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狼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梦婕,女,1982年生于福州。高中时代因记忆力太差而选择理科,后考入福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又因过度娱乐脱离正轨,索性转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至今。平日养鸟为乐,二鸟虽非异性,但也相亲相爱,常以此自勉曰:“只求耕耘,不问收获。
  
  蒲松龄的狼
  
  中国人素来讨厌狼,它们从东郭先生的布袋子里爬出,进入祥林嫂的村子,叼走了她的阿毛……这些狼面目狰狞,凶残而且邪恶。相对而言,蒲松龄笔下的狼倒显得有点儿憨了。中学课本里早已见识过那条假寐诱敌而反为人所毙的狼,每次想起它“目似瞑”还“意暇甚”,便不禁捧腹。其实蒲松龄还有一条狼要比这离奇有趣多了:一个暮行屠户为躲避狼的袭击藏进了一间茅草房,紧接着草丛中便探入了犀利的狼爪,就在这一霎那,屠户抓住了它,用手里不盈一寸的小刀割破爪皮,像吹气球一样对狼吹气,直至不得动弹,方缚以带。出去一看,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你想想,一只挺健康的狼居然被人从脚掌挖了个窟窿,硬是往里吹气给活活吹死了,真不知道是人太聪明还是狼太笨了。这样的奇谈恐怕也只有他蒲老先生才写的出来。看蒲松龄写狼总是让人信心倍增,精神倍增,正所谓:“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我吹口气就能送你上西天哩。
  
  杰克·伦敦的狼
  
  杰克·伦敦以写狼著称,他的成名作《热爱生命》写的就是面对死亡,人与狼之间赤裸裸的抗争。当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咬住狼的喉咙,以狼惯用的杀人姿势杀死狼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在上帝面前自己与狼之间惊人的相似。
  杰克·伦敦的狼都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的另一个关于狼的故事里,一匹充满攻击性的野狼,他用自己的和一切祖先的眼睛看到了人——这些眼睛曾经一代一代地在黑暗中环顾过无数的冬季营火,曾经一代一代地在密林深处,隔着安全的距离窥视这种奇怪的君临一切的两腿动物。许多世纪的斗争所遗传下来的先天符咒让它在恐惧的麻痹中趴了下来,并且追随火和人类的方向从遥远的荒原来到了梦幻之都旧金山,后又被带到美国乡村的一个大庄园里。它变得十分有教养,它可以在鸡巢里毫无知觉地睡上一个下午,甚至可以还和它的老对头牧羊犬生下一窝的小崽。也许当它走到人类的火堆旁取暖的那一刻起,那来自旷野的呼唤就已在慢慢地离它远去。
  这是杰克·伦敦的狼,符合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相信上帝的力量,相信上帝的仁慈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泯灭与生俱来的野性。美国人保护动物,所以他们只好靠打打仗来聊以宣泄。
  
  贾平凹的狼
  
  中国人很久没仗打了,中国人打狼,无休止地打,于是贾平凹又怀念起狼来了。较之他的怀念,他笔下的猎人傅山的感情则要强烈许多。傅山甚至连长得都快和狼神似了。前边提到过中国人讨厌狼,所以在中国的文本里,狼永远没有唱主角的时候,就算有,也得等它们历经磨难修炼成精化身为人,方才有机会于人共舞。贾平凹让狼上了台面,他的狼便充满了魔幻色彩,尤其是那条即将被打死的狼。它的死亡之舞让贾平凹的想像力于此发挥到了极致:狼迎着傅山的枪口像人一般地立起,头颅高昂,口里发着咻咻声。它用后腿行走的时候,样子如芭蕾步法,让人想起蹩脚电影中那些英雄们视死如归的就义——突然一声枪响,狼的脑盖飞了起来,一股脑浆向空中冲了一下又落了下去,只剩下半个脑袋的狼便静静地立在那里——在中国人的笔下,狼的死法就像中国菜的做法一样地丰富多彩。
  常说会水的最后死在水里,登山的最后死在山上,而猎人想把坟埋进狼肚子里。猎人对狼的怀念就像狼对荒原的怀念,用文人文绉绉的话说,就是对狩猎所迸发出的原始生命力的怀念。狼之于人,是早已模糊了的来自旷野的呼唤。傅山又打死了最后几条狼中的一只,他说:“打猎是可以让人疯狂的。”猎人喜欢打猎就像孩子喜欢枪一样,是一种原始的感情。傅山从一个捕狼队长变成了制定禁狼条例的主要参与人,他觉得自己滑稽可笑,很可耻。狼吃不了人可以吃兔子,猎人不打狼也可以打野鸡,可是傅山说:“打野鸡也叫猎人?”傅山怀念狼。
  人从还没打树上下来的时候就开始和狼打交道了。人对于狼的感情随着两者的强弱消长而起起落落,人怕狼,恨狼,打狼,现在又开始怀念狼。套用贾平凹的话收尾:“人见了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又是人。往后的日子里,要活着,活着下去,我们只有心里有狼了。”
其他文献
紫石作坊:谈谈你如何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  张维中:我是一个吸收能力不错的人,生活里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来源,比方说乘坐地铁的时候,观察乘客和路人,对我来说也可能成就一篇小说的起源。另外,借由看电影MTV、听音乐来获取灵感,这些对我写小说很有帮助,例如电影的画面及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上,我会很注意看它是怎么说的、怎么插入新的人物及情节,所以每次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朋友会感动
期刊
万之,本名陈迈平,1952年生。1985年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硕士毕业后赴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长期任教,并担任《今天》文学杂志编辑。出版有短篇小说、剧本和翻译文学作品等数种。    暮色勾勒出的山脊墚上,终于出现了一片蠕动的黑影。在黑影的后面,摇晃着一个瘦削的老头,不时挥动手里的一根羊鞭。山娃急忙向着山墚上奔去,一边大声呼叫着。  ——爷爷!爷爷!……  风顶住了他的声音
期刊
金海曙。1961年生于上海,长年在福建生活。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1995年获大阪外国语大学东亚文化硕士学位。1995年起,在《花城》《大家》《人民文学》《芙蓉》等大中型杂志发表小说及诗歌、随笔等,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主要作品为中短篇小说集《深度焦虑》(1999年海天出版社)。主要译著为川端康成创作回忆录《独影自命》(1996年中国社科出版社)。获1996年度刘丽安诗歌奖。大型话剧剧作《
期刊
雪下得正紧  李勋阳    印象中  三个冬季都没  下雪了  今天早上  这雪下到我的笔头  下得正紧  (李勋阳,1980年5月出生。曾在《北京文学》发表诗歌。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学院。)    蚂蚁  李异    一只蚂蚁  爬上锈满青苔的岩石  一群蚂蚁  慌慌张张  浩浩荡荡  尾随头一只蚂蚁  爬上锈满青苔的岩石  (李异,原名覃清,海南人,1982年
期刊
生活的维中    如果,你有事要暂时离座,记得,请先看看维中是否出没在身边。  这样说好了,假使方才你正在打稿子,处心积虑地替电脑里的故事构筑美好的未来,而一切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你站起来甩甩手、摆摆头,顺便替自己到厨房倒杯热开水,等到再度回到座位,想继续敲打先前的故事情节时,你的手铁定要悬空几秒,而你的脑,则充满疑惑:“我什么时候写过这段话了?”  第二种经典状况是在用餐时间,临时跑了一趟洗
期刊
“大家好!我姓涂,难得糊涂的‘涂’。从今天起,我将担任我们班的实习语文老师和实习班主任,和大家一起度过短暂的42天,希望我的到来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愿我们相处愉快,谢谢!”这是踏近那所重点中学高一(1)班之前盘桓于我脑中的与学生见面的开场白。但事实是这样的:当原班主任在班上为我介绍时,我挺直腰板环视底下一双双闪着好奇的眼睛,并且带点老师般的慈祥毫不矜持地给了学生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同学们看我笑了,
期刊
潘秋冰,女,现为北京某刊物编辑。    今天`是下雨天,早上出门没有打伞。因为没有伞。  我下了楼,看见雨,心里其实是发愁的,感冒还没有过去,肚子也不舒服,可是只有冲出去,冲进雨里。  小心地走到公车站牌下,稍稍避了一会,车来了。大多数人是有雨具的,幸福地收起伞,跳上车。  还得倒车,又淋了一会,上了另一趟车,终于到了。  但还得走一截路,还得淋一会。  突然想起他来。  五月份的一天他突然在电话
期刊
海岸,男,1965年生于浙江。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外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翻译。八十年代后期在上海办过民刊《喂》。1989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翻译《塞缪尔·贝克特诗选》、《狄兰·托马斯诗选》,《中国新诗选》(中英对照)等。2001年出版《海岸诗选》。现居上海。    一、午夜的航班,向西    午夜的航班从北京起飞,由于时差的关系,抵达布加勒斯特时依然是午夜,只是从
期刊
孙米苓,女,1982年生于上海,2000年9月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8月赴德国留学。2000年初开始写作,在《少女》、《交际与口才》、《新民晚报》、《读者导报》、《海峡》等报刊发表过散文随笔。    在德国读书,上课和外出办事的时间之外,平常时间经常是一个人在家独处,书和电视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伙伴。看电视节目,可以了解德国和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观察德国的人情世故和风
期刊
无论在托儿所,还是在企业,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私人生活中,姿色往往左右了一个人的命运,当然.法国人似乎对此不太愿意坦率承认。法国《快报》杂志发表了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相貌不佳的人总受冷遇,有姿色的人总被奉承    法国心理学家丝卡尼娅夫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试验的对象是一些刚满3个月的婴儿。她将一组女性照片投到屏幕上给这些婴孩看。这些女性有的风姿如玉,有的相貌平淡,漂亮与否事先已得到一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