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亡阴亡阳是阴阳失调病理变化中最为严重的状态,亡阴、亡阳表现为阴或阳功能突然极度衰竭疾病危险证候。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障碍和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按病因分为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和神经源性休克,各种病因休克按发生休克的起始环节来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原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其中血管原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与冷暖休克有联系。
【关键词】亡阴 亡阳 冷休克 暖休克
1亡阴亡阳的机理与特征
亡阴是由于机体的阴气大量消耗,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由此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的发生往往由于邪热炽盛,热甚竭阴灼液,或吐泻过渡,阴液大伤,或慢性疾病经久不愈,长期消耗,以致阴气逐渐耗竭,阴伤至极则为亡阴。阴主滋润,制约并涵纳阳气,其性静而宜内守,阴气亡失之后,则机体属于阴的功能都因之而衰竭,其中的宁静,滋润,内守和制约阳气的功能衰竭得最突出,故亡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汗出如油而热,四肢温和,舌红而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是机体的阳气大量散失殆尽,阳气的功能骤然极度衰竭,从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危机生命的一种病理变化。亡阳的原因主要是阳气消耗太过,如疾病过程中,邪势极盛正气抗邪而致,阳气过度消耗,或大汗,大下,大吐之后,因汗、吐、下失宜,导致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失血,气随血脱,或素体虚弱之人,过度劳累,消耗正气,复因剧烈的情志波动,如大惊、大恐使阳气消亡或慢性久病,阳气逐渐消耗,终致亡阳之变,人体之内,凡温煦长养,鼓舞推动,固摄卫外,兴奋等诸般功能皆由阳气司之,阳虚则上述功能低下,阳亡则由阳气所主的上述功能皆因之而衰竭,其中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的衰竭尤为突出。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垂危征象为特点。
2冷、暖休克是以动力学的变化所产生的
冷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高的特点,故又称低动力性休克或低排高阻性休克。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类似于一般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低排高阻性休克是血压降低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外周小动脉收缩可促下降的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代偿。
暖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的特点,故又称高动力性休克或高排低阻性休克。高动力性休克时由于扩血管因子的作用大于缩血管因子的作用,出现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粉红色,温热而干燥,少尿,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等。暖休克尽管心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动静脉短路开放真毛细血管网血液灌流量仍然减少,暖休克可向冷休克发展,见表1、2。
3体会
上述对比分析可看出亡阴亡阳与冷、暖休克理论与症状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可指导临床用药。如暖休克时可用益气养阴的参麦或生麦注射液,冷休克时可用益气回阳救逆的参附或参附青注射液,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外心源性休克中大多数患者低排高阻型,少数患者为低排低阻型可以用中医气滞血瘀来解释。
总之亡阴亡阳是机体阴阳由于虚而致衰竭殆尽的垂危病理变化,其发生机理在于阳气或阴气的功能突然发生了严重衰竭。冷暖休克是以心输出量改变及外周阻力的改变而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所表现的两种休克类型。
参考文献
1孙广仁等.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2001,294-295
2肖献忠.主编.休克.病理生理学,2004,137-138
3陈主初.主编.休克.病理生理学,2001,204
作者单位:133500吉林省和龙市中医院内科
【关键词】亡阴 亡阳 冷休克 暖休克
1亡阴亡阳的机理与特征
亡阴是由于机体的阴气大量消耗,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由此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的发生往往由于邪热炽盛,热甚竭阴灼液,或吐泻过渡,阴液大伤,或慢性疾病经久不愈,长期消耗,以致阴气逐渐耗竭,阴伤至极则为亡阴。阴主滋润,制约并涵纳阳气,其性静而宜内守,阴气亡失之后,则机体属于阴的功能都因之而衰竭,其中的宁静,滋润,内守和制约阳气的功能衰竭得最突出,故亡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汗出如油而热,四肢温和,舌红而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是机体的阳气大量散失殆尽,阳气的功能骤然极度衰竭,从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危机生命的一种病理变化。亡阳的原因主要是阳气消耗太过,如疾病过程中,邪势极盛正气抗邪而致,阳气过度消耗,或大汗,大下,大吐之后,因汗、吐、下失宜,导致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失血,气随血脱,或素体虚弱之人,过度劳累,消耗正气,复因剧烈的情志波动,如大惊、大恐使阳气消亡或慢性久病,阳气逐渐消耗,终致亡阳之变,人体之内,凡温煦长养,鼓舞推动,固摄卫外,兴奋等诸般功能皆由阳气司之,阳虚则上述功能低下,阳亡则由阳气所主的上述功能皆因之而衰竭,其中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的衰竭尤为突出。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垂危征象为特点。
2冷、暖休克是以动力学的变化所产生的
冷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高的特点,故又称低动力性休克或低排高阻性休克。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类似于一般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低排高阻性休克是血压降低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外周小动脉收缩可促下降的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代偿。
暖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的特点,故又称高动力性休克或高排低阻性休克。高动力性休克时由于扩血管因子的作用大于缩血管因子的作用,出现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粉红色,温热而干燥,少尿,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等。暖休克尽管心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动静脉短路开放真毛细血管网血液灌流量仍然减少,暖休克可向冷休克发展,见表1、2。
3体会
上述对比分析可看出亡阴亡阳与冷、暖休克理论与症状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可指导临床用药。如暖休克时可用益气养阴的参麦或生麦注射液,冷休克时可用益气回阳救逆的参附或参附青注射液,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外心源性休克中大多数患者低排高阻型,少数患者为低排低阻型可以用中医气滞血瘀来解释。
总之亡阴亡阳是机体阴阳由于虚而致衰竭殆尽的垂危病理变化,其发生机理在于阳气或阴气的功能突然发生了严重衰竭。冷暖休克是以心输出量改变及外周阻力的改变而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所表现的两种休克类型。
参考文献
1孙广仁等.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2001,294-295
2肖献忠.主编.休克.病理生理学,2004,137-138
3陈主初.主编.休克.病理生理学,2001,204
作者单位:133500吉林省和龙市中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