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重要和最起码的品质,对于未成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在初中阶段怎样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每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的是思想品德课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为关键的是初一思想品德课怎样来渗透德育原则?如何让处在身心发育的初中生能够在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能有正确的导向?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在初一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彰显德育作用。
第一,以教材为德育教育的媒介原则。
初一阶段是学生从儿童向少年过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年级。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他们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坚实基础。初一思想品德教材编写富有一定特色,融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和传统美德于一体,其中的基本知识、事例、数据、警句、格言等,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它是在小学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初一学生进行合格公民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间的关系,树立为国家、集体做奉献的观念。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基本依据。初一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追求真理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为了人类的进步,四化的实现,应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立足课本,化抽象为具体,系统、形象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接受教育,学会做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避免离开教材内容,牵强附会地信口开河,这样既不符合大纲要求,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则。它是从教材内容实际、学生本身实际和当前社会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思想渗透的方法。由于初一学生受心理发展、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这条原则对初一《思想品德》教学尤显重要。有一次在课堂中我说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等一些很概念化的东西。学生完全没有理解反而对本课中的主要内容产生了忽略。之后我总结了由于当前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升华更新,随时会给学生带来各方面影响,给思想品德课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地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难、困惑和模糊问题,观察学生言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在理论上和实际行为上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达到认识上的升华,行为上的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分析去启发学生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要改变思想政治课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教师的各方面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政治教师要扩大眼界,拓宽视野,要讲政治,多学习,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理论水平,把客观实际与教材内容、理论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性是政治课的灵魂,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保证。初一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对初一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施行正面教育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强化教师职业意识
作为一名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来说,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自己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行为上体现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意识。
(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
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经常引用一些名人事迹,让学生树立自己在精神上的偶像。经常树立这样的正面典型会无形中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3)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这里说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我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不少学生因为教师的误解而气愤,甚至由此记恨教师,放弃该教师的这门学科的学习。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目前,我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女子来看待,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成为“人上人”。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
(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个性
学生的发展不全是用成绩来衡量。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当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天赋时我们要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兴趣永远比我们的教育来的更灵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思维上有闪光点时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
总之,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初一的思想品德课,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珍惜和利用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让我们的孩子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为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六中学)
第一,以教材为德育教育的媒介原则。
初一阶段是学生从儿童向少年过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年级。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他们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坚实基础。初一思想品德教材编写富有一定特色,融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和传统美德于一体,其中的基本知识、事例、数据、警句、格言等,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它是在小学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初一学生进行合格公民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间的关系,树立为国家、集体做奉献的观念。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基本依据。初一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追求真理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为了人类的进步,四化的实现,应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立足课本,化抽象为具体,系统、形象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接受教育,学会做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避免离开教材内容,牵强附会地信口开河,这样既不符合大纲要求,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则。它是从教材内容实际、学生本身实际和当前社会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思想渗透的方法。由于初一学生受心理发展、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这条原则对初一《思想品德》教学尤显重要。有一次在课堂中我说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等一些很概念化的东西。学生完全没有理解反而对本课中的主要内容产生了忽略。之后我总结了由于当前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升华更新,随时会给学生带来各方面影响,给思想品德课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地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难、困惑和模糊问题,观察学生言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在理论上和实际行为上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达到认识上的升华,行为上的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分析去启发学生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要改变思想政治课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教师的各方面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政治教师要扩大眼界,拓宽视野,要讲政治,多学习,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理论水平,把客观实际与教材内容、理论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性是政治课的灵魂,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保证。初一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对初一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施行正面教育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强化教师职业意识
作为一名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来说,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自己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行为上体现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意识。
(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
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经常引用一些名人事迹,让学生树立自己在精神上的偶像。经常树立这样的正面典型会无形中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3)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这里说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我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不少学生因为教师的误解而气愤,甚至由此记恨教师,放弃该教师的这门学科的学习。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目前,我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女子来看待,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成为“人上人”。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
(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个性
学生的发展不全是用成绩来衡量。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当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天赋时我们要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兴趣永远比我们的教育来的更灵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思维上有闪光点时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
总之,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初一的思想品德课,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珍惜和利用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让我们的孩子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为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