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现代的教育,我们看到这样的情状:学生逐步成了“记的机器人”,思维的表达越来越少,应有的“潜能”潜得更深,学习方式只有考试和作业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异化”,学生在校的愉悦感逐步下降呢?如何突围这存在的、看似平静的教学状态,却让学生幸福感不断下降的“心安”的课堂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