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刚刚入秋,嘉庆皇帝便率领着一干文武大臣从北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预示着大清王朝的传统盛事木兰秋狝很快就要再度上演了。嘉庆帝,对今年的秋狝满怀期待,然而,没有丝毫征兆,他甚至还没来得及踏进围场,就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没有开始便结束了,大清王朝的政权也被撇在了崇山峻岭间。
新君匆匆换旧君
同往次秋狝一样,在正式开始行围之前,路途劳顿的皇帝先要在避暑山庄进行休整。这一天,嘉庆清晨5点就已经起床开始批阅奏折了,处理各种公务直到中午。随后,当军机大臣纷纷前来面见皇帝时,立即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皇帝批写在奏折上的字迹已经混乱不堪了,可以想见,嘉庆的思维意识已经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了。众人力劝之下,已经难以支撑的嘉庆只得上床休息,然而,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
皇帝突然驾崩,还是在京外,这可是大清朝开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君臣无不瞠目结舌。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比国丧更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新君的嗣立。
由于嘉庆病发突然,并很快陷入昏迷,至死并未就后事做任何安排。那么,按照清朝秘密立储的制度,皇帝在生前会准备好诏书,写下继任者的名字,藏于鐍匣,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旦皇帝驾崩,群臣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鐍匣,然后“公启鐍匣,宣示御书”,拥立新君。
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嘉庆西去后,群臣找到了鐍匣,并当众打开宣布嘉庆诏命,立皇次子旻宁为君。确实,在嘉庆猝死几个小时后,旻宁便匆匆继位了,是为道光皇帝。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鐍匣遗诏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首先,嘉庆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否则不会劳师动众远出塞外,更不会带着什么鐍匣。《清史·禧恩传》中也记载了嘉庆皇帝死的时候,大臣们并没找到鐍匣。
再有,嘉庆猝死后的第四天,皇太后(嘉庆的皇后孝和睿皇后)从北京传来懿旨,命旻宁继位。“嗣位尤为重大,恐仓促之中,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为此特降懿旨,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这道懿旨有力地证实了在北京也没有找到鐍匣,如果确有鐍匣,送来就是了,哪还轮得到皇太后作指示。
可见,嘉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有信心,并没有及时立储。虽然在程序上有些纰漏,但旻宁的继位还是得到了群臣的认可,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因为旻宁虽是皇次子,但长子已亡,他就是最大的,而且在镇压林清之变中立过大功,他的两个弟弟没有跟他竞争的资本。就这样,旻宁半推半就登上了皇位。
秋狝盛景
其实,就在嘉庆提出这一年的木兰秋狝计划之前,群臣就纷纷表示过反对,一是担心皇帝的身体,二是围场猎物日渐稀少,兴师动众实在划不来。然而,嘉庆对木兰秋狝十分重视,强硬坚持并下诏封口,群臣方不敢再言。那么,嘉庆为何一再坚持木兰秋狝?只是为了围猎取乐吗?
“木兰”,满语,原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嘴吹吸可发出“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来,汉译为“哨鹿”,也就是捕鹿。“秋狝”则是古代旧有的习俗,春天打猎称“搜”,秋天打猎称“狝”。清代的木兰秋狝是兼具围捕狩猎、演练骑射、彰显武力的一项大典。
当初,康熙平定了“三藩”叛乱,但北方边疆蒙古各部以及与沙俄的边疆局势却极不稳定,这迫使康熙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北方。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亲率八旗兵巡视长城内外,会合蒙古王公贵族长驱北上,一路扬鞭策马,射狼猎虎,好不威风。对康熙高超的武艺以及八旗兵的勇猛,蒙古王公无不赞叹。经过勘测,康熙选中了喀喇沁和翁牛特等部落的一大片牧场作为行围打猎之地,同时也是训练部队的绝佳练兵场,木兰围场由此兴建并逐渐扩大。从此,清帝每岁或间岁都会举行木兰秋狝。
当然,木兰秋狝绝非单纯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通过围猎活动,可以使八旗官兵习骑射、习劳苦,保持骁勇善战和纯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同时,皇帝可以借每次秋狝之机,查看北方边境局势,接见、宴请、赏赐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培养他们与清廷的感情,这对于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乾隆帝在准备他的第一次木兰秋狝,便宣称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
肩负多重使命的木兰秋狝,有着“围猎之制,贵乎整严,不可出入参差”的高规格。汪灏的《随銮纪恩》中曾记载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行猎时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描写木兰秋狝的场面:
“午刻,天雨雪,旋止。见远山人行如蚁,渐出林间若黑线然,又见近山人马飞空下坂,点点如麻姑撒米。而连觉移动者为兵为骑,红白飘扬星光不定者为旗为帜,往来若飞,时出时没者为麋鹿。须臾,风荡云卷,围势已成,鹿分驰四奔,突围欲出,则所至扬鞭呵止之。俄而黄纛从中来,皇上自山顶纵辔直穿场中,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
作为一项盛典,清帝对木兰秋狝极为重视,康熙、乾隆两帝尤甚,形式也一度变得越来越隆重。康熙帝在位期间,秋狝41次;乾隆帝秋狝40次;嘉庆帝在位25年中,秋狝也达到了11次。
无奈废止的盛典
木兰秋狝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道光皇帝,那一年的木兰秋狝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命运的转折。
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这样一个对道光皇帝有着特殊意义的秋狝盛典,却被他亲手“废止”。道光四年,刚刚理顺了登基后的一系列事务后,道光帝本该如先皇那样举行一次木兰秋狝,但他卻发布了这样一道上谕:“今岁秋狝木兰,允宜遵循成宪,肄武绥藩,然不可不审度时事,量为展绥。所有今岁热河亦著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非敢耽于安逸也。”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说法,既没有彻底否定木兰秋狝的历史作用,又表示出就当时情形而言,木兰秋狝已无积极意义,说是停止当年举行,也间接宣告了永远废止。
木兰秋狝的衰落和废止,原因是多方面的。皇帝个人不积极、臣下劝阻、天不作美、围场内兽类减少等因素均起了作用,但最主要还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得木兰秋狝失去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先说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康熙朝开始经年不息的秋狝,致使围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兽类和树木日趋渐少,这种情况大约在乾隆末年就已有征兆。到了嘉庆七年,嘉庆帝自己举行第一次木兰秋狝时,就亲眼看到“鹿只已属无多”。转过年来再派人查看,“竟至查阅十数围,绝不见有麋鹿之迹”。
嘉庆皇帝虽多次强调和完善秋狝大典,但大清王朝毕竟已不再是康乾盛世时“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景象。此时的清王朝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天灾水患、内乱频生、民生凋敝、财政日趋紧张、军备严重废弛等都直接影响着只能断断续续举行的木兰秋狝。
至此,木兰秋狝已由过去的王朝盛事彻底变成了劳民伤财的无益之举。
道光登基后,王朝境况更是处在了急转直下的边缘。烟毒泛滥、白银外流,来自西方的威胁让道光帝无暇他顾。鸦片战争后,超出财政收入数倍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濒于崩溃,不仅无力举行耗资巨大的木兰秋狝,就是维持木兰围场生存也不能保证。可以相信,一方面,本就节俭的道光皇帝不可能耗资举行木兰秋狝;另一方面,为演练骑射而准备的秋狝练兵,也对现代化枪炮下的战争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木兰秋狝大典就这样在种种无奈中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后来的咸丰皇帝为躲避英法联军的炮火,以“秋狝”为名出逃避难于承德,但也只是让这一曾经的盛典多了一种嘲讽的滋味。道光的故事从最后一次木兰秋狝开始,木兰秋狝却从他的时代终结,这样一个看似微妙的关系,却道出了已经注定的命运。一个开始,一个结束,道光和大清王朝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在了历史分水岭的顶端。
新君匆匆换旧君
同往次秋狝一样,在正式开始行围之前,路途劳顿的皇帝先要在避暑山庄进行休整。这一天,嘉庆清晨5点就已经起床开始批阅奏折了,处理各种公务直到中午。随后,当军机大臣纷纷前来面见皇帝时,立即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皇帝批写在奏折上的字迹已经混乱不堪了,可以想见,嘉庆的思维意识已经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了。众人力劝之下,已经难以支撑的嘉庆只得上床休息,然而,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
皇帝突然驾崩,还是在京外,这可是大清朝开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君臣无不瞠目结舌。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比国丧更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新君的嗣立。
由于嘉庆病发突然,并很快陷入昏迷,至死并未就后事做任何安排。那么,按照清朝秘密立储的制度,皇帝在生前会准备好诏书,写下继任者的名字,藏于鐍匣,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旦皇帝驾崩,群臣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鐍匣,然后“公启鐍匣,宣示御书”,拥立新君。
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嘉庆西去后,群臣找到了鐍匣,并当众打开宣布嘉庆诏命,立皇次子旻宁为君。确实,在嘉庆猝死几个小时后,旻宁便匆匆继位了,是为道光皇帝。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鐍匣遗诏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首先,嘉庆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否则不会劳师动众远出塞外,更不会带着什么鐍匣。《清史·禧恩传》中也记载了嘉庆皇帝死的时候,大臣们并没找到鐍匣。
再有,嘉庆猝死后的第四天,皇太后(嘉庆的皇后孝和睿皇后)从北京传来懿旨,命旻宁继位。“嗣位尤为重大,恐仓促之中,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为此特降懿旨,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这道懿旨有力地证实了在北京也没有找到鐍匣,如果确有鐍匣,送来就是了,哪还轮得到皇太后作指示。
可见,嘉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有信心,并没有及时立储。虽然在程序上有些纰漏,但旻宁的继位还是得到了群臣的认可,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因为旻宁虽是皇次子,但长子已亡,他就是最大的,而且在镇压林清之变中立过大功,他的两个弟弟没有跟他竞争的资本。就这样,旻宁半推半就登上了皇位。
秋狝盛景
其实,就在嘉庆提出这一年的木兰秋狝计划之前,群臣就纷纷表示过反对,一是担心皇帝的身体,二是围场猎物日渐稀少,兴师动众实在划不来。然而,嘉庆对木兰秋狝十分重视,强硬坚持并下诏封口,群臣方不敢再言。那么,嘉庆为何一再坚持木兰秋狝?只是为了围猎取乐吗?
“木兰”,满语,原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嘴吹吸可发出“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来,汉译为“哨鹿”,也就是捕鹿。“秋狝”则是古代旧有的习俗,春天打猎称“搜”,秋天打猎称“狝”。清代的木兰秋狝是兼具围捕狩猎、演练骑射、彰显武力的一项大典。
当初,康熙平定了“三藩”叛乱,但北方边疆蒙古各部以及与沙俄的边疆局势却极不稳定,这迫使康熙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北方。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亲率八旗兵巡视长城内外,会合蒙古王公贵族长驱北上,一路扬鞭策马,射狼猎虎,好不威风。对康熙高超的武艺以及八旗兵的勇猛,蒙古王公无不赞叹。经过勘测,康熙选中了喀喇沁和翁牛特等部落的一大片牧场作为行围打猎之地,同时也是训练部队的绝佳练兵场,木兰围场由此兴建并逐渐扩大。从此,清帝每岁或间岁都会举行木兰秋狝。
当然,木兰秋狝绝非单纯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通过围猎活动,可以使八旗官兵习骑射、习劳苦,保持骁勇善战和纯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同时,皇帝可以借每次秋狝之机,查看北方边境局势,接见、宴请、赏赐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培养他们与清廷的感情,这对于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乾隆帝在准备他的第一次木兰秋狝,便宣称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
肩负多重使命的木兰秋狝,有着“围猎之制,贵乎整严,不可出入参差”的高规格。汪灏的《随銮纪恩》中曾记载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行猎时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描写木兰秋狝的场面:
“午刻,天雨雪,旋止。见远山人行如蚁,渐出林间若黑线然,又见近山人马飞空下坂,点点如麻姑撒米。而连觉移动者为兵为骑,红白飘扬星光不定者为旗为帜,往来若飞,时出时没者为麋鹿。须臾,风荡云卷,围势已成,鹿分驰四奔,突围欲出,则所至扬鞭呵止之。俄而黄纛从中来,皇上自山顶纵辔直穿场中,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
作为一项盛典,清帝对木兰秋狝极为重视,康熙、乾隆两帝尤甚,形式也一度变得越来越隆重。康熙帝在位期间,秋狝41次;乾隆帝秋狝40次;嘉庆帝在位25年中,秋狝也达到了11次。
无奈废止的盛典
木兰秋狝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道光皇帝,那一年的木兰秋狝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命运的转折。
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这样一个对道光皇帝有着特殊意义的秋狝盛典,却被他亲手“废止”。道光四年,刚刚理顺了登基后的一系列事务后,道光帝本该如先皇那样举行一次木兰秋狝,但他卻发布了这样一道上谕:“今岁秋狝木兰,允宜遵循成宪,肄武绥藩,然不可不审度时事,量为展绥。所有今岁热河亦著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非敢耽于安逸也。”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说法,既没有彻底否定木兰秋狝的历史作用,又表示出就当时情形而言,木兰秋狝已无积极意义,说是停止当年举行,也间接宣告了永远废止。
木兰秋狝的衰落和废止,原因是多方面的。皇帝个人不积极、臣下劝阻、天不作美、围场内兽类减少等因素均起了作用,但最主要还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得木兰秋狝失去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先说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康熙朝开始经年不息的秋狝,致使围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兽类和树木日趋渐少,这种情况大约在乾隆末年就已有征兆。到了嘉庆七年,嘉庆帝自己举行第一次木兰秋狝时,就亲眼看到“鹿只已属无多”。转过年来再派人查看,“竟至查阅十数围,绝不见有麋鹿之迹”。
嘉庆皇帝虽多次强调和完善秋狝大典,但大清王朝毕竟已不再是康乾盛世时“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景象。此时的清王朝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天灾水患、内乱频生、民生凋敝、财政日趋紧张、军备严重废弛等都直接影响着只能断断续续举行的木兰秋狝。
至此,木兰秋狝已由过去的王朝盛事彻底变成了劳民伤财的无益之举。
道光登基后,王朝境况更是处在了急转直下的边缘。烟毒泛滥、白银外流,来自西方的威胁让道光帝无暇他顾。鸦片战争后,超出财政收入数倍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濒于崩溃,不仅无力举行耗资巨大的木兰秋狝,就是维持木兰围场生存也不能保证。可以相信,一方面,本就节俭的道光皇帝不可能耗资举行木兰秋狝;另一方面,为演练骑射而准备的秋狝练兵,也对现代化枪炮下的战争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木兰秋狝大典就这样在种种无奈中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后来的咸丰皇帝为躲避英法联军的炮火,以“秋狝”为名出逃避难于承德,但也只是让这一曾经的盛典多了一种嘲讽的滋味。道光的故事从最后一次木兰秋狝开始,木兰秋狝却从他的时代终结,这样一个看似微妙的关系,却道出了已经注定的命运。一个开始,一个结束,道光和大清王朝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在了历史分水岭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