们封闭的思想意识,不管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还是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上,《红字》都是文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赵星. 中美文学作品象征手法之比较——以《红楼梦》和《红字》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0):22-23.
  [2]谢丽湘. 一部以伦理问题为向度的文学名著——评《红字》[J]. 大学教育科学,2017,(05):130.
  [3]庞文丽. 罪行·救赎·认知——浅析霍桑在《红字》中表达的人生观[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9):9.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国著名小说巨匠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当中,作者深入描写了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无不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从正面人物彰显人道主义精神和反面人物反衬人道主义精神等两个方面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狄更斯小说中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旨在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想法和目的,为学生们在品读和学习世界名著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道主义精神;利他主义  引
期刊
【摘要】:《达庄论》是阮籍后期转向庄子学说的代表作,在《达庄论》中,阮籍着重对庄子的齐物论思想进行了特别发挥,希望借此进入到纯任自然的超越境界,从而化解正始之际所带来的忧生之嗟。  关键词:阮籍;《达庄论》  “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各种观念与看法,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归根结底却是齐一的,用阮籍《达庄论》中的说法,即是谓“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为一物,以
期刊
【摘要】:“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使得土地经营权抵押成为了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具体问题还不明晰。本文试从中央文件精神出发,以服务于改革为目的,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进行综合研究,希望对正在进行的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的改革和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三权分置;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抵押  一、引言  目前,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正面临第二次分置。第一次是农村集体土地所
期刊
《想親亲》民族管弦乐编制创意简析
期刊
【摘要】:郝景芳,小说作者,散文作者。2016年,小说《北京折叠》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提名,这是继刘慈欣《三体》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长篇小说《流浪苍穹》真实的反映出了郝景芳在遣词造句中的独到之处。 整篇文章当中都涉及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总体来看,郝景芳在创作该长篇小说时,排比这个修辞格的运用应当算是文中经典之处。下面笔者将会对郝景芳在长篇小说《流浪苍穹
期刊
【摘要】:从1991年张德祥的《‘瑶沟’世界及其他——评阎连科四部中篇小说》到2017年,对阎连科的研究已有26个年头。归纳梳理后,阎连科研究大体上从三个方面展开:1.对阎连科小说的创作主题的研究;2.对阎连科小说的艺术特征的研究;3.对阎连科小说的总体性的研究。  关键词:阎连科;研究;三方面;综述  阎连科从1979年发表《天麻的故事》至今,写作生涯已有30多年,向文坛贡献了600余万字的作品
期刊
【摘要】: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在质朴平实的语言里表达了对北平的深情厚意,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热烈深沉的直抒胸臆中表达的真情,在自然冲淡的平民生活中叙写的恋情,在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中隐含的忧情。  关键词:质朴;平民;情感  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老北京为背景,展现了老北京的世俗人情,社会风貌。北京,对老舍来说,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创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更是他心心
期刊
一、  “哐当”橙橘色小篮重重放上讲台,一满玻璃仪器相互摇晃碰撞着。  二、  依然是诡异着满眼的红。  我记得刚刚闭眼时闪过的一抹湖蓝,只有一抹,就又迅速被铺天盖地的红吞没了。  我抬起头——昏暗深红的穹顶,旋转着,旋转着,让我想到巨大永动的机械,又好像藏匿着我永远无法触碰的压抑秘密。  啊,秘密......我的指尖开始不住地颤......我想起你来。  三、  一个夏天。  炽热的波浪汹涌而来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出现的伟大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丰富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各国读者。本文通过对其作品《马特辽娜的家》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试探讨索尔仁尼琴在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描写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马特辽娜的家》;人物形象;创作特点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15),20世纪俄罗斯杰出的作家之一。被俄罗斯人民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同时他也是持
期刊
【摘要】:华阴老腔是明末清初、起源于陕西省华阴县的家族戏。伴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大众审美的改变,华阴老腔的传承面临着窘迫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华阴老腔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局限和现实困境”和“华阴老腔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和应该恪守的原则”这两个角度来论述。针对老腔在传承中遇到的困难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华阴老腔;传承;现状;困境;原则  华阴老腔,俗称“老腔”或“皮影老腔”,它发源于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