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瑰丽多姿,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著民族的艺术精华,但是随着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以及其他多元化音乐的冲击,民族音乐逐渐的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学校音乐教育;本土音乐资源
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瑰丽多姿,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着民族的艺术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与载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宝库,同时它还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如何让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有更强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地位
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学校作为主要的阵地,音乐教材是传播民族的载体,《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新教材的闪亮登场,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或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都强调学生对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每个年级每一学期音乐课本中都有关于民族音乐的章节,一年级上学期《同唱一首歌》小冬木、小卓玛、小古丽、小莲花,通过几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让同学们初步感受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以后学习民族歌曲作为铺垫。二年级下学期第4课美丽家园中,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蒙古族和藏族的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五年级下学期第5课京韵,通过《京调》、《我是中国人》感受国粹京剧的魅力。六年级下学期第1课古风新韵感受古琴、古曲的韵味。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从民族歌曲、地方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戏曲等,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
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把优秀的本土音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本土音乐文化的需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安徽民间音乐种类多样,如:“皖西的大别山民歌”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凤阳花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浓郁的地方特色,形式的活泼多样,在全国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最具代表性。
三、民族音乐的传播者
(一)提升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认识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承担了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传播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授课水平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欣赏或教唱几首民歌,忽略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二)做一名真正热爱民族音乐的教师
要让学生爱上民族音乐首先自己要热爱民族音乐,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汇聚成情感感染到学生,做一名真正的民族音乐的爱好者,首先要对民歌、民乐、民族舞蹈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草原就是我的家》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短调歌曲,一段体四个乐句,歌曲简单、易唱。让学生对蒙古族产生兴趣,首先通过介绍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的三大活动,骑马、摔跤、射箭动作的模仿以及对应的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节奏游戏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的性格,感受歌曲的热烈和欢快,通过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老师,引导学生喜欢上喜欢音乐课、喜欢上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作为一名古筝专业的老师,在我的课堂中我经常将民乐的相关知识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胡,在三年级下册的欣赏课《浏阳河》,我把古筝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更直观的、具体的感受古筝的外部特征、音色、表现力。课下的时候也会让带着孩子们亲自感受古筝,还组建了古筝社团,让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古筝的学习中,感受到民乐的魅力,这是作为一个民乐传播者的初心和使命。
我认为弘扬民族音乐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一名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上,只有我们认真地去面对和学习,才能以饱满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们亲近我们的民族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学校音乐教育;本土音乐资源
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瑰丽多姿,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着民族的艺术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与载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宝库,同时它还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如何让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有更强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地位
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学校作为主要的阵地,音乐教材是传播民族的载体,《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新教材的闪亮登场,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或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都强调学生对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每个年级每一学期音乐课本中都有关于民族音乐的章节,一年级上学期《同唱一首歌》小冬木、小卓玛、小古丽、小莲花,通过几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让同学们初步感受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以后学习民族歌曲作为铺垫。二年级下学期第4课美丽家园中,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蒙古族和藏族的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五年级下学期第5课京韵,通过《京调》、《我是中国人》感受国粹京剧的魅力。六年级下学期第1课古风新韵感受古琴、古曲的韵味。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从民族歌曲、地方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戏曲等,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
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把优秀的本土音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本土音乐文化的需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安徽民间音乐种类多样,如:“皖西的大别山民歌”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凤阳花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浓郁的地方特色,形式的活泼多样,在全国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最具代表性。
三、民族音乐的传播者
(一)提升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认识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承担了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传播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授课水平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欣赏或教唱几首民歌,忽略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二)做一名真正热爱民族音乐的教师
要让学生爱上民族音乐首先自己要热爱民族音乐,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汇聚成情感感染到学生,做一名真正的民族音乐的爱好者,首先要对民歌、民乐、民族舞蹈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草原就是我的家》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短调歌曲,一段体四个乐句,歌曲简单、易唱。让学生对蒙古族产生兴趣,首先通过介绍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的三大活动,骑马、摔跤、射箭动作的模仿以及对应的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节奏游戏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的性格,感受歌曲的热烈和欢快,通过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老师,引导学生喜欢上喜欢音乐课、喜欢上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作为一名古筝专业的老师,在我的课堂中我经常将民乐的相关知识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胡,在三年级下册的欣赏课《浏阳河》,我把古筝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更直观的、具体的感受古筝的外部特征、音色、表现力。课下的时候也会让带着孩子们亲自感受古筝,还组建了古筝社团,让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古筝的学习中,感受到民乐的魅力,这是作为一个民乐传播者的初心和使命。
我认为弘扬民族音乐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一名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上,只有我们认真地去面对和学习,才能以饱满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们亲近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