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应以人本观念来作为教学的根本理念,让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幸福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幸福的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灌输幸福教育的信心与目标,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得到好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幸福生活。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 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1-02
幸福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幸福感的教育工作,将幸福教育的觀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幸福观念,通过相互作用的关系让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得到净化启迪,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及现状
大学生的幸福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特殊的一个部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幸福感的培养,让学生对幸福教育有个简单的认知,形成幸福观念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勇敢的追求幸福也能对世界观、价值观有新的理解,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可以与大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行结合,大学生需要将自身的幸福观凌驾于现实社会基础之上。思政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幸福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的成长中幸福观的重要性,对于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应当经历的过程,通过幸福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和生活中以健康向上积极的心态对面对一切,甚至用这种幸福的观念去对待以后的人生道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意义,这也是幸福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对幸福教育的涉及较贫乏,很多思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幸福观的关注,很多学生表示思政教育课程已经变得枯燥无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思政教育没有与幸福教育进行完美的挂钩,所以在思政教育中将幸福教育贯穿其中是达到教育根本目的的体现方式之一,也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的实现幸福教育。将思政教育回归本源让大学生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幸福并创造出更多的幸福。
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中幸福教育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幸福观念
大学生的幸福感首先应当从对幸福的情感认知中得到,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建立起幸福观念这也是让大学生学会用善待他人深入挖掘生活美好的一种途径,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让大学生感受到幸福的价值,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并非一味的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取幸福感,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应当从精神层面来丰富学生的认知,首先应当让学生从思政教育中感受到精神文化和幸福感。幸福观念的形成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在幸福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建立起幸福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高校内学生的自然成长是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精神文明世界让大学生感受到高校对其开展的人文关怀,让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换言之高校大学生学习是一种进入校园的本能反应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幸福感,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就是思政学科中的重要环节。
2.构建和培养高校学生的幸福能力
大学生在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下会产生一系列的创造力和自我追求的想法衍生为学生对幸福能力的构建,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培养成为思政教师教学的关键。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思政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去挖掘生命的深层含义并朝着该放下努力奋斗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学科还应建立起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准确的定位和自己的想法。在实践活动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幸福能力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幸福的真谛并认同幸福能力对生命的正确引导性。
3.幸福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实践能力
幸福能力离不开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和知识的积累过程,是大学生大脑思考和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在高校大学生活中离不开幸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增加幸福教育的体验感知过程还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幸福教育的实践方式,让教育与实践完美结合是幸福教育的最佳体现。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幸福能力随处可见,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幸福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贵的幸福教育以及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幸福教育的教学追求与目标都是获得幸福教育的理想方式。
三、结语
每个大学生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高校在进行思政教学时必须将幸福教育放在首位,也正是通过幸福教育才让大学生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培养构建学生的幸福能力是挖掘出学生幸福教育的根本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彭永东.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践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2]王甲成,张超. 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01)
[3]龙溪虎.幸福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J]. 求实. 2009(12)
作者简介:
王宇(1986.02.16-),男,内蒙包头人,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历:本科,职称:思政研究实习员(初级)。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 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1-02
幸福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幸福感的教育工作,将幸福教育的觀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幸福观念,通过相互作用的关系让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得到净化启迪,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及现状
大学生的幸福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特殊的一个部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幸福感的培养,让学生对幸福教育有个简单的认知,形成幸福观念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勇敢的追求幸福也能对世界观、价值观有新的理解,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可以与大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行结合,大学生需要将自身的幸福观凌驾于现实社会基础之上。思政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幸福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的成长中幸福观的重要性,对于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应当经历的过程,通过幸福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和生活中以健康向上积极的心态对面对一切,甚至用这种幸福的观念去对待以后的人生道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意义,这也是幸福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对幸福教育的涉及较贫乏,很多思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幸福观的关注,很多学生表示思政教育课程已经变得枯燥无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思政教育没有与幸福教育进行完美的挂钩,所以在思政教育中将幸福教育贯穿其中是达到教育根本目的的体现方式之一,也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的实现幸福教育。将思政教育回归本源让大学生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幸福并创造出更多的幸福。
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中幸福教育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幸福观念
大学生的幸福感首先应当从对幸福的情感认知中得到,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建立起幸福观念这也是让大学生学会用善待他人深入挖掘生活美好的一种途径,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让大学生感受到幸福的价值,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并非一味的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取幸福感,思政教育中的幸福教育应当从精神层面来丰富学生的认知,首先应当让学生从思政教育中感受到精神文化和幸福感。幸福观念的形成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在幸福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建立起幸福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高校内学生的自然成长是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精神文明世界让大学生感受到高校对其开展的人文关怀,让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换言之高校大学生学习是一种进入校园的本能反应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幸福感,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就是思政学科中的重要环节。
2.构建和培养高校学生的幸福能力
大学生在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下会产生一系列的创造力和自我追求的想法衍生为学生对幸福能力的构建,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培养成为思政教师教学的关键。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思政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去挖掘生命的深层含义并朝着该放下努力奋斗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学科还应建立起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准确的定位和自己的想法。在实践活动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幸福能力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幸福的真谛并认同幸福能力对生命的正确引导性。
3.幸福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实践能力
幸福能力离不开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和知识的积累过程,是大学生大脑思考和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在高校大学生活中离不开幸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增加幸福教育的体验感知过程还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幸福教育的实践方式,让教育与实践完美结合是幸福教育的最佳体现。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幸福能力随处可见,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幸福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贵的幸福教育以及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幸福教育的教学追求与目标都是获得幸福教育的理想方式。
三、结语
每个大学生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高校在进行思政教学时必须将幸福教育放在首位,也正是通过幸福教育才让大学生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培养构建学生的幸福能力是挖掘出学生幸福教育的根本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彭永东.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践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2]王甲成,张超. 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01)
[3]龙溪虎.幸福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J]. 求实. 2009(12)
作者简介:
王宇(1986.02.16-),男,内蒙包头人,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历:本科,职称:思政研究实习员(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