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出小肠间质瘤致肠套叠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5岁,因“黑便3d,腹痛、恶心、呕吐1d”收入院。人院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贫血貌(甲床及口唇苍白);心肺(-);腹部平坦,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异常包块未触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的常用内镜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以及结石近期复发、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一次性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成功取石后随访资料完整的胆总管结石青年(21~45岁)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组、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EST(切开〈0.5cm)+EPBD组,进行随访,统计近期(≤3年)及远期(〉3年)结石复发率,并对复
食管黏膜下肿瘤是食管常见的隆起性病变,种类较多,单纯常规内镜下检查有些病灶无法确定起源深度,不利于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及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对选择治疗有一定帮助。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我们通过小探头超声检查剔除固有肌层起源的食管黏膜下肿瘤,采取橡皮圈套扎加电切术来处理起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取得较好的疗效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祖辈们世代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愁”的重要寄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本文以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王庄村晁家院子为例,着重分析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基本情况 
期刊
患者女,46岁,因进食后饱胀伴反酸半年余收治入院。患者既往史无特殊。入院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6.35ng/ml。胃镜检查:胃底近贲门后壁见一隆起型病变,山田Ⅰ型,大小约2cm×2cm,表面黏膜光滑,
目的探讨临床上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取舍原则。方法连续选择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无痛胃镜组)和常规胃镜检查(普通胃镜组)的患者各400例,检查结束后完成f可卷调查,统计分析2组检查完成情况、操作时间、检查费用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无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检查完成率分别为100.0%(400/400)和98.0%(392/400)(P=0.004),操作时间分别为(257.7-I-133.5)S和(
一、经黏膜下隧道内镜的概述; 1.经黏膜下隧道内镜的发展过程: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一种从消化道腔内到消化道腔外的微创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物行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72例,均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取材,分别行常规涂片、液基涂片及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结果72例患者中,最终确诊胰腺肿瘤61例,包括胰腺癌55例、胰腺假乳头状瘤2例、胰腺内分泌肿瘤4例;良性病变11例,
患者女,60岁,因“鼻咽癌放疗术后30余年,胃造瘘术后7年,管饲困难2d”于2012年12月17日收入院。患者30余年前诊断“鼻咽癌”,行放疗术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和呛咳,反复出现吸入性肺炎,予抗感染等治疗后可好转。10余年前吞咽困难加重,且出现构音障碍,7年前因完全不能进食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管饲顺利,7年来曾更换造瘘管3次(末次为6个月前),术后管饲顺利。末次换管后患者造瘘口常有红肿、疼痛
患者女,46岁,主诉腹胀2年余,行胰腺增强CT及MRCP均提示胰管扩张伴结石,以“慢性胰腺炎”收住入院,拟行内镜下胰管取石术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禁食12h以上,术前20~30min服用祛泡剂,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地西泮5mg。
一、项目背景  白河县地处陕西东南秦巴腹地,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境内山大沟深,经济落后,属国家深度贫困县。近年来,政府举全县之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推行县域总分馆制体系建设是实现基本、均等、公益、免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但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服务领域投入十分有限,布点很难全面到位,加上基层镇村基础条件参差不齐,缺房子、缺人员、缺经费的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