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文章对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新形势下学风建设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规律,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内容。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问题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25–03
学风是学校的生命线,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招生人数规模扩张、生源质量层次不齐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对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努力拓展新思路,大胆探索新途径,勇于推出新举措,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以来,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管理机制的条块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工系统的“孤军奋战”,未能形成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的长效机制。相当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倾向,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的现象随处可见;部分教师认为教师既管教、又管学,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部分教师“心不在岗,师未到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产业上,注重个人收入,应付正常教学,缺乏敬业精神。相当部分学生认为部分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上课与不上课一个样,学不到新知识,考试前突击应付没问题,以致相当部分学生无心听课,甚至不上课。
(二)教学改革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由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耗时耗力较多,扩招和创收的压力比较大,许多高校最具影响的教学改革并未深入展开,教学的中心地位并未真正确立,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许多教师上课主要还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言堂、满堂灌”。教材多年为同一版本,教师多年用同一本备课笔记,“填鸭式”上课,使得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听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收获大”。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从事的教学内容,不能深入钻研。教师不能主动地发掘自身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部分教师在学校建立试题库的情况下,注重因材施教,不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被学生的考题牵着走,使大学素质教育的宗旨得不到贯彻,演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等良好的传统教育观念正在流失。
(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或为“捞张文凭”,或为“享受四年”,有的学生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部分学生经常上课迟到和旷课;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或看其它书籍,或低声细语现象普遍存在。作业、实验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因无心上学而导致多门课程需要补考重修,甚至要延长学年才能毕业。
(四)部分学生忽视专业课学习,偏重社会活动。部分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或者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因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础的训练,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真正的能力没有增强多少,反倒“红灯高悬”,荒废了学业。
(五)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好学上进,关心国家大事,但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评价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正确地处理学习与交友、学习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把美好时光消磨在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玩电脑游戏上,把学习抛于脑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随之大打折扣。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路
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贯穿于校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通过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来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政策法规教育相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法制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转化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才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积极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杜绝违反校规校纪现象的出现,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坚持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结合。优良的教风必定能培育出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优良学风;不良教风则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要重视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成为真正优良学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任课教师以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把专业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是充实精神,完善人格,促使学生“精神成人”。要把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专业教师应注重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风建设可以以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管理制度与机制构建为主线,管好课堂、宿舍、校内公共场所、网络、校外实践基地五个空间,把好学习、生活、文体、心理四个维度,通过教育、管理和服务,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一)管好五个空间
1.课堂空间。管好课堂空间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学校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以师德建设为抓手,狠抓师德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营造教学相长的互动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其次,任课教师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教学内容,以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促进教学相长;采取有效措施,把好学生上课考勤、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关,让学生真正学好专业知识。再次,学工队伍要根据学校对校风学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经常深入课堂抽查学生上课情况,杜绝学生上课迟到和无心上课现象发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党团组织生活,调动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宿舍空间。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的重要场所。管好学生宿舍空间主要是要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宿舍的学习功能,规范学生行为准则,倡导文明交往,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形成良好的学生宿舍文化;大力推进辅导员工作进公寓和党建团建工作进公寓,不断完善学生工作晚间总值班制度,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学校还应不断加大硬件建设力度,美化净化宿舍环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3.校内公共场所空间。学风建设中的校内公共场所空间主要是指图书馆、科技馆、实验楼、学生食堂、运动场、绿化地带和校道等,管好这些公共场所就是要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建设一批有内涵的校园人文景观,通过高雅的艺术建筑、雕像、园林绿化和激励性的实物图片等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沙龙,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文化艺术研讨等活动,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通过加强学生校园文明督导队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职能,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把校内公共场所空间建成学风建设的重要场所。
4.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做到“趋利”与“避害”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要以网络空间的利用为契机,规范学生上网的文明行为,从网上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校应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倡导网上文明行为,强化网络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机事件,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学工系统人员要主动进入网络空间,与学生平等交流,掌握学生在网络中的思想状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通过建设好校级学生党建、团建和“思想理论课”教学三大网站,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通过建设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网站,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建设好学生服务和校园文化网站,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5.校外空间。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化。学校要充分利用“两假、两日、两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比贡献。专业实践是校内课堂教学的延伸,学校要加强领导、组织与管理,创造条件,保证人员与经费,建设好专业实践基地。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摆正自己在社会坐标中的位置,确定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好四个维度
1.学习维度。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他们对学习过程是否感到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及需求程度来源于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而对学习价值的思考和判断的首要条件则是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和认识大学的学习规律和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大学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对于大学学习的强烈需求。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和合理的学习目标,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开拓,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创业就业打好基础。
2.生活维度。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也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引导他们端正学风,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好、本领高,才能以厚实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另外,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要通过一定的“奖、贷、补、勤、缓、免”等助学形式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3.文体活动维度。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被社会所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要有选择地、适量地通过一些高层次、高品味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学风建设的内容,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
4.心理维度。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加强领导与监督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要以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案例教育与危机干预为主渠道,采取专职辅导为主、兼职引导为辅、专兼结合的方式,构建面与个案、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咨询与自助相对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体系,保证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去学习和生活。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力度,逐步配齐配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所需的人员与设备。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对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行政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需要学校上下多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做好。为此,学校只有把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四年的教育培养全过程中,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之中,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吴启茂.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汪风涛.关于构筑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6-5.
[4]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5]王定福.高校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的原则及措施[J].高教论坛,2004-4.
[6]李宇飞.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问题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25–03
学风是学校的生命线,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招生人数规模扩张、生源质量层次不齐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对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努力拓展新思路,大胆探索新途径,勇于推出新举措,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以来,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管理机制的条块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工系统的“孤军奋战”,未能形成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的长效机制。相当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倾向,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的现象随处可见;部分教师认为教师既管教、又管学,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部分教师“心不在岗,师未到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产业上,注重个人收入,应付正常教学,缺乏敬业精神。相当部分学生认为部分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上课与不上课一个样,学不到新知识,考试前突击应付没问题,以致相当部分学生无心听课,甚至不上课。
(二)教学改革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由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耗时耗力较多,扩招和创收的压力比较大,许多高校最具影响的教学改革并未深入展开,教学的中心地位并未真正确立,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许多教师上课主要还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言堂、满堂灌”。教材多年为同一版本,教师多年用同一本备课笔记,“填鸭式”上课,使得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听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收获大”。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从事的教学内容,不能深入钻研。教师不能主动地发掘自身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部分教师在学校建立试题库的情况下,注重因材施教,不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被学生的考题牵着走,使大学素质教育的宗旨得不到贯彻,演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等良好的传统教育观念正在流失。
(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或为“捞张文凭”,或为“享受四年”,有的学生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部分学生经常上课迟到和旷课;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或看其它书籍,或低声细语现象普遍存在。作业、实验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因无心上学而导致多门课程需要补考重修,甚至要延长学年才能毕业。
(四)部分学生忽视专业课学习,偏重社会活动。部分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或者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因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础的训练,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真正的能力没有增强多少,反倒“红灯高悬”,荒废了学业。
(五)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好学上进,关心国家大事,但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评价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正确地处理学习与交友、学习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把美好时光消磨在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玩电脑游戏上,把学习抛于脑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随之大打折扣。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路
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贯穿于校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通过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来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政策法规教育相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法制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转化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才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积极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杜绝违反校规校纪现象的出现,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坚持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结合。优良的教风必定能培育出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优良学风;不良教风则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要重视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成为真正优良学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任课教师以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把专业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是充实精神,完善人格,促使学生“精神成人”。要把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专业教师应注重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风建设可以以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管理制度与机制构建为主线,管好课堂、宿舍、校内公共场所、网络、校外实践基地五个空间,把好学习、生活、文体、心理四个维度,通过教育、管理和服务,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一)管好五个空间
1.课堂空间。管好课堂空间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学校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以师德建设为抓手,狠抓师德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营造教学相长的互动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其次,任课教师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教学内容,以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促进教学相长;采取有效措施,把好学生上课考勤、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关,让学生真正学好专业知识。再次,学工队伍要根据学校对校风学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经常深入课堂抽查学生上课情况,杜绝学生上课迟到和无心上课现象发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党团组织生活,调动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宿舍空间。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的重要场所。管好学生宿舍空间主要是要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宿舍的学习功能,规范学生行为准则,倡导文明交往,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形成良好的学生宿舍文化;大力推进辅导员工作进公寓和党建团建工作进公寓,不断完善学生工作晚间总值班制度,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学校还应不断加大硬件建设力度,美化净化宿舍环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3.校内公共场所空间。学风建设中的校内公共场所空间主要是指图书馆、科技馆、实验楼、学生食堂、运动场、绿化地带和校道等,管好这些公共场所就是要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建设一批有内涵的校园人文景观,通过高雅的艺术建筑、雕像、园林绿化和激励性的实物图片等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沙龙,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文化艺术研讨等活动,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通过加强学生校园文明督导队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职能,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把校内公共场所空间建成学风建设的重要场所。
4.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做到“趋利”与“避害”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要以网络空间的利用为契机,规范学生上网的文明行为,从网上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校应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倡导网上文明行为,强化网络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机事件,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学工系统人员要主动进入网络空间,与学生平等交流,掌握学生在网络中的思想状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通过建设好校级学生党建、团建和“思想理论课”教学三大网站,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通过建设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网站,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建设好学生服务和校园文化网站,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5.校外空间。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化。学校要充分利用“两假、两日、两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比贡献。专业实践是校内课堂教学的延伸,学校要加强领导、组织与管理,创造条件,保证人员与经费,建设好专业实践基地。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摆正自己在社会坐标中的位置,确定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好四个维度
1.学习维度。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他们对学习过程是否感到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及需求程度来源于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而对学习价值的思考和判断的首要条件则是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和认识大学的学习规律和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大学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对于大学学习的强烈需求。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和合理的学习目标,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开拓,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创业就业打好基础。
2.生活维度。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也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引导他们端正学风,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好、本领高,才能以厚实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另外,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要通过一定的“奖、贷、补、勤、缓、免”等助学形式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3.文体活动维度。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被社会所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要有选择地、适量地通过一些高层次、高品味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学风建设的内容,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
4.心理维度。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加强领导与监督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要以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案例教育与危机干预为主渠道,采取专职辅导为主、兼职引导为辅、专兼结合的方式,构建面与个案、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咨询与自助相对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体系,保证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去学习和生活。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力度,逐步配齐配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所需的人员与设备。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对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行政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需要学校上下多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做好。为此,学校只有把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四年的教育培养全过程中,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之中,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吴启茂.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汪风涛.关于构筑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6-5.
[4]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5]王定福.高校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的原则及措施[J].高教论坛,2004-4.
[6]李宇飞.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