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赋予高校自主办学、招生权利的环境下,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而让高校更适应新环境下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本篇文章基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现有财务管理环境下进行制度创新。首先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然后提出创新高校管理制度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理念
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变化,学校财务情况也随之变化,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发展挑战,需要创新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健全内控制度,强化风险控制,改善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当今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资产流失、财务风险增大等问题,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基于此,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分析
首先体现在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部分财会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对财会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工作环境,没有认识到高校内外部的环境变化。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沿用着老旧管理观念,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其次是预算管理不到位,高校编制的年度工作预算,通常是以是否完成相应预算列出的任务,以及收支是否平衡来衡量预算管理工作效果。这种工作模式,没有考虑到高校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将工作内容停留在浅层次,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监督、核算的作用。再次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详细、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這为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操作提供可趁之机,从而忽视了预算管理以及资金流动监控,仅仅通过观察资金收支是否平衡来核算资金使用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财会人员不够重视账款管理,对于高校一些花费较多金额的项目,没有制定专门的监控管理机制,由此提升了高校投资风险。最后是风险控制缺失,随着高校招生扩大、自主招生,在各种条件影响下,引发了学校发展与有限经费之间的矛盾,为了获得学校发展资金,部分高校举债办学。但是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了高校债务风险,长远来看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资金来源也更加多元化,高校内的经济活动也日趋复杂。为了应对办学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内控意识,优化财务工作流程,使之更好地应用到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中,有效增强学校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从而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的控制体系。
保持着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理念,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改变,若是沿用着计划经济的办学理念,过于注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则对高校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建立高校成本核算意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教育资源浪费等现象。通过横向、纵向对比,针对高校的项目进行追踪问责,找出财务管理的缺陷和问题,并制定根据针对性、可行性高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高校持续扩大办学规模,很容易出现资金供需矛盾,鉴于此要在财务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尺度扩大,以更长的时间单位考虑高校各投资项目、债务等问题,分析高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活动,是否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高校长远的发展目标,考虑在项目建设、投资等阶段的资金供需矛盾,优化、整合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力度,建立高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财务基础。
(二)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改善传统高校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弊端,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基于成本核算的理念,细化预算内容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求编制的预算列出详细的支出项目,以此为合理安排资金提供决策依据。考虑经费来源以及收入增加的情况,以此来预测高校某部门可以预期的收入,为了加强预算管理,也要列出详细的收入项目,从而将目标责任定位到相应部门。秉持着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突出学校各发展目标,并为其列重要优先级,确保资金分配到需要的部门。资金投入方向,往教育教学、科研倾斜。
第二、完善预算分配,为其制定预算经费分配标准体系,根据此体系审核各部门的预算报告。明确预算管理的对象、标准和范围,采用定额标准控制,确保预算分配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根据高校各部门的科研特点,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在分配资金后实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建立起投资问责的管理机制。
第四、制定严格的预算制度,约束高校各部门预算的使用行为。鉴于此,在预算执行、申请预算程序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杜绝无预算、超预算的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首先要健全财务部门的内控制度,通过制度的形式约束和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和经营环境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弥补在运行过程的缺陷,从而保证高校预算、收入支出、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完善以上管理内容的内控制度,为高校经济活动提供制度指导。改进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各岗位互斥分离,以单个财会人员负责某一领域的财会工作,明晰各岗位的工作责任,防止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追责找不到具体责任人。通过岗位职责互斥分离,形成互相制约、有效协同配合、照章办事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
(四)基于高校特点,构建财务管理制度
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工作机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特点,坚持依照制度办学、治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始终坚持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为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提高财务收支管理,秉着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理财方式。注重成本核算,兼顾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此保证预算收支平衡。
为明确高校各部门的经济责任,采取“分级管理”的制度,用以规范和监督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这种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了高校负责的经济活动,以及不断扩大的活动范围。为了有效落实各部门的经济责任,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采取多级经济责任制,从而让各层级的经费负责人自觉履行义务,承担起经济活动的责任。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各项经济活动的权利,以及活动执行要求,以此保障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督有序进行。
采用新技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高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来源与支出也日趋复杂,这些经济活动和科研项目产生的经费信息,单靠传统的计量措施,不仅工作效率低且计算结果不一定准确。鉴于此,采用规范化表单的管理模式,针对高校各经济活动以及项目经费申领,都制定规范格式的表单,除了重要的资金申请情况需要提交纸质材料,其他常规经费申领,可以通过网上审批的方式,简化此项工作流程。通过电子表单提供的数据,有利于财会人员进行数据采集,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工作效率,简化资金管理和核算流程。同时在财务管理部门共享数据,提高各岗位互相协同、配合的效率,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率。
(五)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
由于财会人员日常接触到大量的资金,对于数字的准确性有较大的要求。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诚信、高效、和谐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通过制度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加强岗位责任教育,提倡爱岗敬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管理培训活动,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工作人员掌握新型财务管理技能,使其在未来的财务管理中更有效率、质量更高。注重财会人员职业规划,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其参与工作技能培训和学习。采取轮岗机制,让财会人员熟悉各岗位、各项目的财务操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结论
综合上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前者通过对预算管理和监督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保证学校收支平衡,有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包莉娜,夏凌君,孙海超.新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03):275-277.
[2]冯丽华,吴皓达,马婷婷,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及创新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3):22.
[3]叶群利.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323.
作者简介:
刘奕孜,栾永顺,张运华,哈尔滨工业大学财务处。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理念
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变化,学校财务情况也随之变化,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发展挑战,需要创新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健全内控制度,强化风险控制,改善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当今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资产流失、财务风险增大等问题,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基于此,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分析
首先体现在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部分财会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对财会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工作环境,没有认识到高校内外部的环境变化。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沿用着老旧管理观念,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其次是预算管理不到位,高校编制的年度工作预算,通常是以是否完成相应预算列出的任务,以及收支是否平衡来衡量预算管理工作效果。这种工作模式,没有考虑到高校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将工作内容停留在浅层次,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监督、核算的作用。再次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详细、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這为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操作提供可趁之机,从而忽视了预算管理以及资金流动监控,仅仅通过观察资金收支是否平衡来核算资金使用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财会人员不够重视账款管理,对于高校一些花费较多金额的项目,没有制定专门的监控管理机制,由此提升了高校投资风险。最后是风险控制缺失,随着高校招生扩大、自主招生,在各种条件影响下,引发了学校发展与有限经费之间的矛盾,为了获得学校发展资金,部分高校举债办学。但是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了高校债务风险,长远来看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资金来源也更加多元化,高校内的经济活动也日趋复杂。为了应对办学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内控意识,优化财务工作流程,使之更好地应用到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中,有效增强学校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从而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的控制体系。
保持着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理念,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改变,若是沿用着计划经济的办学理念,过于注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则对高校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建立高校成本核算意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教育资源浪费等现象。通过横向、纵向对比,针对高校的项目进行追踪问责,找出财务管理的缺陷和问题,并制定根据针对性、可行性高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高校持续扩大办学规模,很容易出现资金供需矛盾,鉴于此要在财务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尺度扩大,以更长的时间单位考虑高校各投资项目、债务等问题,分析高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活动,是否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高校长远的发展目标,考虑在项目建设、投资等阶段的资金供需矛盾,优化、整合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力度,建立高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财务基础。
(二)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改善传统高校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弊端,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基于成本核算的理念,细化预算内容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求编制的预算列出详细的支出项目,以此为合理安排资金提供决策依据。考虑经费来源以及收入增加的情况,以此来预测高校某部门可以预期的收入,为了加强预算管理,也要列出详细的收入项目,从而将目标责任定位到相应部门。秉持着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突出学校各发展目标,并为其列重要优先级,确保资金分配到需要的部门。资金投入方向,往教育教学、科研倾斜。
第二、完善预算分配,为其制定预算经费分配标准体系,根据此体系审核各部门的预算报告。明确预算管理的对象、标准和范围,采用定额标准控制,确保预算分配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根据高校各部门的科研特点,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在分配资金后实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建立起投资问责的管理机制。
第四、制定严格的预算制度,约束高校各部门预算的使用行为。鉴于此,在预算执行、申请预算程序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杜绝无预算、超预算的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首先要健全财务部门的内控制度,通过制度的形式约束和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和经营环境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弥补在运行过程的缺陷,从而保证高校预算、收入支出、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完善以上管理内容的内控制度,为高校经济活动提供制度指导。改进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各岗位互斥分离,以单个财会人员负责某一领域的财会工作,明晰各岗位的工作责任,防止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追责找不到具体责任人。通过岗位职责互斥分离,形成互相制约、有效协同配合、照章办事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
(四)基于高校特点,构建财务管理制度
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工作机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特点,坚持依照制度办学、治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始终坚持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为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提高财务收支管理,秉着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理财方式。注重成本核算,兼顾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此保证预算收支平衡。
为明确高校各部门的经济责任,采取“分级管理”的制度,用以规范和监督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这种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了高校负责的经济活动,以及不断扩大的活动范围。为了有效落实各部门的经济责任,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采取多级经济责任制,从而让各层级的经费负责人自觉履行义务,承担起经济活动的责任。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各项经济活动的权利,以及活动执行要求,以此保障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督有序进行。
采用新技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高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来源与支出也日趋复杂,这些经济活动和科研项目产生的经费信息,单靠传统的计量措施,不仅工作效率低且计算结果不一定准确。鉴于此,采用规范化表单的管理模式,针对高校各经济活动以及项目经费申领,都制定规范格式的表单,除了重要的资金申请情况需要提交纸质材料,其他常规经费申领,可以通过网上审批的方式,简化此项工作流程。通过电子表单提供的数据,有利于财会人员进行数据采集,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工作效率,简化资金管理和核算流程。同时在财务管理部门共享数据,提高各岗位互相协同、配合的效率,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率。
(五)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
由于财会人员日常接触到大量的资金,对于数字的准确性有较大的要求。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诚信、高效、和谐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通过制度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加强岗位责任教育,提倡爱岗敬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管理培训活动,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工作人员掌握新型财务管理技能,使其在未来的财务管理中更有效率、质量更高。注重财会人员职业规划,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其参与工作技能培训和学习。采取轮岗机制,让财会人员熟悉各岗位、各项目的财务操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结论
综合上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前者通过对预算管理和监督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保证学校收支平衡,有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包莉娜,夏凌君,孙海超.新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03):275-277.
[2]冯丽华,吴皓达,马婷婷,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及创新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3):22.
[3]叶群利.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323.
作者简介:
刘奕孜,栾永顺,张运华,哈尔滨工业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