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政治教学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路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政治认同素养的概念,确立研究基点;然后简述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展示研究价值;接着详细论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路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课堂辩论道理越辩越明,学以致用实践才能出真知;最后概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再思考。
  关键词:政治认同素养;高中政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65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政治课堂的逐步深化和日益完善,广大教师纷纷探寻政治教学的最优化发展方案,以此实现高中生知识学习、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全面发展的持续提高。其中,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教师的群体关注和深入研究,也直接促进了政治教学局面的大幅度提升。
  一、政治认同素养的概念
  政治认同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核心元素,自然也是高中生素质发展系列中的最重要素质。政治认同素养是指高中生拥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在口头上、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够与党、政府、社会、人民保持高度一致,因而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品质修养、人格品位等。
  二、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
  政治认同素养是高中生成为社会精英的第一素质指标,也是高中生将来进行社会交往的“思想导航仪”,更是高中生将来抵御各种诱惑的“觉悟免疫力之源”。因此,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将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将来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和人生发展方向,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三、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路径
  政治教学是高中生思想提升、觉悟提高、灵魂升华的生命平台,而政治认同素养则是高中生人生成长的“定盘星”、事业发展的“导航仪”。
  1.正反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
  政治认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奥的理论概述,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能“以空对空”,而是要化繁为简地利用实证资料代替空洞无力的说教。高中生已经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教师只需要为高中生提供恰当的真实素材,“用事实说话”,政治认同素养自然就会形成。
  例如:“社会主义制度到底好不好?”教师不需要用理论去“征服”高中生,只需要将自己上大学时候的照片让高中生看看。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普通家庭以自行车出行为主,远距离以摩托车出行为主,手机在那个时候“富豪”采用。而现在,二十年的时间我国发生了多大变化,汽车、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完全普及,坐飞机、高铁成为家常便饭等等。高中生越进行比较,就越能够看到中国在最近几十年内的突飞猛进,因而能够在比较中切身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日新月异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飞速提高。
  2.课堂辩论:道理越辩越明朗。
  政治认同素养是由思想觉悟、知识视野、文化素养的日积月累而成,因而需要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高频率地为高中生提供“正能量积累机会”。而课堂辩论则是高中生积累“正能量信息”的便利方式,能够在“道理越辩越明朗”的过程中针砭时弊、鞭辟入里,帮助高中生拨开“思想上的迷雾”。
  以“中美经济博弈”话题为例,一些学生对此信心不足,因而对于“财大气粗”“科技发达”的美帝国主义略有恐慌。教师要让高中生在辩论中知道美国的制裁说明了“美帝”的“没底气”和中国的“强大”与“发展”。美国对我国的经济制裁和政治挤压从未停止,我们的“新中国”依然倔强地在狭小空间中慢慢“长大了”、逐渐“变强了”。现在我们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经济体系和更高的科技起点,还怕它什么?这样,高中生就会在探究中美博弈慢慢发现“中美差异正在快速缩小”,因而能够在课堂辩论过程中得到大量知识。
  3.学以致用:实践才能出真知。
  政治的教材内容不是“书生的空想”,教师要善于引导高中生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将课本知识在现实生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完善。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高中生在节假日期间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展“农民免除农业税的调查”或“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的调查”,用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交流时的情绪、情感和精神面貌去感染、教育高中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种田必须交粮”“上学必须交钱”的习惯,而且还“反过来”对种地的农民给予“种地补贴”,给予上学的学生“生活补贴”。条件的改善、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足等等这些社会现实都是党和政府的“政治考卷”,高中生可以在“阅卷”中得到感知、感动、感化,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就会慢慢形成。
  四、对培养学生政治認同素养的再思考
  培养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一个在思想意识领域内对生命进行精雕细刻的抽象工程,且高中生的思想转变、觉悟提高、立场确立等主体素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因此,教师要在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过程中要戒骄戒躁,给予高中生充足的时间和宽裕的空间使其慢慢悦纳逐渐成长,切勿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这样势必会事与愿违。
  教师不仅是政治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完善者,也是政治认同素养的研究者、践行者和培养者,更是高中生知识学习、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全面发展的关注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政治教学为平台,努力借助正反对比,课堂辩论,学以致用,以此帮助高中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切实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蓝清梅.合作学习浸润政治认同素养实践新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6):13-14.
  [2]范竹发.唱响红色经典歌曲 培育政治认同素养[J].福建教育,2020(30):47-48.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甘肃 平凉7440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阶段,同时初中音樂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学科。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育十分关键,音乐学习中的欣赏创造能力可以促进音乐学习,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创造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37  初中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欣赏和创造
摘要:“专题研读”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专题研读”中,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阅读专题;其次,学生应以专题为基准围绕文本开展深入地探究和论文写作;最终,通过展示、测评等活动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47  “新課标”颁布后,“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中职学校的手机使用率越来越多。不可否认,中职学生携带手机有其积极意义,但给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中职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如何做到尽可能减少手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已成为中职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手机管理;中职教育;规则制定;检督执行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能够激发学生们好奇心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生物课程知识内容,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丰富生物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110-1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语文作为高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构建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修复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创新教学手法与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对语文
摘要:众所周知,高三一轮复习是把高中所有知识点细致的系统的复习一遍,但是复习课不应当是对新课的简单重复,也不应当是对新课的综合与加深。它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定位和实施方略,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存在状态已经与新课阶段完全不同.那么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本文以《函数的最值》复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知识的碎片化;整体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中考,也希望可以考取好的高中。在中考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总成绩。作为教师要把握好中考复习阶段,利用最后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好所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在数学答题环节的自信。但是就传统的中考复习教学模式而言,非常的枯燥和单一,一味地以题海战术为主,这也影响了学生数学复习的
摘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灵活,因此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准确来说创新更像是一种精神,如何让学生具备这种精神,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往初中数学课堂中更注重强化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反而疏忽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影响,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等。本文会针对初中数学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优化高中语文早读课堂的策略,旨在通过设计高效的语文早读课堂,使学生充分把握这一部分的时间,以提升语文水平。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早读形式单一、学习内容模糊和缺乏教师有效监管三个角度,就高中语文早读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核心部分,主要就做好时间规划、结合实际学情、课内课外结合、构建开放课堂、丰富早读材料和设计监督机制六个策略进行探究;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  关键
摘要:生本理念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重新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价值。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位置,“生本理念”才是引导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入手,结合时下流行的“微课技术”探究开展教学活动的可行性,思考如何利用微课构建生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