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宇香,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语文教师,丽水市教学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市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全国首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青田县十佳青年教师,省市级优秀指导师。
  (注: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篇中不再另署校名)
  一 为片段作文添枝加叶
  今天的语文考试,我得了100分!
  回家的路上,我踏着轻快的脚步,一蹦一跳。突然,感到脚被什么绊了一下,顿时重心不稳,身体向前倒去。“啊——”我摔了个嘴啃泥。痛得龇牙咧嘴的我,半天才缓过劲来。发现手臂擦破了皮,细密的血珠直往外蹦;膝盖黑乎乎的,淌着血,黑中带红,黏糊糊一片;校服扯破了一大块,挂在胸前飘飘荡荡。揉揉发红的眼睛,我费劲往后一看,竟然是一块砖头!我忍痛站起来,一瘸一拐地挪回家。
  一进家门,妈妈原本欢喜的脸,立马露出紧张的神色。她急切地迎上来,扶着我走向沙发,又赶紧帮我把书包拿下来,心疼地问着:“疼不疼?”我满心的委屈化成了一串串泪水,止也止不住。做医生的爸爸拿来消毒棒,帮我细细清洗伤口,又上药包扎。期间,爸爸不停地吹着伤口,说着:“不疼了,不疼了。”
  得知事情的经过后,妈妈怜爱地搂着我,又看着我的眼睛说:“你呀,果然就是急,下次小心一点啊!”我噘着嘴,点点头。
  一旁的满分试卷静静地放在桌上,不被任何人注意到……
  (703班 廖怡婷)
  [【兰老师评】]
  经过“添枝加叶”后,语段生动了很多。与原文比较,一是添加了细节描写,如从手臂、膝盖、校服等方面生动体现了摔跤的惨状;从“费劲”“ 一瘸一拐”“挪”等词语感受到摔跤带给“我”的痛苦感受。二是融入感情,如回到家后,妈妈的神情从“欢喜”转为“紧张”“心疼”“怜爱”、爸爸细心地包扎、“我”的委屈之状等无不体现家人对“我”的关爱和温暖。总体来说,语段具体生动,以情动人。
  二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那一次,我真惭愧
  ◎801班 周科均
  我的灵魂被惭愧的眼泪敲醒。
  双腿看似不经意地搭在桌台上,小腿下压着几本杂乱放着的书,旁边还有几叠堆得半高的作业。笔筒里的笔连笔盖都还没来得及盖上。椅子与桌子调整到吹到空调的最好距离,整个人靠在椅背上,两耳挂着耳机,旁边却围着好几个小脑袋,都直勾勾地盯着同一个屏幕。中间的我,一身睡衣睡裤,更是沉浸于电视剧情节中无法自拔。
  “哟,一个个的,干什么呢?很是舒服嘛!玩手机?玩平板!”母亲在破门而入的同时,用一种可怕得不能再可怕的语气说道。我几乎仓皇而逃,手忙脚乱地收起平板,急忙放下腿来,却如坐针毡,后背发凉。背对母亲,依然能感觉到她的目光如聚光灯一般打在我身上,把我照得透亮一直透到骨头里,直达我羞惭的灵魂。
  “你又带头,是吧?你爸爸天天在外面受苦受累,你们享受的哪里是空调,明明是你爸的血汗钱!平板拿过来!”
  我低着头,无声地将平板递给母亲,不敢触碰她的目光。她整理着东西,却余怒未消:“平板买过来是给你学习的。如果你天天带着弟弟妹妹这样拿来玩,那我宁愿那几千块钱打水漂……”我的心中仿佛长出了一棵炽热的红树,它想要独立擎天,它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愈燃愈烈……
  我,离开了这个房间,关上门,绝不轻,却关上了身后孑然一身的野火。回到卧房,扑到床上,我看见了萤火虫的夜晚,闪闪的银河,静静地躺着的浩瀚的夜空,点点繁星在广袤的苍穹中捻住了时光……梦醒时,枕边微湿,目之所及,竟是那被母亲没收的冰冷的平板。
  我信步走下楼,在灯影里,是母亲憔悴的面容与父亲流转的眼神。我悄悄躲在一旁,背靠着墙,紧握着那个平板。
  “我也从没想过把这孩子管得多严,也不愿强迫她,也想回到她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地玩,但学习这件事,她要对得起她自己呀。”
  “她要对得起的,岂止是她自己!有时候,有些话,从不告诉她,但不负众望,是她必须担起的责任。”
  我靠着墙,一点点瘫坐下来。好静,寂静得我只想放声哭泣。是谁把涨满的回忆悄然开启?是老师眼里永不褪色的光芒,是奶奶从紧攥的手中递给我的温暖,是父亲偷偷留下的背影……都告诉我,他们在等我优秀。
  “妈妈,真的对不起……”母亲来不及作声,兀自别过了头去,似在掩饰什么,又似在回避什么。我看不见她的表情,她也看不见我眼中滑落的泪,但紧紧相拥的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这条路上,有使命,更有母亲,鞭策我前行。
  指导老师:胡聪玲
  [【兰老师评】]
  本文写了“我”因为玩平板与母亲发生冲突,后因理解了母亲的做法,深感惭愧,从而化解冲突的事情,读来让人动容。产生共鸣共情的原因有三:一是它真实,是作者的真切体验。如倒数第二段的描写,就非常真实地再现了隔阂化解时的场景,因为真实,所以动人。二是比喻独特。如把母亲盯着“我”后背时的感受比喻成聚光灯的照射;把“我”的怒火比喻成喷朱喧赤的紅树,非常新奇贴切,体现了作者不俗的文学底蕴。三是联想丰富。如对比联想:梦境的美好和现实的反差,表现“我”的伤心之情;发散联想:从妈妈联想到老师、奶奶、父亲等对“我”的期待等。丰富的写作手法,深刻地表现了“我”的情感变化,丰富了文章内容,揭示了文章主旨。
  三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是一家人
  ◎906班 朱 怡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常听人说:“家是一生的避风港。”长养于世,蜕变于世,各人心中的烦恼不易,便如鱼饮水一般冷暖自知。但无论何时,只要回头望望已被成长渡为一片汪洋的从前,总能在尽头眺见那名为“家”的港湾。   四月已至,在仅剩下的二十余天里,每周一次的模拟测试更是如无影的鞭,催促着我极力向前。不知从哪一天起,会在半夜无故惊醒。但是每每返家,父母对于将临的大考并不特意强调,只是反复地传递着“过程努力,结果淡然”的信念。每每听见这句话,我也只是权当父母让我解压的言语——直到那一天。
  走出教学楼没几步,眼尖的妈妈便发现了我,举了举手中提着的袋子,快步向我走来。我定睛看着妈妈手中的袋子随着她的步伐摇晃,心中烦闷渐渐淡开,化作一缕缓缓升起的轻快。
  “这是我炖的鸡蛋,里面放了天麻和枸杞,给你补补!来,勺子在这里……”手一接过杯子,就触到了父母温热的关切。轻轻地打开杯盖,杯中的热气便从中蹿出,于这微微透凉的空气中化为白雾,带着甜蜜融入静夜。鸡蛋浸在汤汁中,天麻微黄,枸杞鲜红,一齐盛入青瓷杯,显得越发诱人。
  “快吃吧快吃吧,现在温度刚刚好,等会就要凉了,抓紧吃吧……”妈妈再三催促道。“你就快考试了,我也不知道做些什么才能让你状态好一些,这汤里有补药,你晚上可以好睡一些,上课别打瞌睡,尽力就好了……”妈妈见我喝下汤,絮絮地说着。
  我眼瞧着地,随声答应着。把手掌贴在杯壁上,掌心传来的温度使内心涌起感动:这样一份汤点,在被送来之前是经过怎样的准备与时间计算,才让它拥有现在这般甜美的香气与刚好的温度?
  这般想着,一抬头,便融入了妈妈的眼神中。那双眼,太亮,亮到足以让我看清藏在眼底的期待。春夜的路灯低照,与周遭的夜色一齐将妈妈的面庞修饰得分外柔和,双眸中的期待也愈发明亮。仅仅几秒却足够我回味良久。父母对于我的成绩一直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极少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久而久之,我渐渐地开始对父母的言语感到不以为然,忽略了他们每一次宽慰后的暗暗担心,也未明白每一次鼓励后的暗自期待。
  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竟这般愚钝,在这一夜偶然间看见妈妈眼中闪着亮光的期待,才懂得父母的云淡风轻其实是由千百次默默担心与日复一日的期待堆积而成,是一种更为深情的相伴。这一次意料之外的看望,我所触到的那一道盛满期待的目光,使我第一次发觉亲情背后的温度——这份默然且拥有温度的情,我唤它為默爱。
  林清玄曾言:“家家有明月清风。”对于他而言,一桶桶奉茶中含着的从容有情,也许便是明月清风。而对于我,这份迟迟才被发觉的默爱,即为明月清风,透着无言的深情,是一家和睦最美的圣方。
  守柴米,珍油盐,恳恳有情,励励相持,爱而无言,便为温情。
  指导老师:张旻旻
  [【兰老师评】]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的温情的文章。小作者功底扎实,感情细腻,对生活有独特而敏锐的感受和思考。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心理描写非常出彩。
  1.独白剖析心理。如“久而久之,我渐渐地开始对父母的言语感到不以为然,忽略了他们每一次宽慰后的暗暗担心,也未明白每一次鼓励后的暗自期待”一句,通过剖析“我”的心理,体现“我”对父母的“默爱”的真正理解。2.言行烘托心理。对父母语言的两处描写,让人感受到“我”由此带来的温暖和感动。3.景物衬托心理。如对鸡蛋等食物和冒出的热气的描写,体现了“我”由烦闷焦虑转化为轻快温馨的心情。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让我们的审美更有品位……阅读,确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本期“同题赛场”继续选刊“我的悦读童年”征文佳作4篇,以飨读者。  合上《水浒传》的这一刻,我内心思绪万千。刹那间,我说不出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  《水浒传》中没有那么多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司马懿那般运筹千里的人,也没有像《红楼梦》关于四大家
期刊
当,天还是黑的时候;当,爸妈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当,公鸡还没有叫的时候:睡眼蒙眬的我,已被闹钟叫醒了。掀开被子,伸个懒腰,拿起棉袄,迷离恍惚中,凭着感觉穿好了衣裤,下楼,刷牙洗脸吃饭。静静吃好饭,收拾东西,戴上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背上书包拿上手电筒,穿好鞋,打开大门,寒风扑面,不经意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还是黎明之际,月牙儿还在天上呢!仓促的脚步,却并未改变周围的环境,树还是枯萎着,河水还
期刊
初见韩涵,我感觉有些奇特。比如她的爱好,就有点独特。在有些同龄人热衷追星的时候,她却捧着一本书发痴;在他人会选择听歌的深夜,她却在听裘盛戎的《铡美案》。再如她的口中总会冒出些独特的内容。有时是一串没有主语让听者不明所以的问句,有时又是一针见血让听者满头冒汗的点评。她的性格在青春少女中更是独特的,江南萌妹的外表下是一颗执铁绰板关西大汉的心。若是与她谈令狐冲、楚留香一类的人,她便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期刊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  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弗莱和妻子莫琳住在英國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早晨,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打破了这份宁静。奎妮患了癌症,写信来告别。而在回信寄出的途中,哈罗德开始决定徒步走到最东北的贝里克郡。没有手机,没有背包,没有徒步鞋,亦没有指南针,87天,627英里,在路上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期刊
浙江省金华市名师,高级教师;第九届内地教师赴澳门教学指导“优秀指导教师”。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大槐树茂盛青绿,叶片彼此紧挨着,树枝精神地伸展着,遮挡着夕阳的最后一丝热量。槐树几乎是这个村的标志了,很远便可以看到它青葱的树冠,似乎在对游子说,到家了!  待到槐树开花时,更是另一番景象。  从窗口看去,仿佛是一树雪白的瀑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似乎在流动,在闪烁。走近看时,才会发现一串串洁
期刊
王旭东,杭州市建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专家团队成员,“省领雁工程”实践指导老师,省首届语文高端培训班学员,市首届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  (注: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八(10)班,篇中不再另署)  一 自我介绍  廖哥小传  ◎廖旻昊  敝人姓廖,名旻昊,号廖哥,浙江杭
期刊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题记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外人眼中疯狂、深不可测的男人,在最安稳的中年时代,作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放弃了安逸幸福的生活,为了追求绘画的理想,孤身一人去巴黎作画。  斯特里克兰是孤傲的、清高的,他身上有着一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他的前半生,如一潭死水般平静,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他有一颗躁动的心,不甘于现状,不安于平凡,他跳出了木讷证券经纪人的人物
期刊
社会关注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作文题  按下列要求写一篇作文。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当下人的生活状态,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晒”已经成为流行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友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曬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你想与人“晒”点什么呢?请写一篇文章晒出你想要分享
期刊
亲爱的文文:  你好!作为你最好的朋友,听说你最近为父母生二孩而烦恼时,我不禁有些惊讶,你仿佛就是兩年前的我。  记得那天,听说爸爸妈妈要给我生弟弟(妹妹)时,我瞬间感觉自己的世界要崩塌了。是爸爸妈妈不再喜欢我了吗?我不再是爸爸妈妈的唯一了?我和爸妈大吵大闹,还冷战了好一阵子。文文,你现在是不是也和我当时一样呢?  文文,我知道你和我一样,都害怕爸爸妈妈的爱被分割,我们很难接受一个陌生的生命突然降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一段过往,一种怎么也放不下的挂念……  眼看窗外,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手中的笔戳着指尖,也深深扎着我的心。课后,起身,独自径直向门外走去,哦,今晚有月亮!  好些日子未与这老友见面了,今日重逢,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可是,月很不自在,被一块云像薄纱似的遮了“半边脸”,月光有些暗淡,与教室内的灯光相比,真的不值一提了。这“孤云蔽月”的深蓝夜空,给人以憧憬,给我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