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实践创新新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那么,学习历史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注重发散性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常规思维的“背离”,是对从各种有效信息中提炼而来的结论作逆向推理的思维。发散性既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因此,发散性逆向思维即是逆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学习历史,注重运用发散性逆向思维,对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对现成观点正误的辨别能力,丰富史论,活跃思维,颇有奇效,也是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具有极大的帮助。
  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我们知道,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得人心。按常规思维,淝水之战是长期分裂后的统一战争,其发动者前秦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照理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但为什么却遭到人民的反对呢?我们作发散性逆向思维:人民为什么反对统一呢?原来秦军士兵都是从各族人民中的强壮劳力者中征来的,他们饱受了民族压迫,迫切希望摆脱前秦统治。人民不是反对统一,而是渴望统一,但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正是这种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秦军战术失当、轻信退却,以致一退而不可收拾;苻坚一意孤行,坚持伐晋,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够等等。我们继续做发散性思维;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前秦失败的另一条原因:(这就是客观原因)是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的能力。如此通过发散性逆向思维,我们就不难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二、注事发展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实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从各个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开拓学生的创新思想重在发展求异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应该大胆肯定,使学生不惟书、不依靠、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现行的初一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思维训练;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戊边的途中,假如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会爆发吗?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也许有多种答案,但是只要言之有理,都应该肯定。又比如:在讲赤壁之战时,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赤壁之战中,假如没有东南凤,那么战争的结局该如何呢?三国鼎立的局面会形成吗?这个问题的后果设想有很多。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现在的教材中,这样的问题还很多。
  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聚合”多次循环往复上升过程中,产生不拘一格的独创性。因此,发展求异思维,多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思维的领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教师要率先垂范。
  3、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有大胆创新的心理。
  4、注意课内课外结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实施,这样,就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643200四川省富顺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国家在“十五”期间,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这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没有创新型教师,就不会有创新型学生。  政治课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政治课教师应该合理、创新使用教材,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良好环境。结合本人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
期刊
二十一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即知识创造财富为主的时代。地理科学将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里显示出日益重要的科学价值。作为一门探讨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  初中地理的教学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
期刊
夫差是吴王阖闾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唐庄宗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之子,两个人虽然相隔1400多年,但是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临危受命,身负国耻家仇  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失败。阖闾在乱兵中也被射中右脚脚趾,幸亏被人救出。阖闾撤兵返回国内时已是奄奄一息,临终前叫来儿子夫差,让他铭记讨伐越国,为自己也为死去的将士们复仇。  夫差埋葬了阖闾之后,立长子友
期刊
学优生是指那些学习刻苦,天资聪颖,成绩突出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将来一般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优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如何,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学优生往往只顾学习、而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为此及时加强对学优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认为要针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侧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自我解剖、自我评价教育。  对学优生,要经常进行辩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带头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人,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助手。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和衰退。班主任工作是十分细致、复杂、艰苦的,它不仅仅是一门工作艺术,它更是班主任的学识和人格品德的全面展示及体现。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本人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要做得好,班主任必须做到是影响学生的德能师范,是感化学生的情爱合体。
期刊
有个学生的家长和我讲,他为自己的女儿不能在班上“出类拔萃”而着急;作文总在65分左右,数学居然出现“小学生身高110米”,“学校环形跑道400厘米”的笑话。他把女儿的试卷、作文本给我看。我说了三点看法。  一是他女儿学习是勤奋的。她的作文六篇中有三篇写的是自己刻苦学习的事。  二是他女儿是聪明的。她写的《记一次劳动》这样切题:“劳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她还说脑力劳动特辛苦,背书呀,做题呀,就是
期刊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时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
期刊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设法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定理定律转换成直观的具体现象,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观察中感受知识,理解道理,得出结论。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具有转抽象为直观的良好效果。化学实验教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所以,中学化学教学应该突出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看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空间,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它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课程,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呢?“互动式”的课堂教
期刊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较复杂且不易被学生理解的学习主题,基于以上状况,运用心理学知识把“有意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机的结合,唤起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的内在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底数与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学生认知水平的旧知识,让学生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丰富和加强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明白: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