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DL-丙氨酸为配体,采用溶剂法,通过与过度金属镍和铜配位,制备了两个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MOFs){[Ni4(D-ala)2(L-ala)2(1,2-bpe)4]?17H2O}n 1 和 {[Cu4(D-ala)2(L-ala)2(1,2-bpe)4]?17H2O}n 2 [(D-ala=D-丙氨酸阳离子, L-ala=L-丙氨酸阳离子, 1,2-bpe=1,2-二(4-吡啶)乙烯]。用XRD单晶衍射、热重、氮吸附/脱附对它们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和孔結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吸附苯的性能。结果表明,两个MOFs的BET表面积并不大,只有16.35m2/g左右,但它们的孔径分布不均匀,有微孔也有大孔。这样的孔洞结构有利于对甲苯的吸附,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74.36cm3/ g。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吸附; 甲苯
【分类号】O62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114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5B030001)。
1、引言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包括烃类、卤代烃、氮烃、含氧烃、硫烃及低沸点的多环芳香烃等,对环境危害极大,许多VOCs即使浓度较低也依然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并且会对人体的肝、肾和神经中枢产生危害[1]。
吸附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而高效的吸附材料则是该技术的核心[2-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由于其比表面积巨大、微孔结构有序、孔尺寸多样、孔表面官能团和表面势能多样等优势,在气体分离净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等一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生物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人的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氨基酸在医药方面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氨基酸MOFs已广泛应用于医学[5]、生命科学[6]、农业[7]、新型功能材料[8]等一些领域。本文合成了Cu(Ⅱ)、Ni(Ⅳ)与DL-丙氨酸形成的两种氨基酸MOFs,对它们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甲苯吸附方面的潜在应用。
2、实验部分
2.1、骨架配合物{[Ni4(D-ala)2(L-ala)2(1,2-bpe)4]?17H2O}n 1的合成
称取醋酸镍(Ni(AC)2,0.25mmol, 0.062g) 溶解在5mL水中,并开启搅拌器不断搅拌至Ni (AC)2全部溶解(此过程可适当加热,温度控制40度以下),再加入DL-丙氨酸(0.25mmol,0.0225g),等溶解后,再加入10mlDMF溶剂,过一分钟左右,加入5mL的1, 2-二(4-吡啶)乙烯DMF溶液(5mL溶液大致分5次加完),最后,搅拌3-5分钟,过滤静置。
2.2、骨架配合物{[Cu4(D-ala)2(L-ala)2(1,2-bpe)4]?17H2O}n 2的合成
称取DL-丙氨酸(0.25mmol, 0.0225g)溶解在5mL水中,并开启搅拌器不断搅拌至DL-丙氨酸溶解,再加入Cu(NO3)2(0.25mmol, 0.0622g),等溶解后,再加入10mlDMF溶剂,过一分钟左右,再加入0.25mmol, 0.001g NaOH稀溶液;在此基础上,加入5mL的1, 2-二(4-吡啶)乙烯DMF溶液(5mL溶液大致分3次加完),最后,搅拌5-10分钟,过滤静置。
3、结果与讨论
3.1、单晶结构解析
单晶X-ray衍射结果显示,骨架配合物1和2的结构是先由四个D,L-丙氨酸桥联四个镍或铜,形成具有S4对称性的四核次级构筑单元,再进一步通过1,2-二(4-吡啶)乙烯连接四核次级构筑单元,构建出一个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骨架配合物[9]。
3.2、热稳定性的探究
采用TG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如图,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重量,由室温升至800℃,测试前在100℃烘箱中烘12小时。
由图中可以看出,骨架配合物1的样品非常的纯,在300℃之前,样品一直有一个平台,一直很稳定,骨架没有坍塌,直到300℃,样品迅速失重72.7%,三维骨架结构开始坍塌,300℃之后,骨架结构彻底坍塌。骨架配合物2的热重数据显示,升温之前的质量为7.47mg,由于样品在测试之前在100℃烘箱中过夜处理过,所以,100℃之前基本没有水分的蒸发,到230℃之前都是一个小平台,到230℃处失重2.12mg,之后一直到300℃,骨架配合物2一直在缓慢的失重,这也许是样品不纯,含有一些杂质,导致曲线只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平台,但两个样品最终骨架坍塌的温度都在300℃。
3.3、氮气吸脱附等温线
样品在进行气体吸附之前,在120℃下进行抽真空处理2h。
图2是骨架配合物1的N2等温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基本上属于 I 型的等温吸附线,对应微孔吸附。但相对压力 P/P0> 0.1 后,其吸附线与脱附线没有完全重合,有脱附滞后现象,说明有大于微孔的结构存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DL-丙氨酸镍的BET不大,只有16.35m2/g。从DL-丙氨酸镍的孔径分布图来看,孔径分布不均匀,有微孔和大孔的存在。
3.4、吸脱附等温线
样品在进行气体吸附之前,在120℃下进行抽真空处理2h。
图3为骨架配合物1对甲苯气体的吸附脱附曲线,我们可以将甲苯的吸附曲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P/P0在0-0.4区间内,骨架配合物1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随着P/P0的变大增加很缓慢,在0.4-0.8区间内,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的幅度慢慢变大,当P/P0大于0.8时,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迅速增大。脱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当P/P0大于0.8时,材料对甲苯迅速脱附,当P/P0小于0.8时,材料对甲苯缓慢脱附,当P/P0为0.15时,脱附停止,甲苯没有完全脱附。在低压区,由于骨架配合物1孔径分布不均匀,有微孔存在,所以甲苯脱附不完全。 4、结论
利用DL-丙氨酸、, 2-二(4-吡啶)乙烯和Ni (AC)2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两种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1和2 。骨架配合物1在 77 K 下的氮气吸附曲线呈现 I 型吸附,属于微孔吸附。经计算得到的 BET比表面积为16.35m2/g,但其孔径分布比较大。骨架配合物1对甲苯呈现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平衡吸附量为74.36cm3/ g。该类骨架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 300 ℃以下能够稳定存在,表明此类材料在工业应用和室内除污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1571144)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5B030001)对本文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曹晓强,黄学敏,刘胜荣,赵圣伟,庄剑恒,冯燕,马广大。2种改性活性炭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 2868-2873。
[2] 刘国强,王明玺,黄正宏,康飞宇。GO /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苯和乙醇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5,30(6):566-571。
[3] Mu B, Walton K S.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n-BTB[J]. Adsorption-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dsorption Society, 2011, 17(5): 777-782.
[4] 薛峰。合屬有机骨架材料(MOF-177)制备及其吸附典型VOCs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3月。
[5] 高恩君, 刘瑕, 刘祁涛。钯(II)-芳香氮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中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作用[J]。 无机化学学报, 2002, 18(2): 442-446。
[6] 王则民, 杨海峰, 王桂华。稀土脯氨酸邻菲啰啉固体配合物合成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 1999, 15(6): 721-726。
[7] 邵建华, 韩永圣, 高芝祥。复合氨基酸稀土元素鳌合物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J]。稀土, 2001, 22(5): 59-62。
[8] 计亮年, 黄锦汪, 莫庭焕。生物无机化学导论第二版[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208。
[9] Guo J J, Li X H, Moorefield C N, Newkome G R. A novel two-fold interpenetrating channel framework based on metal tetramer subunits[J].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1, 11 (7): 2695-2697.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吸附; 甲苯
【分类号】O62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114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5B030001)。
1、引言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包括烃类、卤代烃、氮烃、含氧烃、硫烃及低沸点的多环芳香烃等,对环境危害极大,许多VOCs即使浓度较低也依然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并且会对人体的肝、肾和神经中枢产生危害[1]。
吸附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而高效的吸附材料则是该技术的核心[2-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由于其比表面积巨大、微孔结构有序、孔尺寸多样、孔表面官能团和表面势能多样等优势,在气体分离净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等一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生物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人的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氨基酸在医药方面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氨基酸MOFs已广泛应用于医学[5]、生命科学[6]、农业[7]、新型功能材料[8]等一些领域。本文合成了Cu(Ⅱ)、Ni(Ⅳ)与DL-丙氨酸形成的两种氨基酸MOFs,对它们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甲苯吸附方面的潜在应用。
2、实验部分
2.1、骨架配合物{[Ni4(D-ala)2(L-ala)2(1,2-bpe)4]?17H2O}n 1的合成
称取醋酸镍(Ni(AC)2,0.25mmol, 0.062g) 溶解在5mL水中,并开启搅拌器不断搅拌至Ni (AC)2全部溶解(此过程可适当加热,温度控制40度以下),再加入DL-丙氨酸(0.25mmol,0.0225g),等溶解后,再加入10mlDMF溶剂,过一分钟左右,加入5mL的1, 2-二(4-吡啶)乙烯DMF溶液(5mL溶液大致分5次加完),最后,搅拌3-5分钟,过滤静置。
2.2、骨架配合物{[Cu4(D-ala)2(L-ala)2(1,2-bpe)4]?17H2O}n 2的合成
称取DL-丙氨酸(0.25mmol, 0.0225g)溶解在5mL水中,并开启搅拌器不断搅拌至DL-丙氨酸溶解,再加入Cu(NO3)2(0.25mmol, 0.0622g),等溶解后,再加入10mlDMF溶剂,过一分钟左右,再加入0.25mmol, 0.001g NaOH稀溶液;在此基础上,加入5mL的1, 2-二(4-吡啶)乙烯DMF溶液(5mL溶液大致分3次加完),最后,搅拌5-10分钟,过滤静置。
3、结果与讨论
3.1、单晶结构解析
单晶X-ray衍射结果显示,骨架配合物1和2的结构是先由四个D,L-丙氨酸桥联四个镍或铜,形成具有S4对称性的四核次级构筑单元,再进一步通过1,2-二(4-吡啶)乙烯连接四核次级构筑单元,构建出一个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骨架配合物[9]。
3.2、热稳定性的探究
采用TG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如图,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重量,由室温升至800℃,测试前在100℃烘箱中烘12小时。
由图中可以看出,骨架配合物1的样品非常的纯,在300℃之前,样品一直有一个平台,一直很稳定,骨架没有坍塌,直到300℃,样品迅速失重72.7%,三维骨架结构开始坍塌,300℃之后,骨架结构彻底坍塌。骨架配合物2的热重数据显示,升温之前的质量为7.47mg,由于样品在测试之前在100℃烘箱中过夜处理过,所以,100℃之前基本没有水分的蒸发,到230℃之前都是一个小平台,到230℃处失重2.12mg,之后一直到300℃,骨架配合物2一直在缓慢的失重,这也许是样品不纯,含有一些杂质,导致曲线只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平台,但两个样品最终骨架坍塌的温度都在300℃。
3.3、氮气吸脱附等温线
样品在进行气体吸附之前,在120℃下进行抽真空处理2h。
图2是骨架配合物1的N2等温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基本上属于 I 型的等温吸附线,对应微孔吸附。但相对压力 P/P0> 0.1 后,其吸附线与脱附线没有完全重合,有脱附滞后现象,说明有大于微孔的结构存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DL-丙氨酸镍的BET不大,只有16.35m2/g。从DL-丙氨酸镍的孔径分布图来看,孔径分布不均匀,有微孔和大孔的存在。
3.4、吸脱附等温线
样品在进行气体吸附之前,在120℃下进行抽真空处理2h。
图3为骨架配合物1对甲苯气体的吸附脱附曲线,我们可以将甲苯的吸附曲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P/P0在0-0.4区间内,骨架配合物1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随着P/P0的变大增加很缓慢,在0.4-0.8区间内,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的幅度慢慢变大,当P/P0大于0.8时,材料对甲苯的吸附量迅速增大。脱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当P/P0大于0.8时,材料对甲苯迅速脱附,当P/P0小于0.8时,材料对甲苯缓慢脱附,当P/P0为0.15时,脱附停止,甲苯没有完全脱附。在低压区,由于骨架配合物1孔径分布不均匀,有微孔存在,所以甲苯脱附不完全。 4、结论
利用DL-丙氨酸、, 2-二(4-吡啶)乙烯和Ni (AC)2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两种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1和2 。骨架配合物1在 77 K 下的氮气吸附曲线呈现 I 型吸附,属于微孔吸附。经计算得到的 BET比表面积为16.35m2/g,但其孔径分布比较大。骨架配合物1对甲苯呈现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平衡吸附量为74.36cm3/ g。该类骨架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 300 ℃以下能够稳定存在,表明此类材料在工业应用和室内除污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1571144)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5B030001)对本文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曹晓强,黄学敏,刘胜荣,赵圣伟,庄剑恒,冯燕,马广大。2种改性活性炭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 2868-2873。
[2] 刘国强,王明玺,黄正宏,康飞宇。GO /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苯和乙醇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5,30(6):566-571。
[3] Mu B, Walton K S.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n-BTB[J]. Adsorption-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dsorption Society, 2011, 17(5): 777-782.
[4] 薛峰。合屬有机骨架材料(MOF-177)制备及其吸附典型VOCs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3月。
[5] 高恩君, 刘瑕, 刘祁涛。钯(II)-芳香氮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中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作用[J]。 无机化学学报, 2002, 18(2): 442-446。
[6] 王则民, 杨海峰, 王桂华。稀土脯氨酸邻菲啰啉固体配合物合成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 1999, 15(6): 721-726。
[7] 邵建华, 韩永圣, 高芝祥。复合氨基酸稀土元素鳌合物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J]。稀土, 2001, 22(5): 59-62。
[8] 计亮年, 黄锦汪, 莫庭焕。生物无机化学导论第二版[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208。
[9] Guo J J, Li X H, Moorefield C N, Newkome G R. A novel two-fold interpenetrating channel framework based on metal tetramer subunits[J].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1, 11 (7): 2695-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