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改变观念,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只是引入者、指导者、组织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压力、观念落后、客观条件等因素,在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司空见惯,教师主体地位依然盛行,结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师生压力加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作者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强化策略。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 强化策略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1.学生主体活动整体缺失。在一些英语课堂中,根本就没有学生的活动。比如词汇课堂,现在部分老师还是依据学案一讲到底,等于把学案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整节课缺少学生的参与,没有情景的设置,结果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只是一味地记笔记,不主动参与思考,寄希望于早晚读的时间死记硬背,那样即使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效率可言。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活动缺失。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多种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在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其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学生个体间的单向交往,而教师与小组、学生个体间、群体与个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失。主体性的缺失,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生动直观的、充满发现的课堂变得严肃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就是枯燥地记忆单词和语法,死做阅读理解,毫无乐趣可言。
3.低效的主体性活动。在教学中,老师有的时候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和教学效果。比如阅读课上,老师通常会在第一遍阅读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读一遍,问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有的是出一些改错题,其实一些题目是没必要的,因为学生一看就会,这样的设计,只能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如果题目稍难点,学生也就回答不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老师一般不给学生思考和酝酿的时间,而是急于公布答案,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不能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害怕和讨厌课堂上老师的问题,思维得不到锻炼,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然不高,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既有老师个体的原因,又有客观体制的原因,教师要主动地更新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强化学生课堂主体性的策略
1.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化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使创设教学情境成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背诵过程。这种学习窒息认定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相反,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同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要更新观念。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其观念、意志影响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例外。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有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和影响,才可能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和接受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且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打破凯洛夫提出的“复习—导入—讲授—巩固—作业”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
3.着力培养自主性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潜能,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性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英语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敢于创新,不断尝试,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应该主动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模式、任务型模式、活动模式、让学生通过感知、实验、操作参与合作实现任务的目标,在活动中体现自主性。
4.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以前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讲的道理多,而学生说得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学能力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 强化策略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1.学生主体活动整体缺失。在一些英语课堂中,根本就没有学生的活动。比如词汇课堂,现在部分老师还是依据学案一讲到底,等于把学案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整节课缺少学生的参与,没有情景的设置,结果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只是一味地记笔记,不主动参与思考,寄希望于早晚读的时间死记硬背,那样即使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效率可言。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活动缺失。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多种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在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其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学生个体间的单向交往,而教师与小组、学生个体间、群体与个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失。主体性的缺失,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生动直观的、充满发现的课堂变得严肃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就是枯燥地记忆单词和语法,死做阅读理解,毫无乐趣可言。
3.低效的主体性活动。在教学中,老师有的时候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和教学效果。比如阅读课上,老师通常会在第一遍阅读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读一遍,问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有的是出一些改错题,其实一些题目是没必要的,因为学生一看就会,这样的设计,只能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如果题目稍难点,学生也就回答不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老师一般不给学生思考和酝酿的时间,而是急于公布答案,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不能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害怕和讨厌课堂上老师的问题,思维得不到锻炼,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然不高,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既有老师个体的原因,又有客观体制的原因,教师要主动地更新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强化学生课堂主体性的策略
1.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化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使创设教学情境成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背诵过程。这种学习窒息认定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相反,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同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要更新观念。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其观念、意志影响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例外。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有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和影响,才可能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和接受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且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打破凯洛夫提出的“复习—导入—讲授—巩固—作业”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
3.着力培养自主性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潜能,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性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英语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敢于创新,不断尝试,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应该主动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模式、任务型模式、活动模式、让学生通过感知、实验、操作参与合作实现任务的目标,在活动中体现自主性。
4.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以前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讲的道理多,而学生说得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学能力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