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力范本教学,即以文本作为范例,将该文本最重要的功能即能培养学生阅力的功能放大教学,通过阅读具体的语言材料范本,探求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评价等能力,提升学生整体阅读素养。学科跨融,是遵循以本学科为主的课程目标,对本学科内部或各学科间相通点、联结点的整合与重组,以增强本学科内部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将零碎的学科内部知识点或分科课程统合为具有联结关系的整体性知识,培养小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小学生完整发展的一个过程。
一、导在文本段落对比式的跨融点,学有所“法”
阅力范本凝聚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文本段落间存在前后勾连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发现文本内部段落间的异同点进行对比思辨,从内容和表达上发现不同,有助于学生探索语言的秘密和规律,并在迁移应用中提升阅读力。
在《二泉映月》一文中,文本第2和第4自然段描绘阿炳两次在中秋之夜来到二泉池畔听泉。对于这两部分教学,教师设计“对比听泉,品‘二泉映月’之坎坷人生”,“导”在文本段落对比处,引导学生探究语言与形式的“融合”之处,帮助学生寻得阅力培养的方法,更好地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悟阿炳的伟大品格。教学步骤可分三步走:
1.读取信息——品读二次听泉。对比异同点。请默读这两段话,想想两次中秋之夜阿炳二次听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你做上记号,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思同:谁来说说相同的地方?
a.时间相同——都是中秋佳节。
b.景色(地点)相同——二泉池畔。
c.同有月光。
d.同有淙淙流水声。
e.同有阿炳。
(2)辨异:不同之处呢?
a.小时候阿炳和师父一同听泉,长大后阿炳由邻家少年搀扶来听泉;
b.小时候阿炳身体健康,第二次去“二泉”时,阿炳眼疾致盲,看不见它的美丽风光;
c.阿炳小时候除了泉声,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长大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d.小时候,阿炳的师父健在,长大师父已经离开人世。
2.思维提升——对比异同,质疑探究。
(1)聚焦“二次听泉”异同点,提出多元问题:静静地细读这些异同点,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呢?
a.阿炳来二泉旁赏月,一定有很多次的经历。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两次中秋之夜?
b.小阿炳听不出泉声,为什么长大后又能从泉声中听出那样的声音?
c.阿炳后来为什么眼睛看不见了……
(2)聚焦“十多年”坎坷路,探究核心问题:以上(1)部分中哪个问题最值得探究?
显而易见,a和c两个问题容易解决,b问题需要合力探究,应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第2、3、4自然段,提取重要信息,或展开联想,或链接资料,走进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二泉映月,是阿炳不懈的抗争,是阿炳不屈的精神,是阿炳对光明的向往,是阿炳热爱家乡的情怀……”
2.体悟表达——合作解疑,明晰写法。
同是中秋,同来“二泉”,但阿炳因丰富的阅历、坎坷的经历,“二听”淙淙流水声激起了他情绪上的不同波动,这就叫“触景生情”。这样的层次教学,为体悟“二泉映月”的描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导在学科跨界统整式的跨融点,学有所“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科过于割裂,学生则通常难以理解各个学科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第二季中华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再次增加了对“文史哲不分家”这句老话的认同。学科跨界是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进程中,由于问题过于宽泛、复杂,靠单门学科不易解决;同时,它以多学科为依托,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为目的。教师融入多学科元素,教师的“导”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自主联合其他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本学科的有效学习。
在《海底世界》一文中,我们也巧妙地融合了“美术”学科,引导学生“看图识海,辨析思趣”,体悟海底世界的“植物和矿产的丰富”。教学时,教师出示美术作品后故意示弱:“老师根据文本第4、5自然段,画了一幅图,可是老师觉得这幅画画得并不够好,请你们也来读读第4、5两自然段,给我这幅画提提建议好吗?”
一“弱”激起千层浪,就有了以下精彩的课堂呈现:
生1:我觉得这幅画可以添加一些山峰和色彩,还有矿物。我想说这幅画的色彩有些少,因为课文里说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生2: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师:刚刚那位同学说了有甲藻、硅藻.....我是不是要全部画出来?
生3:有的可以省略,因为有八千多种,纸都不够画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4:甲藻和硅藻是看不见的,可以不要画,巨藻是肯定要画,因为能看到。而且还应该要画山峰、峡谷、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生5: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这些都不用画,它们埋在地底下,怎么能看得见呢?
从以上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学生能提取范本中的重要信息,有思辨,有表达……这些都源于“美术作品”的融入,源于“美术学科”的跨界融合,助练了他们阅力的发展。
三、导在生活情境活动式的跨融点,学有所“乐”
将教育与生活联系是跨界的最自然和真实的形态。教师“导”的最大魅力,就是能把书面的文本教学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情境,借着情境的指引和召唤,引领学生在一个个具有前后跨融的活动中去触摸文本。
“认识气象标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六中第一板块的内容。面对这样简单的教材内容,是否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力呢?答案显然不是。我们根据第一学段学生“喜欢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羊村成立了“气象预报队”的大情境,让每组学生分别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喜羊羊做导师,接受慢羊羊村长的四关考核。其中在第三关“判断天气,合理引用”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录音:“谢谢小朋友们!村长又布置新任务啦!要我们根据羊村新一周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大合唱比赛、远足,做卫生、给小树穿冬衣这几项活动,你们能帮助我们吗?那这些活动该放在哪一天举行呢?你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吗?”以此激发学生的纯真和热心。
生1:我觉得大合唱比赛应该放在12月15日举行。因为这一天是晴天,比赛的时候同学们都穿表演服装,穿得少,晴天就不会觉得太冷。
生2:我觉得大合唱比赛也可以放在其中任何一天举行。因為把大合唱比赛放在大礼堂室内举行,我们就不怕冷了。
生3:给小树穿冬衣,要在12月15日晴天做。否则后面几天下雨,小树可能会被淋坏或者冻坏……
此项活动设计从静态的教材向动态的“学材”转化,寻找到合适的言语生长点和能力发展点。这既训练了学生巩固辨识气象图标,又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思考、表达、思辨等语言实践,既还原了生活,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上灵动、互动、生动的“三动”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市福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来 静)
一、导在文本段落对比式的跨融点,学有所“法”
阅力范本凝聚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文本段落间存在前后勾连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发现文本内部段落间的异同点进行对比思辨,从内容和表达上发现不同,有助于学生探索语言的秘密和规律,并在迁移应用中提升阅读力。
在《二泉映月》一文中,文本第2和第4自然段描绘阿炳两次在中秋之夜来到二泉池畔听泉。对于这两部分教学,教师设计“对比听泉,品‘二泉映月’之坎坷人生”,“导”在文本段落对比处,引导学生探究语言与形式的“融合”之处,帮助学生寻得阅力培养的方法,更好地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悟阿炳的伟大品格。教学步骤可分三步走:
1.读取信息——品读二次听泉。对比异同点。请默读这两段话,想想两次中秋之夜阿炳二次听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你做上记号,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思同:谁来说说相同的地方?
a.时间相同——都是中秋佳节。
b.景色(地点)相同——二泉池畔。
c.同有月光。
d.同有淙淙流水声。
e.同有阿炳。
(2)辨异:不同之处呢?
a.小时候阿炳和师父一同听泉,长大后阿炳由邻家少年搀扶来听泉;
b.小时候阿炳身体健康,第二次去“二泉”时,阿炳眼疾致盲,看不见它的美丽风光;
c.阿炳小时候除了泉声,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长大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d.小时候,阿炳的师父健在,长大师父已经离开人世。
2.思维提升——对比异同,质疑探究。
(1)聚焦“二次听泉”异同点,提出多元问题:静静地细读这些异同点,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呢?
a.阿炳来二泉旁赏月,一定有很多次的经历。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两次中秋之夜?
b.小阿炳听不出泉声,为什么长大后又能从泉声中听出那样的声音?
c.阿炳后来为什么眼睛看不见了……
(2)聚焦“十多年”坎坷路,探究核心问题:以上(1)部分中哪个问题最值得探究?
显而易见,a和c两个问题容易解决,b问题需要合力探究,应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第2、3、4自然段,提取重要信息,或展开联想,或链接资料,走进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二泉映月,是阿炳不懈的抗争,是阿炳不屈的精神,是阿炳对光明的向往,是阿炳热爱家乡的情怀……”
2.体悟表达——合作解疑,明晰写法。
同是中秋,同来“二泉”,但阿炳因丰富的阅历、坎坷的经历,“二听”淙淙流水声激起了他情绪上的不同波动,这就叫“触景生情”。这样的层次教学,为体悟“二泉映月”的描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导在学科跨界统整式的跨融点,学有所“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科过于割裂,学生则通常难以理解各个学科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第二季中华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再次增加了对“文史哲不分家”这句老话的认同。学科跨界是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进程中,由于问题过于宽泛、复杂,靠单门学科不易解决;同时,它以多学科为依托,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为目的。教师融入多学科元素,教师的“导”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自主联合其他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本学科的有效学习。
在《海底世界》一文中,我们也巧妙地融合了“美术”学科,引导学生“看图识海,辨析思趣”,体悟海底世界的“植物和矿产的丰富”。教学时,教师出示美术作品后故意示弱:“老师根据文本第4、5自然段,画了一幅图,可是老师觉得这幅画画得并不够好,请你们也来读读第4、5两自然段,给我这幅画提提建议好吗?”
一“弱”激起千层浪,就有了以下精彩的课堂呈现:
生1:我觉得这幅画可以添加一些山峰和色彩,还有矿物。我想说这幅画的色彩有些少,因为课文里说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生2: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师:刚刚那位同学说了有甲藻、硅藻.....我是不是要全部画出来?
生3:有的可以省略,因为有八千多种,纸都不够画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4:甲藻和硅藻是看不见的,可以不要画,巨藻是肯定要画,因为能看到。而且还应该要画山峰、峡谷、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生5: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这些都不用画,它们埋在地底下,怎么能看得见呢?
从以上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学生能提取范本中的重要信息,有思辨,有表达……这些都源于“美术作品”的融入,源于“美术学科”的跨界融合,助练了他们阅力的发展。
三、导在生活情境活动式的跨融点,学有所“乐”
将教育与生活联系是跨界的最自然和真实的形态。教师“导”的最大魅力,就是能把书面的文本教学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情境,借着情境的指引和召唤,引领学生在一个个具有前后跨融的活动中去触摸文本。
“认识气象标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六中第一板块的内容。面对这样简单的教材内容,是否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力呢?答案显然不是。我们根据第一学段学生“喜欢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羊村成立了“气象预报队”的大情境,让每组学生分别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喜羊羊做导师,接受慢羊羊村长的四关考核。其中在第三关“判断天气,合理引用”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录音:“谢谢小朋友们!村长又布置新任务啦!要我们根据羊村新一周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大合唱比赛、远足,做卫生、给小树穿冬衣这几项活动,你们能帮助我们吗?那这些活动该放在哪一天举行呢?你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吗?”以此激发学生的纯真和热心。
生1:我觉得大合唱比赛应该放在12月15日举行。因为这一天是晴天,比赛的时候同学们都穿表演服装,穿得少,晴天就不会觉得太冷。
生2:我觉得大合唱比赛也可以放在其中任何一天举行。因為把大合唱比赛放在大礼堂室内举行,我们就不怕冷了。
生3:给小树穿冬衣,要在12月15日晴天做。否则后面几天下雨,小树可能会被淋坏或者冻坏……
此项活动设计从静态的教材向动态的“学材”转化,寻找到合适的言语生长点和能力发展点。这既训练了学生巩固辨识气象图标,又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思考、表达、思辨等语言实践,既还原了生活,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上灵动、互动、生动的“三动”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市福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来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