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发展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培养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未能更好地合理应用于满足广大社会基层民众医疗卫生需求,以改善基层民众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现状并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使基层医疗机构“有岗无人做”、基础民众“有病无人医”、医学院校毕业生“无岗可以就”等建设“两型社会”中体现出来的医疗人才资源分配、利用严重不合理的问题。在事实上也存在着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与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存在巨大反差,所以,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有必要探讨如何将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一个从教育工作人手为服务“两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维护经济社会和谐与稳定需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同时对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与医疗人才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院校教育的模式、目标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较深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这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医学教育不同于理工科和文科的教育,它是一个相对固定、严谨的系统,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国标准都为医学教育的内容严格地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甚至将课程的基本顺序都已经设定。因此,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制和学制的基础上,医学教育很难像其他学科那样,设立宽泛的公共平台,然后延伸弹性灵活的各个专业方向,充分实现基于宽厚知识基础的个性化教育。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拓展创新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如何构建医学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这些都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高等医学教育中对医疗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不够
  古今中外的医学教育与实践都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由于医学特殊的专业性质,对医学生来说,今天所受的教育,同明天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是直接联系着的。“两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实现“两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精于技术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思想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身。当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其职业道德伦理、就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不够重视。致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培养的高级应用型医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无岗可以就”、“有岗无人做”的医疗人才资源分配、利用严重不合理等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方面仍有欠缺,未让医学生把个人选择就业去向与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实践联系起来,对医疗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不够。
  
  3、高等医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医疗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不够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医疗资源占世界的20%,但医师人力资源不到2%,其中的大部分还集中在城市。医师人力资源在我国依然属于稀缺资源,并未饱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护士已达到3人以上,部分国家甚至达到30人以上,而我国目前每千人仅拥有护士1.0人,广大农村只有0.31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偏远、基层医疗机构医学人才缺乏,地区分布不平衡,城乡分布不平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基层民众缺医少药、看病难,以致于“有病无人医”。绝大多数医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到发达地区的大医院工作,基层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医学生不愿去。中小医院、民营医院等对毕业生有着强烈的需求愿望,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差种种原因,很难吸引医学生前往就业,甚至生源地毕业生也不回去就业,城市及外地生源医学生更视之为“禁区”,出现“有岗无人就”的现象。
  
  二、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发展的途径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医学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医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世纪80年代(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GL,Engl)提出了向生物医学模式挑战,使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要求从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要求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专业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
  (1)加强学科建设
  要适应生物科学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紧跟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使医学教育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达到不落后于医学的发展。
  (2)加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环节
  大学虽属于专业教育,但从学校来讲仍是基础教育。通过有限时间的专业教育,关键在于不仅使学生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怎么学。要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力打好基础。哈佛大学学生入学的“三关”——即学习成绩、知识面与思维能力、社会服务记录可以借鉴。医学课程要加强和增强人文学内容。如医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科学史观;自然辩证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心理学以及医学社会学、文学欣赏、艺术学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西医学专业,作为中国医生。应加大中医学内容,体现我国医生的特点。中医学专业,应加大对中医经典的研讨,体现大医精诚。
  (3)适当进行教材改革
  医学教育的内容是通过教材实现的,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已有内容不断更新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目前以治疗为基础的临床教材应增加预防和康复的内容,与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做好衔接,使学生树立大医学观念。
  (4)提高医学教育资源中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教师资源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激励其成为创新的先行者,变教书先生为科技探索者。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魅力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2、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
  (1)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 在征服自然时,不得不接受自然的惩罚;人们在越来越珍惜生命价值内涵时,又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遭受各种肿瘤、慢性病、传染病的威胁;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卫生资源的不足和地区不平衡也再次拷问了医学的伦理观、道德观……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医学面临新的挑战。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21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胜点、获取主动权的保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在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
  (2)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被人们所认识,建立在原有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且应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等任务。这要求医生整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对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要求来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从伦理、费用、人性的角度考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
  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医学人才要有积极学习、获取新知识的热情,及时捕捉医学领域各种信息,掌握新技术、手段、方法,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三种基本能力。
  纵观医学上的许多成就都是建立在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基础上,医学的创新就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过程,是一种求异性思维,它表现为人才独特的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的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信念作保证,要有健全的人格作支撑。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三个品质特征。
  (3)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课程模块;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
  
  3、建立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培养机制
  当前,我国正构建“两型社会”,在此背景下社会存在的诸要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业立足,还必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主流背道而驰,造成大量宝贵而又有限的医疗人才资源与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与某种程度上的浪费。
  当前构建“两型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培养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外在机制。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倾斜性投资政策业已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日益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把对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内在培养机制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体系研究目前还是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就业价值观教育并非简单地通过认知教育所能一次性完成,它应当是一个过程,包括认知教育、情感陶冶、意志锻炼、信念确立和习惯养成等几阶段。由于大学生处于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青年前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贯彻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成为包含在医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主线与内核。内在培养机制中还应当结合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倾斜性投资政策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习方向的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宣传与介绍,使其将知理、向善、行德自觉地统一起来。在高年级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宣传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使学生找准位置,端正就业思想,树立以“两型社会”建设中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地正确就业价值观,以积极主动、实事求是的就业态度更好的通过就业服务社会。学术界对内在培养机制的基础研究比较深入,但,是把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培养究竟如何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研究仍需深入进行。
  总而言之,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必须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在“两型社会”的理论宏观指导下,做到既要满足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满足社会要求,形成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的态势,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松,吴方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用增桓,曾志嵘,陈洁,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992-994)
  [3]苏坤龙,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5)289~290
  [4]Engel GL,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A challengefor biomedicine[J].Science,1977,196[4286):129-136)
  [5]蔡小霞,肖德生,李君荣,高坚瑞,姜平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05):316-318
  [6]降恩,哈佛大学长盛不衰与我国高校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4(5):3-5
其他文献
一、职前小学教师教育有效性的内涵解读    “有效性”作为测量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测验的效度,即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结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被精确解释(内在效度)的程度;二是研究结果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推广(外在效度)的程度。英文中的“有效性”大多用effectiveness和validity词汇表达,有时也用"efficacy”和“effi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的结合。古往今来,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促进下,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全范围仿真正在向所谓“虚拟”技术方向发展。在火力发电仿真平台的设计开发中,虚拟DCS技术表现出相对的综合优势,成为目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政治思想教育。今天,尽管大学生中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对的客观形势仍然是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敏锐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性质。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考试制度,也没有国家举行的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学入学考试基本上由两家私人团体办的考试机构负责,一家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dueaf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另一家是美国大专院校测试中心(American CollegeTesting,简称ACT)。   
在现代医学中,听诊是一种检查心肺系统健康状况有效、非侵入的医疗手段。通过听诊能够得到表征心脏和肺部器官健康状况的心肺音信号。心肺音信号包含了心脏和呼吸器官丰富的
在硝化棉脱水处理过程采用热风脱水工艺可使驱水效率、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同时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该生产环境下硝化棉存在的极
学位
一些村干部只注重抓村子发展的大项目,而忽略了群众急需的小项服务。西长沟村实施的“小项需求服务”制度,消除了村干部的这个工作盲区。 Some village cadres only pay att
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下文简称“计划”)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在全国百所高校实施,它的实施在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理论上也有较多研究和探索,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计划”的组织、管理、评价、保障等具体操作或经验介绍层面上,缺少深入思考和挖掘。本文将围绕大学生主体性这一主线展开论述,准确定位
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三大化工行业权威机构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