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们或许更多想到的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地方,那里与缅甸毗邻,生活着质朴的佤族人民,风景秀美。说到沧源的风景,或许人们知道最多的是高山、云海、天池。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沧源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景色,比如:那藏匿在深山里的翁丁的“孔明帽”。
走进翁丁
认识翁丁这个名字,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一次又一次走进翁丁,则是因为遗产申报文本的制作。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翁丁古寨顿时充满了神秘感。
通往寨门的路上,看到一些挂着牛头骷髅的木桩,高矮粗细都有。进寨的路不宽,都镶有鹅卵石。从路面上鹅卵石的光滑程度推断,这寨子已有2∞多年的历史应该不假。那每隔几步挂着牛头的木桩叫牛头桩。牛头桩是佤族村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牛头桩一般立在寨子周围。牛头桩越多,桩上的牛头越大,证明寨子的财富越多,势力越大。
不远的大青树下,有一道完全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门,这就是翁丁村的寨门了。寨门很简单,一边倚靠大青树,一边栽了三个木柱,用几个横杆钉了,顶上用竹片将茅草固定,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并不显得陋敝,看看那高悬在门头的牛头骷髅,或多或少还感觉有那么一丝威严。佤族人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寨子的门随时敞开,家里的门也一样的没有实际意义,顶多是为了防止牲口出入,用树杈之类的东西拦一拦而已。
在翁丁大寨,那雄奇的寨桩引人注目。寨桩是古佤族人生殖崇拜的标志,在佤族人看来,没有雄性就无法繁衍后代,所以,寨桩的形状颇像男性生殖器。寨桩一般立在寨子中央的打歌场内,每逢打歌,佤族男女老少就围着寨桩唱歌跳舞。
站在寨桩下抬头仰视,只见寨桩上挂满了甑盖、锅圈、木鱼、葫芦、小船、谷箩、小乌、蜜蜂等等木制的和纸扎的物什。这些东西不问也能猜到一二,它们应该是佤族信奉万物有灵的一种体现。每一个物件,无论大小,也无论质地,它都有一个对应的象征意义。这样的物件,在佤寨四周的樯林中也看到不少。
然而,让我最震撼的,还是翁丁的“孔明帽”。
翁丁的“孔明帽”
“孔明帽”,是世人对佤族民居建筑的一个美称。
沧源佤族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的民族。翁丁人依山而居,房与房之间相距不远,但错落有致,别有情趣。这些民居是传统的杆栏式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物件,或养猪、或喂牛。传统的杆栏式房屋,竹木结构,竹笆围墙,竹笆地板。
翁丁人屋顶一般都用草片覆盖,屋角装饰交叉角,远看如大葫芦顶上插两支小牛角,形如古代的军师帽子,因而获“孔明帽”之美名。
为了避风防寒,屋面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其伞罩锥体的外形顶部呈弧形,是葫芦形与塔形的完美结合,其结构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所独有,屋角的图腾崇拜装饰的交叉角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所罕见。
与大部分佤族地区一样,翁丁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蔑等)、杂木、茅草、野藤、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叉,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基本同形,所不同之处有普通房子、大房子、小房子。
普通房子内中隔做两间,做为主间与客间。在客间的西端开一“鬼门”,连接鬼门的外边一般都架置一个掌子(用竹子和木料搭成的七八平米的凉台),有的在房子左边靠客门外架一个掌子,以晾晒粮食、衣物、或堆放杂物等,白天妇女还可在上面做针线活。紧靠房子的左边偏厦竹楼上有约三市尺宽的走道,这是住户养蜜蜂、放置水酒坛或其他生活用具的地方。房子的前偏厦是放置牛头或堆集粮食的地方,后厦下面喂猪、鸡和放柞雄。房子右边开有一道“火”,“火门”外是一条过道,可以从屋前厦通到后厦,由于屋檐较低,人行走时都必须稍弯月要而过。在“火门”右前方栽有牛角叉,左边栽有牛尾巴桩,桩附近立有剿猪石(也称“老母猪石”)。“客门”外面是一块园圃地,种植甘蔗、草烟、蔬菜等,用蔑笆围绕。有的住户用竹子将自己的房屋围起来。
大房子也称祭房。这种房子在寨子中不多,多半是窝朗、头人、大魔巴才盖得起。大房子的大小及内屋设置与一般房子几乎相同,用的建筑材料也是竹子、木板、圆木和茅草。所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盖房子的举行祭“大鬼”及其他盛大宗教仪式上。宗教仪式很隆重,需要剿杀多头牛、猪,备很多酒饭,供寨中参加修建大房子的人和前来祝贺的宾客食用。此外,大房子的屋脊两端,均置有木刻的燕子,呈交叉状。靠“主火塘”一端屋脊上,两只交叉的燕子之间有一用树杆刻成的裸体男像,作骑马式,可以看出人的手、足、眼、鼻、生殖器等各部分。在“鬼门”也刻有一个裸体男像。大房子盖建完工后,还要在房子四壁上用牛血、石灰画上鹿子头等,分别画在特定的部位。据寨子中的大魔巴说,这些刻画是为了让最先教阿佤人民盖房子的“木衣吉”神“观赏的”。
小房子则是经济条件偏差住户居住的房子。它的结构也是悬空的竹楼草房,但比一般竹楼简陋。只开有“鬼门”和“火门”,没有“客门”。“鬼门”外设有一个竹掌子,但没有堆放牛头骨的地方,也没有后厦。屋里除主人睡觉的床和火塘外,没有更多的陈设和布置,供神的位置设在主人床左面的屋角上。
在翁丁寨子里,不穿佤族服装的肯定是游客。无论是在地里看到韵男女,还是在火塘边看到的老人,抑或是在上学路上看到的学生,他们都穿着色调比较庄重的黑色或红色服装。这个村子除了老者和小孩之外,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那些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了。沧桑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悠然地抽着很长很长的烟锅,那份深沉,那份无奈,还有那份见怪不怪的眼神,让人遐想。老人娓娓地向我讲述了“孔明帽”的建筑过程。
“孔明帽”的建筑过程
盖房是佤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先要选好吉地,犁耙碾平夯实地基,然后便开始立柱了。要在空中盖房,立柱便成了关键,而这个过程大约经历选柱、迎柱、洗柱之后,方才立柱。
佤族竹楼一般说有32根柱子,其中主要的是中柱。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要选高大挺拔的树,树被砍倒时必须直接落地,不能磕磕碰碰的。被藤缠绕的树不能用来做房柱,否则房子盖好后,讨来的媳妇“开小门”,用城里人的话来说,就是会有第三者插足。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家人要去迎接,并祝福。迎回来的柱子为什么要洗?佤族民歌唱道:“洗 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房柱更坚固”。
立柱先立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分男柱、女柱,立柱时要分别穿上男女服装。中间靠卧室这一根是中柱,这根柱子的楼下一节不准拴牛,楼上一节不准人靠,也不准钉钉子挂东西,只有老人去世时才能靠。在卧室内的一根柱子,据说是上门女婿的排忧解愁柱,上门的新姑爷念家想父母可靠在这根柱子上发呆。
接下来便是架楼梯了。“你知道我们佤族的楼梯为什么要做成九级吗?”老人突然问道。我摇了摇头。“我们佤族祖宗流传下来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我们祖宗盖房子的时候,各种飞禽走兽都来帮忙。当初祖宗们不会造楼梯,正在发愁的时候,两条老龙和七条小龙就互相盘绕起来做成梯子式样给大家看,祖宗们才得以把房子造好。所以我们佤族的楼梯一般都做成九级”。
佤族的屋顶是用茅草来做的,据说是佤族祖先从燕子衔草做窝得到的启示。他们将茅草捆扎成排状,排排错开尺把相叠。为感谢燕子的指点,专门在楼上立根木头供燕子来做窝,并立下规矩:不准掏燕子窝,不准驱赶燕子,更不准射杀燕子。屋顶的形状便是所谓“孔明帽”的样子了。不过,用茅草做屋顶多见于上世纪50年代以前,50年代后多改用端部带钩的缅瓦,挂于竹质挂瓦条上,层层相叠,与彝族的土掌房、白族的石头房有较大的差别。
盖房子的那天,全寨人都彼此帮忙,木料、竹子、茅草、酒、饭都是相送互备。由于房子建筑结构简单,人手又多,一般当天就能盖完。竣工后,寨子里青年男女都到主人家喝水酒、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以示庆贺。
“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大都住上了棉瓦(挂瓦)盖的房子,当然基本的造型大体没变,只是房顶上的圆弧不见了,变成了直线。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面目全非的现象,有的甚至还盖上了石棉瓦,更有甚者几乎全部换上了橘黄色的琉璃瓦,只保留了顶部的大致造型。长此下去,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佤族人祖祖辈辈所喜欢和居住过的杆栏式建筑将不复存在。”颇有见识的老人不无忧虑。
后记
翁丁寨里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因为翁丁是阿佤山的缩影。寨外的牛头、牛头桩、寨门、寨桩、民居等等都是博物馆的内容。翁丁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物象都是历史,都有故事。
不只是阿佤的“孔明帽”让人震撼,寨内寨外的其他物象,同样让人感到神秘和新奇。阿佤人背在身上的那把长刀不知砍开了多少荆棘劈开了多少路,阿佤人家里的那盘石磨不知陪伴了多少个阿佤人的日子,还有木鼓房里的那只木鼓,不知发起过多少次征战……
生长在滇西连绵起伏的大山褶皱深处,自然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寨。有些山寨让人流连,有些山寨让人思念,可没有一个山寨能够像翁丁那样让人感动。
链接
佤族简介
佤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有人口36万,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汉晋时期,“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佤族的称谓很多,自称有“佤”、“布饶”、“阿佤”等。1962年,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改称为“佤族”。
木鼓在佤族人的心目中非常神圣,说它是通天的神器,又说它是母亲的象征,所以要专门为木鼓建造房子。木鼓是神器,过去除了在较大的宗教活动和军事行动时方击鼓聚众外,平时族人很少敲它,也切忌进鼓房乱敲木鼓。现在,木鼓的作用不但是祭祀的神器,还是娱乐用的乐器。
走进翁丁
认识翁丁这个名字,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一次又一次走进翁丁,则是因为遗产申报文本的制作。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翁丁古寨顿时充满了神秘感。
通往寨门的路上,看到一些挂着牛头骷髅的木桩,高矮粗细都有。进寨的路不宽,都镶有鹅卵石。从路面上鹅卵石的光滑程度推断,这寨子已有2∞多年的历史应该不假。那每隔几步挂着牛头的木桩叫牛头桩。牛头桩是佤族村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牛头桩一般立在寨子周围。牛头桩越多,桩上的牛头越大,证明寨子的财富越多,势力越大。
不远的大青树下,有一道完全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门,这就是翁丁村的寨门了。寨门很简单,一边倚靠大青树,一边栽了三个木柱,用几个横杆钉了,顶上用竹片将茅草固定,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并不显得陋敝,看看那高悬在门头的牛头骷髅,或多或少还感觉有那么一丝威严。佤族人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寨子的门随时敞开,家里的门也一样的没有实际意义,顶多是为了防止牲口出入,用树杈之类的东西拦一拦而已。
在翁丁大寨,那雄奇的寨桩引人注目。寨桩是古佤族人生殖崇拜的标志,在佤族人看来,没有雄性就无法繁衍后代,所以,寨桩的形状颇像男性生殖器。寨桩一般立在寨子中央的打歌场内,每逢打歌,佤族男女老少就围着寨桩唱歌跳舞。
站在寨桩下抬头仰视,只见寨桩上挂满了甑盖、锅圈、木鱼、葫芦、小船、谷箩、小乌、蜜蜂等等木制的和纸扎的物什。这些东西不问也能猜到一二,它们应该是佤族信奉万物有灵的一种体现。每一个物件,无论大小,也无论质地,它都有一个对应的象征意义。这样的物件,在佤寨四周的樯林中也看到不少。
然而,让我最震撼的,还是翁丁的“孔明帽”。
翁丁的“孔明帽”
“孔明帽”,是世人对佤族民居建筑的一个美称。
沧源佤族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的民族。翁丁人依山而居,房与房之间相距不远,但错落有致,别有情趣。这些民居是传统的杆栏式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物件,或养猪、或喂牛。传统的杆栏式房屋,竹木结构,竹笆围墙,竹笆地板。
翁丁人屋顶一般都用草片覆盖,屋角装饰交叉角,远看如大葫芦顶上插两支小牛角,形如古代的军师帽子,因而获“孔明帽”之美名。
为了避风防寒,屋面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其伞罩锥体的外形顶部呈弧形,是葫芦形与塔形的完美结合,其结构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所独有,屋角的图腾崇拜装饰的交叉角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所罕见。
与大部分佤族地区一样,翁丁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蔑等)、杂木、茅草、野藤、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叉,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基本同形,所不同之处有普通房子、大房子、小房子。
普通房子内中隔做两间,做为主间与客间。在客间的西端开一“鬼门”,连接鬼门的外边一般都架置一个掌子(用竹子和木料搭成的七八平米的凉台),有的在房子左边靠客门外架一个掌子,以晾晒粮食、衣物、或堆放杂物等,白天妇女还可在上面做针线活。紧靠房子的左边偏厦竹楼上有约三市尺宽的走道,这是住户养蜜蜂、放置水酒坛或其他生活用具的地方。房子的前偏厦是放置牛头或堆集粮食的地方,后厦下面喂猪、鸡和放柞雄。房子右边开有一道“火”,“火门”外是一条过道,可以从屋前厦通到后厦,由于屋檐较低,人行走时都必须稍弯月要而过。在“火门”右前方栽有牛角叉,左边栽有牛尾巴桩,桩附近立有剿猪石(也称“老母猪石”)。“客门”外面是一块园圃地,种植甘蔗、草烟、蔬菜等,用蔑笆围绕。有的住户用竹子将自己的房屋围起来。
大房子也称祭房。这种房子在寨子中不多,多半是窝朗、头人、大魔巴才盖得起。大房子的大小及内屋设置与一般房子几乎相同,用的建筑材料也是竹子、木板、圆木和茅草。所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盖房子的举行祭“大鬼”及其他盛大宗教仪式上。宗教仪式很隆重,需要剿杀多头牛、猪,备很多酒饭,供寨中参加修建大房子的人和前来祝贺的宾客食用。此外,大房子的屋脊两端,均置有木刻的燕子,呈交叉状。靠“主火塘”一端屋脊上,两只交叉的燕子之间有一用树杆刻成的裸体男像,作骑马式,可以看出人的手、足、眼、鼻、生殖器等各部分。在“鬼门”也刻有一个裸体男像。大房子盖建完工后,还要在房子四壁上用牛血、石灰画上鹿子头等,分别画在特定的部位。据寨子中的大魔巴说,这些刻画是为了让最先教阿佤人民盖房子的“木衣吉”神“观赏的”。
小房子则是经济条件偏差住户居住的房子。它的结构也是悬空的竹楼草房,但比一般竹楼简陋。只开有“鬼门”和“火门”,没有“客门”。“鬼门”外设有一个竹掌子,但没有堆放牛头骨的地方,也没有后厦。屋里除主人睡觉的床和火塘外,没有更多的陈设和布置,供神的位置设在主人床左面的屋角上。
在翁丁寨子里,不穿佤族服装的肯定是游客。无论是在地里看到韵男女,还是在火塘边看到的老人,抑或是在上学路上看到的学生,他们都穿着色调比较庄重的黑色或红色服装。这个村子除了老者和小孩之外,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那些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了。沧桑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悠然地抽着很长很长的烟锅,那份深沉,那份无奈,还有那份见怪不怪的眼神,让人遐想。老人娓娓地向我讲述了“孔明帽”的建筑过程。
“孔明帽”的建筑过程
盖房是佤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先要选好吉地,犁耙碾平夯实地基,然后便开始立柱了。要在空中盖房,立柱便成了关键,而这个过程大约经历选柱、迎柱、洗柱之后,方才立柱。
佤族竹楼一般说有32根柱子,其中主要的是中柱。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要选高大挺拔的树,树被砍倒时必须直接落地,不能磕磕碰碰的。被藤缠绕的树不能用来做房柱,否则房子盖好后,讨来的媳妇“开小门”,用城里人的话来说,就是会有第三者插足。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家人要去迎接,并祝福。迎回来的柱子为什么要洗?佤族民歌唱道:“洗 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房柱更坚固”。
立柱先立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分男柱、女柱,立柱时要分别穿上男女服装。中间靠卧室这一根是中柱,这根柱子的楼下一节不准拴牛,楼上一节不准人靠,也不准钉钉子挂东西,只有老人去世时才能靠。在卧室内的一根柱子,据说是上门女婿的排忧解愁柱,上门的新姑爷念家想父母可靠在这根柱子上发呆。
接下来便是架楼梯了。“你知道我们佤族的楼梯为什么要做成九级吗?”老人突然问道。我摇了摇头。“我们佤族祖宗流传下来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我们祖宗盖房子的时候,各种飞禽走兽都来帮忙。当初祖宗们不会造楼梯,正在发愁的时候,两条老龙和七条小龙就互相盘绕起来做成梯子式样给大家看,祖宗们才得以把房子造好。所以我们佤族的楼梯一般都做成九级”。
佤族的屋顶是用茅草来做的,据说是佤族祖先从燕子衔草做窝得到的启示。他们将茅草捆扎成排状,排排错开尺把相叠。为感谢燕子的指点,专门在楼上立根木头供燕子来做窝,并立下规矩:不准掏燕子窝,不准驱赶燕子,更不准射杀燕子。屋顶的形状便是所谓“孔明帽”的样子了。不过,用茅草做屋顶多见于上世纪50年代以前,50年代后多改用端部带钩的缅瓦,挂于竹质挂瓦条上,层层相叠,与彝族的土掌房、白族的石头房有较大的差别。
盖房子的那天,全寨人都彼此帮忙,木料、竹子、茅草、酒、饭都是相送互备。由于房子建筑结构简单,人手又多,一般当天就能盖完。竣工后,寨子里青年男女都到主人家喝水酒、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以示庆贺。
“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大都住上了棉瓦(挂瓦)盖的房子,当然基本的造型大体没变,只是房顶上的圆弧不见了,变成了直线。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面目全非的现象,有的甚至还盖上了石棉瓦,更有甚者几乎全部换上了橘黄色的琉璃瓦,只保留了顶部的大致造型。长此下去,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佤族人祖祖辈辈所喜欢和居住过的杆栏式建筑将不复存在。”颇有见识的老人不无忧虑。
后记
翁丁寨里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因为翁丁是阿佤山的缩影。寨外的牛头、牛头桩、寨门、寨桩、民居等等都是博物馆的内容。翁丁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物象都是历史,都有故事。
不只是阿佤的“孔明帽”让人震撼,寨内寨外的其他物象,同样让人感到神秘和新奇。阿佤人背在身上的那把长刀不知砍开了多少荆棘劈开了多少路,阿佤人家里的那盘石磨不知陪伴了多少个阿佤人的日子,还有木鼓房里的那只木鼓,不知发起过多少次征战……
生长在滇西连绵起伏的大山褶皱深处,自然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寨。有些山寨让人流连,有些山寨让人思念,可没有一个山寨能够像翁丁那样让人感动。
链接
佤族简介
佤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有人口36万,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汉晋时期,“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佤族的称谓很多,自称有“佤”、“布饶”、“阿佤”等。1962年,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改称为“佤族”。
木鼓在佤族人的心目中非常神圣,说它是通天的神器,又说它是母亲的象征,所以要专门为木鼓建造房子。木鼓是神器,过去除了在较大的宗教活动和军事行动时方击鼓聚众外,平时族人很少敲它,也切忌进鼓房乱敲木鼓。现在,木鼓的作用不但是祭祀的神器,还是娱乐用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