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把握好阅读的概念,加强对中学生的阅读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围绕阅读兴趣激发和阅读能力培养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组织方法
在学习知识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之间权衡,后者才是当代教育的重点。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主动性行为,无论阅读者期望通过阅读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知识都会随着阅读而潜移默化地积累。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加强对中学生的阅读引导甚至比课堂教学更有意义,这是一种“授之以渔”的体现。对此,本文讨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方法,旨在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而献计献策。
1.阅读对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在生活中,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同样,阅读的动机也极为多样化。相对而言,学生的阅读动机更单纯,尤其是中学生,生理变化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冲击,青春期的到来使他们很难专注于某一事物。因此,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然而,阅读给予中学生学习和成长必需的养分,阅读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极为突出的[1]。
首先,这种影响体现在学习层面。调研表明,中学生的阅读量与其学习成绩成正比,同时,阅读倾向也对中学生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促使中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如有些中学生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那么他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势必要比其他学生更深刻一些,文学素养就更加突出;二是直接开发了学生的某项潜能,如有些中学生课余喜欢读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或书籍,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自然科学正属于加德纳九大智能理论中的自然探索智能[2]。此外,阅读与写作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阅读量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次,这种影响体现在语文素养的养成层面。很多教师认为语文素养代表的是学生的语文成绩,事实上不止于此。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点目标,它的构成是多元的集合体,其中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等。通过健康并长期的阅读,学生的价值观会随之改变,品德修养、审美和思维品质等都会逐步提高。因此,阅读对中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2.寓“读”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1把握兴趣养成与学生需要的辩证关系
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多比较广泛,这是由于学生在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新旧内部知识结构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所造成的。中学生的兴趣可能源于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也可能源于成长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经验积累,但无论怎样,其间都涉及一个供给与需要的问题,这即是阅读兴趣养成与学生需要的辩证关系。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例如:提高学习成绩是学生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鉴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向学生灌输一个思想,即:任何成果都不是白白得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些努力和正确的方法,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之一即是阅读。教师可为学生分解并列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所有要素,如:健康阅读 阅读量 学习 创新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其中,前者是供给,后者是需要。
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明确通过阅读可使他们得到什么。阅读的收获是巨大的,除了直观的学习成绩之外,文学批评能力、健康审美、作文能力、语言表达等都是阅读的成果。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一项活动:以一周为单位,让学生们在本周内阅读,周末举办交流会,让学生们说一说本周都读了哪些读物,有哪些收获。同时,周六确立指标,如让学生在周末用200字来描写教师指定的某个人或某个风景。到下个周一时检验指标,同时引导学生在本周内阅读;第二个周末布置同样的写作任务。到下个周一时将学生的两篇作文进行对比。如此,阅读的效果则可直观显现。利用两个周末描写同一个人物或风景,假如上周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高度A,那么经过一周的阅读,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在“高度A”的基础上上浮,可见阅读能提高作文能力。
如此,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阅读的收获,使“供给”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而阅读兴趣也由此提高,并促使学生长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2.2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选自中外名著、古典文学或名家作品。将课文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如《出师表》一课,作为古文中著名的一篇课文,《出师表》的创作有着宏伟的历史背景,群雄并起、战火纷然的三国时代对中学生来说有着极为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外,还在课堂最后向学生们提了两个关键问题:①《出师表》创作于三国时期的哪一阶段?②“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段话有着怎样的背景?这种引导方法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如此,则达到了对课文拓展阅读这一目的。
拓展课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不代表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整部书籍。严格来说,围绕一篇课文,从外围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如读课文的作者信息、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会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与课文更多有关的信息,这才是课外阅读最有效的价值所在。如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课后,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研究课文中提到的“钞票”、“袁世凯”和“铜板”是怎样换算的;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一课之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罗曼·罗兰”的资料,等等。这不仅是一种增长学生见闻的有效方法,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举办“阅读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或利用黑板报、校内宣传栏等资源,在校园内营造阅读的氛围,创设阅读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1探究性阅读
所谓“探究性阅读”,是指以问题为核心,在研读文本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阅读方法。探究性阅读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问题探究性。将阅读贯穿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营造探究阅读的环境,由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二是学生主体性。探究性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解决问题;三是合作对话性。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都还有一个苹果;但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这种合作理念正是探究性阅读的特点。
在课堂上,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以《老山界》一课为例。
首先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随即提出任务要求:①提取课文中发生的事件;②解读课文的思想内涵;③解读红军战士的心理。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笔者也向学生们明确了规则,即:将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只能提出并解答上述中的一个问题。
第一个环节是精读课文,带着问题阅读,这一环节探究的主题是上述三个任务之一。阅读完毕后让各小组说说感想,同时让学生说出通过本次阅读能够解答哪一个问题。此时,学生们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即:这篇课文中共描述了四件事,第一件是走向老山界;第二件是夜里行军;第三件是黎明出发;第四件是翻越老山界。
第二个环节各小组再次阅读课文,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热爱,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表明红军不畏艰难,勇于克服障碍,阐述的是一个集体遇到困难、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的故事。那么,学生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呢?针对这一问题,各小组都说出了自己的解答方法,一是阅读,二是找关键词。
在第三个环节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话,体会红军战士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红军经历了怎样的心情变化?最后通过细读文本作出解答。
3.2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很古老的阅读方式,无论是金圣叹批水浒、脂砚斋批红楼还是毛氏父子批三国,都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批注式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批注课文开始,而批注课文则先从文本开始,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其次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阅读课文后,笔者指出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批注:“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时有些学生批道:“这是形容柳树的样子,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显然这种批注方法是错误的。对此,笔者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批注方法:①找出文本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②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字;③对主语、谓语、宾语和关键字的用法进行点评;④对整句文本的结构方式进行点评。当学生们采用这种批注方法对文本进行批注后,随即提出问题:通过批注,大家对这句话有哪些新的认识呢?如此,则使学生认识到了批注的重要性。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读过的所有文章或书籍进行批注,并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谈谈心得,从而让学生养成批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3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源于上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流派,其以文本为载体,重点剖析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以及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文本的批注,从而“细致的、全面的”解构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狠抓文本细读的落实,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文本细读的第一个步骤是解构文本,主要包括解构文本的结构、释读文本的字词句、分析文本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法,以及解读文本的段落含义。结合批注式阅读,在文本细读时应边读边批注,以便能够更好地并掌握文本的全貌。
其次,文本细读的着眼之处不仅仅是文本,在细读“文本”的同时,还需要打开文本语境的不同视角。如《孔乙己》——“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这段文本用语言学中的预设来解读,即X:孔乙己脸上有伤,Y:孔乙己又受伤了;但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解读,则不仅包括预设,还包括“话外音”,即“孔乙己”曾经受过伤,这正是文本细读的主要方式。
总之,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阅读能力,对创设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叶美玲.语文教学“读”占鳌头——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18):49-50.
[2]郑国飞.阅须得法读方高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8):100-101.
[3]刘国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从“听、说、读、写”方面下工夫[J].求知导刊,2014(5):49-50.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组织方法
在学习知识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之间权衡,后者才是当代教育的重点。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主动性行为,无论阅读者期望通过阅读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知识都会随着阅读而潜移默化地积累。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加强对中学生的阅读引导甚至比课堂教学更有意义,这是一种“授之以渔”的体现。对此,本文讨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方法,旨在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而献计献策。
1.阅读对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在生活中,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同样,阅读的动机也极为多样化。相对而言,学生的阅读动机更单纯,尤其是中学生,生理变化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冲击,青春期的到来使他们很难专注于某一事物。因此,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然而,阅读给予中学生学习和成长必需的养分,阅读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极为突出的[1]。
首先,这种影响体现在学习层面。调研表明,中学生的阅读量与其学习成绩成正比,同时,阅读倾向也对中学生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促使中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如有些中学生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那么他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势必要比其他学生更深刻一些,文学素养就更加突出;二是直接开发了学生的某项潜能,如有些中学生课余喜欢读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或书籍,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自然科学正属于加德纳九大智能理论中的自然探索智能[2]。此外,阅读与写作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阅读量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次,这种影响体现在语文素养的养成层面。很多教师认为语文素养代表的是学生的语文成绩,事实上不止于此。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点目标,它的构成是多元的集合体,其中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等。通过健康并长期的阅读,学生的价值观会随之改变,品德修养、审美和思维品质等都会逐步提高。因此,阅读对中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2.寓“读”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1把握兴趣养成与学生需要的辩证关系
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多比较广泛,这是由于学生在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新旧内部知识结构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所造成的。中学生的兴趣可能源于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也可能源于成长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经验积累,但无论怎样,其间都涉及一个供给与需要的问题,这即是阅读兴趣养成与学生需要的辩证关系。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例如:提高学习成绩是学生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鉴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向学生灌输一个思想,即:任何成果都不是白白得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些努力和正确的方法,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之一即是阅读。教师可为学生分解并列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所有要素,如:健康阅读 阅读量 学习 创新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其中,前者是供给,后者是需要。
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明确通过阅读可使他们得到什么。阅读的收获是巨大的,除了直观的学习成绩之外,文学批评能力、健康审美、作文能力、语言表达等都是阅读的成果。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一项活动:以一周为单位,让学生们在本周内阅读,周末举办交流会,让学生们说一说本周都读了哪些读物,有哪些收获。同时,周六确立指标,如让学生在周末用200字来描写教师指定的某个人或某个风景。到下个周一时检验指标,同时引导学生在本周内阅读;第二个周末布置同样的写作任务。到下个周一时将学生的两篇作文进行对比。如此,阅读的效果则可直观显现。利用两个周末描写同一个人物或风景,假如上周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高度A,那么经过一周的阅读,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在“高度A”的基础上上浮,可见阅读能提高作文能力。
如此,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阅读的收获,使“供给”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而阅读兴趣也由此提高,并促使学生长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2.2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选自中外名著、古典文学或名家作品。将课文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如《出师表》一课,作为古文中著名的一篇课文,《出师表》的创作有着宏伟的历史背景,群雄并起、战火纷然的三国时代对中学生来说有着极为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外,还在课堂最后向学生们提了两个关键问题:①《出师表》创作于三国时期的哪一阶段?②“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段话有着怎样的背景?这种引导方法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如此,则达到了对课文拓展阅读这一目的。
拓展课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不代表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整部书籍。严格来说,围绕一篇课文,从外围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如读课文的作者信息、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会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与课文更多有关的信息,这才是课外阅读最有效的价值所在。如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课后,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研究课文中提到的“钞票”、“袁世凯”和“铜板”是怎样换算的;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一课之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罗曼·罗兰”的资料,等等。这不仅是一种增长学生见闻的有效方法,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举办“阅读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或利用黑板报、校内宣传栏等资源,在校园内营造阅读的氛围,创设阅读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1探究性阅读
所谓“探究性阅读”,是指以问题为核心,在研读文本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阅读方法。探究性阅读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问题探究性。将阅读贯穿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营造探究阅读的环境,由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二是学生主体性。探究性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解决问题;三是合作对话性。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都还有一个苹果;但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这种合作理念正是探究性阅读的特点。
在课堂上,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以《老山界》一课为例。
首先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随即提出任务要求:①提取课文中发生的事件;②解读课文的思想内涵;③解读红军战士的心理。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笔者也向学生们明确了规则,即:将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只能提出并解答上述中的一个问题。
第一个环节是精读课文,带着问题阅读,这一环节探究的主题是上述三个任务之一。阅读完毕后让各小组说说感想,同时让学生说出通过本次阅读能够解答哪一个问题。此时,学生们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即:这篇课文中共描述了四件事,第一件是走向老山界;第二件是夜里行军;第三件是黎明出发;第四件是翻越老山界。
第二个环节各小组再次阅读课文,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热爱,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表明红军不畏艰难,勇于克服障碍,阐述的是一个集体遇到困难、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的故事。那么,学生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呢?针对这一问题,各小组都说出了自己的解答方法,一是阅读,二是找关键词。
在第三个环节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话,体会红军战士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红军经历了怎样的心情变化?最后通过细读文本作出解答。
3.2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很古老的阅读方式,无论是金圣叹批水浒、脂砚斋批红楼还是毛氏父子批三国,都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批注式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批注课文开始,而批注课文则先从文本开始,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其次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阅读课文后,笔者指出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批注:“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时有些学生批道:“这是形容柳树的样子,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显然这种批注方法是错误的。对此,笔者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批注方法:①找出文本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②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字;③对主语、谓语、宾语和关键字的用法进行点评;④对整句文本的结构方式进行点评。当学生们采用这种批注方法对文本进行批注后,随即提出问题:通过批注,大家对这句话有哪些新的认识呢?如此,则使学生认识到了批注的重要性。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读过的所有文章或书籍进行批注,并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谈谈心得,从而让学生养成批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3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源于上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流派,其以文本为载体,重点剖析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以及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文本的批注,从而“细致的、全面的”解构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狠抓文本细读的落实,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文本细读的第一个步骤是解构文本,主要包括解构文本的结构、释读文本的字词句、分析文本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法,以及解读文本的段落含义。结合批注式阅读,在文本细读时应边读边批注,以便能够更好地并掌握文本的全貌。
其次,文本细读的着眼之处不仅仅是文本,在细读“文本”的同时,还需要打开文本语境的不同视角。如《孔乙己》——“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这段文本用语言学中的预设来解读,即X:孔乙己脸上有伤,Y:孔乙己又受伤了;但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解读,则不仅包括预设,还包括“话外音”,即“孔乙己”曾经受过伤,这正是文本细读的主要方式。
总之,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阅读能力,对创设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叶美玲.语文教学“读”占鳌头——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18):49-50.
[2]郑国飞.阅须得法读方高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8):100-101.
[3]刘国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从“听、说、读、写”方面下工夫[J].求知导刊,2014(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