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童话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一、基于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师要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设身处地地理解童话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教学情境引入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象的耳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文章中的句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播放音乐,与学生在音乐中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并开展句式训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象、小兔子、小鹿、小羊、小马等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当它们见到大象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与大象会发生怎样的对话。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其中一个环节进行想象,开展对话练习,体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2.重视语言的想象
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及社会经验的限制,可能不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表面文字的叙述想象文字背后的故事。许多童话作品都富含丰富的想象,是作者对心目中美好世界的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想象能力进行分析。
例如在《蜘蛛开店》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对蜘蛛在织网开店的过程中与不同的顾客之间的对话进行了描写,这是对动物们自身特点及开店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的有机结合。第一次,蜘蛛开店卖的是口罩,来的顾客是河马,大家都知道河马的嘴是很大的,所以,可想而知,蜘蛛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河马的口罩。之后,蜘蛛又将围巾卖给了长颈鹿,把鞋子卖给了蜈蚣,这些情節都是作者通过想象描写出的,既向学生们普及了不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也告诉学生们不能朝三暮四的人生哲理。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文章最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对童话进行续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策略
1.掌握思维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而童话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童话中,作者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夸张、拟人、反复、对比、想象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找到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正确切入点,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二年级上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文章的行文逻辑。很明显,作者是按照时间逻辑进行叙述的。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总结青蛙的泥塘是怎样一步一步从一个烂泥塘变成鸟语花香、优美整洁的美丽泥塘的,青蛙为了卖出泥塘做了哪些努力,最后青蛙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不卖鱼塘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中的行文逻辑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2.养成思维品质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现阶段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并辅以大量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练习,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不断提升。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童话故事,从童话的故事情节和写作特点入手,促进学生文学修养的发展。
三、基于审美发现与鉴赏的教学策略
1.感悟美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教育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童话作品的赏析,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在对文学美的感知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人格也得到了塑造。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环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美学价值。首先,从语言方面,童话的语言大多优美生动、展现出真挚的感情。其次,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正直善良的品质。最后,不同的童话中也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童话教学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2.创造美
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课外童话,引导学生对经典童话进行再创作。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如《白雪公主》不仅仅反映白雪公主的不幸遭遇,也赞扬了白雪公主在数次遭受迫害后表现出的坚强与勇敢,以及小矮人的善良与快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现有童话故事进行再创作,改编为课本剧等形式,或设计童话主题的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发展。
一、基于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师要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设身处地地理解童话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教学情境引入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象的耳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文章中的句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播放音乐,与学生在音乐中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并开展句式训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象、小兔子、小鹿、小羊、小马等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当它们见到大象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与大象会发生怎样的对话。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其中一个环节进行想象,开展对话练习,体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2.重视语言的想象
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及社会经验的限制,可能不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表面文字的叙述想象文字背后的故事。许多童话作品都富含丰富的想象,是作者对心目中美好世界的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想象能力进行分析。
例如在《蜘蛛开店》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对蜘蛛在织网开店的过程中与不同的顾客之间的对话进行了描写,这是对动物们自身特点及开店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的有机结合。第一次,蜘蛛开店卖的是口罩,来的顾客是河马,大家都知道河马的嘴是很大的,所以,可想而知,蜘蛛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河马的口罩。之后,蜘蛛又将围巾卖给了长颈鹿,把鞋子卖给了蜈蚣,这些情節都是作者通过想象描写出的,既向学生们普及了不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也告诉学生们不能朝三暮四的人生哲理。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文章最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对童话进行续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策略
1.掌握思维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而童话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童话中,作者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夸张、拟人、反复、对比、想象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找到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正确切入点,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二年级上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文章的行文逻辑。很明显,作者是按照时间逻辑进行叙述的。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总结青蛙的泥塘是怎样一步一步从一个烂泥塘变成鸟语花香、优美整洁的美丽泥塘的,青蛙为了卖出泥塘做了哪些努力,最后青蛙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不卖鱼塘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中的行文逻辑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2.养成思维品质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现阶段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并辅以大量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练习,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不断提升。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童话故事,从童话的故事情节和写作特点入手,促进学生文学修养的发展。
三、基于审美发现与鉴赏的教学策略
1.感悟美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教育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童话作品的赏析,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在对文学美的感知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人格也得到了塑造。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环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美学价值。首先,从语言方面,童话的语言大多优美生动、展现出真挚的感情。其次,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正直善良的品质。最后,不同的童话中也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童话教学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2.创造美
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课外童话,引导学生对经典童话进行再创作。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如《白雪公主》不仅仅反映白雪公主的不幸遭遇,也赞扬了白雪公主在数次遭受迫害后表现出的坚强与勇敢,以及小矮人的善良与快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现有童话故事进行再创作,改编为课本剧等形式,或设计童话主题的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