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极具创造力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飞速的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社会总体的发展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方面的潜能。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引导,激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全部的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创新。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句子,鼓励学生多问、多思,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是言之有理的,就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引导。有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我就让学生作一番辩论,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例如,在学习《凡卡》这篇课文时,我问:“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吗?为什么?”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爷爷不会收到这封信,因为没有清楚的地址。”但有一个学生说:“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因为邮差是他爷爷的朋友。”我说:“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那么,爷爷收到了信会来接他回去吗?”这时,学生们似乎很感兴趣,一下子吱吱喳喳地讨论开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即使爷爷收到了信,也不一定会来接凡卡。因为他爷爷只不过是一个穷苦的守夜人,他恐怕没有能力抚养这个逐渐长大的孩子,而且在村子里又无法找到可供凡卡吃饭的活儿,要不之前怎么忍心把唯一的孙子送到陌生的大城市里寻找活路呢?所以,爷爷即使收到信,也不会来接他的。这是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制度所造成的。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激活了创新能力。
二、创设氛围,呵护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不难发现,教师一般都喜欢学生把手整齐地放在桌面或背在后面坐得规规矩矩,课堂上鸦雀无声,而学生未经老师授意,质疑问难往往被老师视为异端,这就不可避免的抑制、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老师要保持民主态度,不随便批评、责备学生,允许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感想或意见,甚至允许学生有一些超常规的行为,以形成轻松活泼、互相激励的教学气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不受损害,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萌芽并得以自由成长。教师还应当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作文比赛、演讲会、黑板报设计等,在这些情形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设疑质疑,训练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往往是以质疑开始,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课文最后一句话“狼向小羊扑过去。”这时,教师就可以质疑,问:“狼扑过去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听后,都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闪,狼扑个空,并不小心被小石绊倒,掉进河里了。”等等。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不同角度对结果进行探讨,标新立异,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开放情景,活跃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度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動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观潮》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潮来时”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播放潮声,让学生通过音和形,感受到潮来时的情景。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在板书课题后,学生意想不到老师这样问:“你们怕蛇吗?”大多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之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里写一个地方没有蛇,农民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从而开动他们的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引导想象,增强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想象或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特性。如《黄河象》中科学家设想了一头黄河象因疲劳和干渴,在河边喝水时失足落水的结果。这时,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或联想:大象落水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想出了多种可能性:老公象与野兽搏斗,在河边喝水时筋疲力尽,失足落水;群象在河边戏水时,老公象不慎失足落水;老公象为寻找失散小象,涉水过河时不慎失足落水……除此之外,还可以诱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如有位教师针对“天很久没下雨”这一现象,诱导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结果学生大发其想:是雷公和电母特地惩罚破坏环境的人类,不下雨;是雷公和电母去赴皇母娘的寿宴,乐不及返;是他们生病了……然后,教师再引导:“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有的说:“去向他们道歉,保证以后要注意保护环境。”有的说:“去帮他们请医生。”最后,老师说:“请大家把你刚才讲的写成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们都能写,而且想象丰富,从而也增强学生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创新教育,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瑞华.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展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9-11.
[2]王瑞华.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展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4-5.
[3]任书霞.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新浪书霞博客,2010.
[4]程喜书.祖国:建设版[J].河北出版社.2012:20-2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飞速的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社会总体的发展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方面的潜能。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引导,激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全部的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创新。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句子,鼓励学生多问、多思,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是言之有理的,就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引导。有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我就让学生作一番辩论,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例如,在学习《凡卡》这篇课文时,我问:“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吗?为什么?”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爷爷不会收到这封信,因为没有清楚的地址。”但有一个学生说:“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因为邮差是他爷爷的朋友。”我说:“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那么,爷爷收到了信会来接他回去吗?”这时,学生们似乎很感兴趣,一下子吱吱喳喳地讨论开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即使爷爷收到了信,也不一定会来接凡卡。因为他爷爷只不过是一个穷苦的守夜人,他恐怕没有能力抚养这个逐渐长大的孩子,而且在村子里又无法找到可供凡卡吃饭的活儿,要不之前怎么忍心把唯一的孙子送到陌生的大城市里寻找活路呢?所以,爷爷即使收到信,也不会来接他的。这是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制度所造成的。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激活了创新能力。
二、创设氛围,呵护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不难发现,教师一般都喜欢学生把手整齐地放在桌面或背在后面坐得规规矩矩,课堂上鸦雀无声,而学生未经老师授意,质疑问难往往被老师视为异端,这就不可避免的抑制、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老师要保持民主态度,不随便批评、责备学生,允许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感想或意见,甚至允许学生有一些超常规的行为,以形成轻松活泼、互相激励的教学气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不受损害,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萌芽并得以自由成长。教师还应当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作文比赛、演讲会、黑板报设计等,在这些情形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设疑质疑,训练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往往是以质疑开始,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课文最后一句话“狼向小羊扑过去。”这时,教师就可以质疑,问:“狼扑过去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听后,都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闪,狼扑个空,并不小心被小石绊倒,掉进河里了。”等等。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不同角度对结果进行探讨,标新立异,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开放情景,活跃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度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動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观潮》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潮来时”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播放潮声,让学生通过音和形,感受到潮来时的情景。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在板书课题后,学生意想不到老师这样问:“你们怕蛇吗?”大多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之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里写一个地方没有蛇,农民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从而开动他们的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引导想象,增强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想象或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特性。如《黄河象》中科学家设想了一头黄河象因疲劳和干渴,在河边喝水时失足落水的结果。这时,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或联想:大象落水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想出了多种可能性:老公象与野兽搏斗,在河边喝水时筋疲力尽,失足落水;群象在河边戏水时,老公象不慎失足落水;老公象为寻找失散小象,涉水过河时不慎失足落水……除此之外,还可以诱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如有位教师针对“天很久没下雨”这一现象,诱导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结果学生大发其想:是雷公和电母特地惩罚破坏环境的人类,不下雨;是雷公和电母去赴皇母娘的寿宴,乐不及返;是他们生病了……然后,教师再引导:“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有的说:“去向他们道歉,保证以后要注意保护环境。”有的说:“去帮他们请医生。”最后,老师说:“请大家把你刚才讲的写成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们都能写,而且想象丰富,从而也增强学生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创新教育,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瑞华.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展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9-11.
[2]王瑞华.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展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4-5.
[3]任书霞.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新浪书霞博客,2010.
[4]程喜书.祖国:建设版[J].河北出版社.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