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这说明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有着同等重要地位。但是,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一规定,有些是没有保障一学年8课时的最低要求,有的是课时保证了,内容却随意安排,极大地降低了体育理论课的有效性。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对体育理论课并不重视,认为理论已经在实践课中讲授了;有些教师在理论教学知识、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有些教师认为体育理论教学毫无用处、学生缺少兴趣、浪费时间,等等。但是,作者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都无法抹杀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应依据规定进行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这样对学生发展有利,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为此,作者对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 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 激励策略
  一、观念有效,才是真的有效
  为什么观念有效才是真的有效呢?这里的观念是指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真的有效是指体育理论课学生学习确实有效。两者的有效是密切不可分、前者决定后者,后者验证前者的关系。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做任何事都会有其相应的思想做支撑,其行为结果的好坏、成功与否关键所在就是指导思想是否是正确的、有效的,同理,体育理论课教学也是如此。笔者认为转变观念有这样几种途径:
  1.自行提高,转变观念。
  所谓自行提高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省、总结等形式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转变,这样的效果比较直接,也比较有实效性。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文献、书籍来充实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转变自己。
  2.参加活动,体会提升。
  这里的活动包括教研活动、教师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等,可以说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听到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自己的思想、理念产生影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对所看、所听进行梳理与总结,最终提升自己。
  3.相互交流,激发转变。
  交流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传递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交流的过程中二者在思想、评价标准、判断是非等方面传递与交换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们的思想会随着交流的次数、对象、档次等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有积极方向的也有消极方向的。因此,教师要利用相互交流提升自身素质,这一点对自己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
  二、方法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
  教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促进作用,否则将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在體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教法比较多,如视频教学法、游戏法等,笔者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分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1.看类。
  看类教学法,主要应用的原理就是依据视觉的直观性而设计的教学方法,目前有挂图展示法(投影仪)、视频教学(PPT)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视觉的刺激,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最终形成参与行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受器材、设备等影响,有时由于一些小的细节就可能无法进行。
  2.听类。
  听类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所进行的教法设计,目前有音乐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讲解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些信号对学生的听觉器官进行刺激,使其产生兴奋进而产生参与行为,最终掌握知识与技能。
  3.说类。
  说类教学法,主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通过一定的表达和阐述平台,进而激发参与热情,最终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组讨论教学法,即课堂上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以一定的人数组成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组长或组员代表阐述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了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更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提倡的教育理念。
  4.想类。
  想类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情境进行联想、想象,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情境教学法。这类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实际利用的相对较少。
  三、激励策略有效,才能更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实效
  所谓激励策略,也可以理解为教学评价手段,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而采取的奖励与惩罚措施,目前较多提倡的是奖励。表现的形式有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业评价等形式。
  1.即时评价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后续参与有着积极的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的激励语言要客观,不能过于夸张,学生不知所云地被夸奖反而会违背即时评价的初衷。
  2.把握激励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把握给予奖励刺激的时机,这样才能保证奖励策略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应给予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时、学生学习中产生了不良情绪有弃学征兆时等。
  总之,提高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有效性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不能指望运用几个策略就实现,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对待、脚踏实地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永延,郑亦华,陆阿明,编著.体育科研方法[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4.
  [2]佟庆伟,胡迎宾,孙倩,编著.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
  [3]赵大悌,赵小刚,主编.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需不断摸索、探究,构建与“常规课堂教学、网络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多元化” 高中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1.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虽然已取得很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式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初中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首先提出了实施自主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继而分析了开展自主式课堂教学的方式,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我国当前初中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自主式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多元化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 初中英语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对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有重要的操练作用,作业对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有效地指导学生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创新地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作业,切实提高英语作业的有效性,真正落实从“用中学,学中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作业设计 任务型课外作业  孔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和背景意义,分析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探索了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构建策略体系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和背景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
摘 要: 初中英语学习的学科特点要求英语课堂有合理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使师生共同发展。文章依据师生互动理论,简要介绍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形式,并提出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师生互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形式探析  1.师生互动理论  师生互动理论指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交往达到彼此心理上的相互促进、相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即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和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记着这一点,因此我的课上得有些疯狂,要学生大胆地读出来或者吼出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Yes,you can.Look,We
摘 要: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是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从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写作技巧 优化课堂 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