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大作文无疑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分值比重大,而且容易出现大的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审题立意和文体把握上的欠缺外,剩下的就是选材与构思上的问题了。因此,学生考试,倘若大作文丢分严重,远远低于平均分,就是一件让人极为伤感的事。
关键词:语文 作文 选材 构思
语文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向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受重视、鲜有人关注研究的环节。如何应对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与写好大作文,是我们每个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除了选择题和现代文阅读容易拉分外,大作文(新课标的小作文考试写作一般只要看清了题目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写作是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的)就是考试拉分最大的地方,万一没有写完、文体不对或是离题偏题一下子就极有可能少十多分,而选材与构思能力极强的学生却可以很快写完并写好大作文。因此,加强学生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能力可以说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
一、作文的选材
(1)分析把握材料属于何种类型: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性材料、描写性材料、描述性材料、议论性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等。②从文学形式上看,有新闻报道类、名人故事类、寓言童话类、神话传说类等。③从语体风格上看,有文言文材料、现代文材料等。④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材料、图片漫画材料等。
(2)明确三组对应,材料内容与自己所选材料、所写内容的“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发生或经历的相似的事情所选材料与分论点、每段中心的对应。所选材料(事件或论据)与所写文章内容、情感、观点的对应。
(3)所选材料要具备“真实、典型、普遍、时鲜、深刻、有价值、能论证观点、能表情达意”八大特征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4)对所选材料务必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加工,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二、作文的构思
(1)关于艺术构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将艺术构思(想象联想)和虚静的精神状态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全面提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基本修养: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
要怎样才能“穷照”或“绎辞”呢?刘勰在对汉魏期间司马相如、扬雄等十多个作家的构思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的是“心总要术,敏在虑前”,故能“应机立断”;有的则“情饶歧路,鉴在虑后”,所以要“研虑方定”。根據这些经验,刘勰作了如是总结: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这段话正阐明了上述四项修养功夫的基本要领,就是:学深、才富、博见、贯一。必须“博见”,才可能“穷照”;只有“贯一”,才能“绎辞”。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的关系。刘勰认为,任何作者,如果“学浅”、“才疏”,在创作构思时,必有“苦贫”、“伤乱”二患。解救二患的办法,一是要见多识广,一是要集中思路,突出重点。才学不足造成的二患,既然可用“博
见”和“贯一”来拯救,可见对一个作家的艺术构思来说,“博”、“一”二项更为直接和重要。“才”和“学”对一个作家的平素修养来说是必要的,但作者的才力学识,主要应建立在“博见”的基础上,而“贯一”则指出了艺术构思的基本途径。所以,“博而能一”就是艺术构思的基本要领。
笔者认为,“博而能一”放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就是融会贯通、万法归一的意思,敏捷的艺术构思能力来源于平时的三大积累——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与创作积累。
(2)平时写作与考试写作多注意训练与培养优秀的思维习惯,尤其是要从思维的七度(角度、速度、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长度)来进行
(3)平时与考试写作如何运用艺术构思:①准确把握文体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A.议论文常见结构思路:总一分一总、总—分、分一总,中间并列、层递。B.散文常见结构思路:抒情一叙事—抒情,议论、叙事—抒情,议论、抒情—叙事一以景结情、抒情一写景—抒情议论、写景—抒情议论、抒情—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议论—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现实一回忆一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未来、甲地一乙地—丙地、甲地一乙地一甲地等。也可使用A条中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以上两类文体文章的写作,开头常要点题或亮出观点、题旨(可以抒情、议论),非命题作文还可在题目中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或中心论点。②小说常见结构思路:现实一回忆/梦境一现实、回忆/梦境一现实、回忆/梦境一现实—未来/梦境、甲地一乙地一丙地、甲地一乙地一甲地、序幕一开端—发展一高潮一结局一尾声。③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如有并列的几个方面,最好每段都有个中心句,在合适的位置也许还可以点题。④文章结尾部分要点题、亮出中心论点或揭示主旨,以取得首尾呼应的效果,散文的结尾宜深入的抒情、议论,也可以景结情。A:想到政治时事,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现象,文学常识(作家生平经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B:想到学过的课文、做过的练习,考过的试题,看过的报刊文章,印发的资料,熟悉的歌词,谚语格言,经典广告词等。C:正面反面,中国外国,古代当今举例,联系现实生活、考卷中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或诗歌获得启示,多引用课本中的诗词与古文里的名句、名段,多运用所熟悉的作家的身世经历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材料。D:字数的安排(开头多少字、中间多少字、结尾多少字),事件或论据的详略、先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每段的中心句、解说句、过渡句的处理。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关键词:语文 作文 选材 构思
语文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向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受重视、鲜有人关注研究的环节。如何应对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与写好大作文,是我们每个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除了选择题和现代文阅读容易拉分外,大作文(新课标的小作文考试写作一般只要看清了题目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写作是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的)就是考试拉分最大的地方,万一没有写完、文体不对或是离题偏题一下子就极有可能少十多分,而选材与构思能力极强的学生却可以很快写完并写好大作文。因此,加强学生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能力可以说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
一、作文的选材
(1)分析把握材料属于何种类型: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性材料、描写性材料、描述性材料、议论性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等。②从文学形式上看,有新闻报道类、名人故事类、寓言童话类、神话传说类等。③从语体风格上看,有文言文材料、现代文材料等。④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材料、图片漫画材料等。
(2)明确三组对应,材料内容与自己所选材料、所写内容的“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发生或经历的相似的事情所选材料与分论点、每段中心的对应。所选材料(事件或论据)与所写文章内容、情感、观点的对应。
(3)所选材料要具备“真实、典型、普遍、时鲜、深刻、有价值、能论证观点、能表情达意”八大特征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4)对所选材料务必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加工,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二、作文的构思
(1)关于艺术构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将艺术构思(想象联想)和虚静的精神状态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全面提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基本修养: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
要怎样才能“穷照”或“绎辞”呢?刘勰在对汉魏期间司马相如、扬雄等十多个作家的构思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的是“心总要术,敏在虑前”,故能“应机立断”;有的则“情饶歧路,鉴在虑后”,所以要“研虑方定”。根據这些经验,刘勰作了如是总结: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这段话正阐明了上述四项修养功夫的基本要领,就是:学深、才富、博见、贯一。必须“博见”,才可能“穷照”;只有“贯一”,才能“绎辞”。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的关系。刘勰认为,任何作者,如果“学浅”、“才疏”,在创作构思时,必有“苦贫”、“伤乱”二患。解救二患的办法,一是要见多识广,一是要集中思路,突出重点。才学不足造成的二患,既然可用“博
见”和“贯一”来拯救,可见对一个作家的艺术构思来说,“博”、“一”二项更为直接和重要。“才”和“学”对一个作家的平素修养来说是必要的,但作者的才力学识,主要应建立在“博见”的基础上,而“贯一”则指出了艺术构思的基本途径。所以,“博而能一”就是艺术构思的基本要领。
笔者认为,“博而能一”放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就是融会贯通、万法归一的意思,敏捷的艺术构思能力来源于平时的三大积累——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与创作积累。
(2)平时写作与考试写作多注意训练与培养优秀的思维习惯,尤其是要从思维的七度(角度、速度、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长度)来进行
(3)平时与考试写作如何运用艺术构思:①准确把握文体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A.议论文常见结构思路:总一分一总、总—分、分一总,中间并列、层递。B.散文常见结构思路:抒情一叙事—抒情,议论、叙事—抒情,议论、抒情—叙事一以景结情、抒情一写景—抒情议论、写景—抒情议论、抒情—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议论—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现实一回忆一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未来、甲地一乙地—丙地、甲地一乙地一甲地等。也可使用A条中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以上两类文体文章的写作,开头常要点题或亮出观点、题旨(可以抒情、议论),非命题作文还可在题目中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或中心论点。②小说常见结构思路:现实一回忆/梦境一现实、回忆/梦境一现实、回忆/梦境一现实—未来/梦境、甲地一乙地一丙地、甲地一乙地一甲地、序幕一开端—发展一高潮一结局一尾声。③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如有并列的几个方面,最好每段都有个中心句,在合适的位置也许还可以点题。④文章结尾部分要点题、亮出中心论点或揭示主旨,以取得首尾呼应的效果,散文的结尾宜深入的抒情、议论,也可以景结情。A:想到政治时事,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现象,文学常识(作家生平经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B:想到学过的课文、做过的练习,考过的试题,看过的报刊文章,印发的资料,熟悉的歌词,谚语格言,经典广告词等。C:正面反面,中国外国,古代当今举例,联系现实生活、考卷中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或诗歌获得启示,多引用课本中的诗词与古文里的名句、名段,多运用所熟悉的作家的身世经历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材料。D:字数的安排(开头多少字、中间多少字、结尾多少字),事件或论据的详略、先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每段的中心句、解说句、过渡句的处理。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