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只有短短8个字,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最富正能量的成语之一。自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提出这个观点,数百年来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成为他们胸怀天下、献身民族的座右铭。其实,这种担当意识在江苏历代知识分子群体中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符号,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北宋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到明末东林党人的“事事关心”,再到晚清改良主义四大家,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范仲淹是北宋吴县(今属苏州)人,他的忧乐观出于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应好友滕宗谅的请求,在庆历六年(1046年)写下的。早在庆历四年春,滕宗谅由于受到政敌的排挤,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任以后,他重修岳阳楼,并请画家画了一幅岳阳楼图寄给范仲淹,请他为岳阳楼写一篇纪念性文字,范仲淹欣然命笔。《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由登岳阳楼观洞庭湖胜景着笔,写出不同景色引起的人们不同感受。在进行充分铺垫之后,作者最终推出全文的结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作者社会责任心在个人情感上的具体表现。本来,以百姓的苦和甜作为忧或乐的根本条件,这是古代士大夫思想感情的重要传统,《孟子·梁惠王下》就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但儒家思想同时也主张,当身处逆境而又无力“回天”时,采取消极避世,明哲保身,等待时机的生活态度,也是允许的。《孟子·尽心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范仲淹的忧乐观却是无条件的,主张不但“进”要“忧”,而且“退”也要“忧”。所谓“进”,指的是官场得意;“退”,指的是仕途坎坷。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原文并不是说在朝廷做官时只“忧”百姓而不“忧”国君,被贬到边远地区时只“忧”国君而不“忧”百姓。而是说,不论在朝廷里做官,还是被贬到边远地区“坐冷板凳”,都既“忧国”也“忧民”。在范仲淹看来,国君和百姓是一个整体,没有百姓也就无所谓国君,二者不可偏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君与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忧君忧民就等于是忧国忧民。
范仲淹的忧乐观在我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南宋昆山的卫泾是淳熙十一年(1184年)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话把家中的大堂命名为“后乐堂”,并自号“后乐居士”,晚年还把一生的诗文集叫作《后乐集》。今日本东京都有座中国会馆,名“后乐宾馆”,显然也受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影响。
东林党是晚明时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得名于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东郊。明万历中,一批富有政治激情的士大夫重建东林书院,史称东林党人。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重要人物主要有钱一本、顾允成、薛敷教、叶茂才、刘元珍、安希范等,时称“东林八君子”。顾宪成、高攀龙、叶茂才、安希范都是无锡人,钱一本、薛敷教、刘元珍都是武进人,顾允成则是顾宪成之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历来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但早在东林书院落成之初,顾宪成就亲自为书院撰写联语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旗帜鲜明地主张在努力读书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胸怀国家,时刻准备为百姓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挺身而出。当时,明王朝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明神宗却“宅”在后宫28年不上朝,致使阉党把持朝政,国事日非。士大夫集团和把持朝政的权贵们逐渐形成不同的政治势力,各种政治势力钩心斗角,互相倾轧,弄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东林学者目睹时艰,忧心如焚,便通过讲学“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抨击时政,目的在于激励气节,收拾人心,以此振奋社会。由于顾宪成、高攀龙等人高尚的人格力量,东林党在当时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根据《明史》顾宪成传的记载,受顾、高二人感召,“士大夫抱道忤时,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不能容”,“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天启期间,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随着顾宪成的去世、高攀龙的含冤自尽,东林党受到重创。但江南士大夫并没有屈服,他们纷纷组织文社,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继续东林党人未竟的事业。复社便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复社主要人物张溥、张采都是太仓人,因太仓位于娄水之东,有娄东之称,故世称张溥、张采为“娄东二张”。在张溥的主持下,复社通过切磋学问、砥砺品行,来批评朝政得失,品议官宦优劣,积极参与政治,努力影响社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复社人士以东林继任者自处,世人也目之为“小东林”。和东林党相比,复社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根据吴应箕《复社姓氏录》、吴铭道《复社姓氏续录》的资料,已知名字的复社成员就有2025人之多。
明末清初顾炎武是江苏“担当”文化的总结者。他是昆山人,初名绛,更名继坤,字忠清,号亭林。明朝灭亡,清兵南下,顾炎武参加昆山保卫战,抗击清军。后因兵力悬殊,在激战21天后终于失败。昆山陷落时,顾炎武生母被清兵砍断右臂,两个弟弟被杀,好友战死,嗣母王氏绝食自杀,临终前嘱咐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顾炎武痛心疾首,他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不仕二朝”的为人,遂改名“炎武”。南京是明初京师,明太祖朱元璋的寝陵就在东郊紫金山下。明亡后,顾炎武先后十度拜谒南京明孝陵。因钟山古名蒋山,遂自号“蒋山佣”,再度宣示亡明遗民的气节。为此被人告发“通海”反清,几乎被杀。友人为了搭救他,托钱谦益帮忙,并和钱谦益商定,假托顾炎武是钱谦益的学生,以便钱谦益从中运作。钱谦益本是南明礼部尚书,后投降清兵。顾炎武听说后,在大街上贴出告示,声明他根本就不是钱谦益的学生,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但经此一难,顾炎武已无法在江南立足,不得不亡命他乡,最终定居陕西华阴。
顾炎武主张治学要经世致用,即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治国安民的实效。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精神包括“明道”和“救世”两个方面,而“明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伦理观。在他看来,“亡国”和“亡天下”是不同的。“亡国”只是统治集团的更替,“亡天下”却是人民的普遍不幸。保“国”是帝王及大臣们的事;但“天下”的兴亡,却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因而“保天下”无论是贵为帝王将相,还是雅为骚人墨客,或者贱为贩夫走卒,人人都义不容辞。和“国”与“天下”相对应的是政治和伦理,人们可以不关心统治者们的“国”事,但必须关心“天下事”,承担起“保天下”的责任。否则人伦缺失,道德沦丧,天下必然灭亡。 19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在有识之士中引起极大震动。江苏临江濒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遂催生出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中等改良派四大思想家。
冯桂芬是吴县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在政治上强调“驭夷为今天下第一要政”的爱国主义思想。其中“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是“中学为用,西学为体”文化政治理念的最早表述,成为改良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王韬是昆山人,代表作《弢园文录外编》中有《变法》上、中、下三篇,《变法自强》上、中、下三篇,积极提倡变法图强。书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恃商为国本”,“商富即国富”;政治上倡导建立“君民共治,上下相通”的君主立宪制度。薛福成是无锡人,所著《筹洋刍议》14卷,力主变法,表达了全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刻见解。马建中是丹徒人,所著《适可斋记言》和《适可斋记行》,介绍了欧美诸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认为只有学习三权分立的体制,中国才能转弱为强。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中的变法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和發展,特别是对戊戌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江苏历史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不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许多普通劳动者共同的文化传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苏州的“五人墓”。
五人墓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是为纪念明代苏州市民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抗阉斗争兴建的。明末天启年间,苏州东林党人周顺昌因为官清正,在苏州百姓中极具声望。当时魏忠贤势力炙手可热,指使党羽诬告周顺昌贪污受贿,又与罪犯通婚,矫诏将周顺昌逮入诏狱。逮捕周顺昌的锦衣卫抵达苏州后,数万苏州百姓自发汇集到诏令宣读处,人人手执香火,为周顺昌乞命。市民颜佩韦率先向有关衙门申诉周顺昌的冤情,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四人也带领诸生请求地方官上奏朝廷进行救援,众人长跪不起,群情激愤难平。锦衣卫校尉持械大打出手,引起众怒,大家蜂拥而上,当场打死旗尉一人,其余锦衣卫也无不伤痕累累,抱头鼠窜。事后东厂特务诬告苏州全城皆反,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自系入狱。临刑前,五人大义凛然,痛骂魏忠贤,引颈就刃,慷慨赴义。吴人深感五人之义,以50两白银赎回五人的头,与尸身缝合后合葬。崇祯皇帝即位后,逮治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苏州百姓把魏阉的生祠拆毁,将五人的义骨埋在废基上。复社领袖张溥特地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以饱满的热情,盛赞五义士的高风亮节。如今,苏州五人墓已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缅怀义士、慷慨“担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勇于担当外,江苏历史上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明君也大有人在。试以刘邦和刘备为例。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沛县人,史称汉高祖。公元前196年,刘邦东讨淮南王黥布叛乱后回京途经故乡,邀集家乡亲朋好友、父老兄弟举行盛大宴会,席间由120个儿童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儿童合唱团唱歌助兴,气氛极为热烈。可是刘邦却“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击筑长吟《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毕唏嘘不已。在场的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清楚刘邦为何这么伤感。其实,刘邦的伤感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史载刘邦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和建立大汉王朝之初,曾经分封过韩信、英布、彭越等一批异姓王,不料这些异姓王在汉朝立国后纷纷谋反。虽然这些反叛后来都被一一平定,但经过秦始皇的横征暴敛,连年的楚汉相争,国家经济凋敝,政权脆弱,处处潜伏着危机。可是当年跟随他冲锋陷阵、出身入死的将领,死的死,反的反,老的老,而他的“龙子”们不是太小,就是太弱,一时很难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正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刘邦才“失态”的。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史称先主,本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籍也是沛县。《三国演义》上说,在刘备兵败大逃亡的危难时刻,百姓拖儿带女追随他,刘备不忍丢下百姓,部队行军速度奇慢,结果被敌人赶上,连妻子甘夫人也丢了性命。小说家的故事并不是向壁虚构的。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贵族和百姓都跟着他逃亡,“比到当阳,从十数万,辎重数千两(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有人劝刘备丢下百姓速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去之!”裴松之注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大难当头,刘备心中装着的仍然是老百姓。这样的担当意识,即使在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张倩如: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张乃格: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彭安玉
范仲淹是北宋吴县(今属苏州)人,他的忧乐观出于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应好友滕宗谅的请求,在庆历六年(1046年)写下的。早在庆历四年春,滕宗谅由于受到政敌的排挤,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任以后,他重修岳阳楼,并请画家画了一幅岳阳楼图寄给范仲淹,请他为岳阳楼写一篇纪念性文字,范仲淹欣然命笔。《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由登岳阳楼观洞庭湖胜景着笔,写出不同景色引起的人们不同感受。在进行充分铺垫之后,作者最终推出全文的结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作者社会责任心在个人情感上的具体表现。本来,以百姓的苦和甜作为忧或乐的根本条件,这是古代士大夫思想感情的重要传统,《孟子·梁惠王下》就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但儒家思想同时也主张,当身处逆境而又无力“回天”时,采取消极避世,明哲保身,等待时机的生活态度,也是允许的。《孟子·尽心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范仲淹的忧乐观却是无条件的,主张不但“进”要“忧”,而且“退”也要“忧”。所谓“进”,指的是官场得意;“退”,指的是仕途坎坷。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原文并不是说在朝廷做官时只“忧”百姓而不“忧”国君,被贬到边远地区时只“忧”国君而不“忧”百姓。而是说,不论在朝廷里做官,还是被贬到边远地区“坐冷板凳”,都既“忧国”也“忧民”。在范仲淹看来,国君和百姓是一个整体,没有百姓也就无所谓国君,二者不可偏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君与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忧君忧民就等于是忧国忧民。
范仲淹的忧乐观在我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南宋昆山的卫泾是淳熙十一年(1184年)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话把家中的大堂命名为“后乐堂”,并自号“后乐居士”,晚年还把一生的诗文集叫作《后乐集》。今日本东京都有座中国会馆,名“后乐宾馆”,显然也受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影响。
东林党是晚明时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得名于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东郊。明万历中,一批富有政治激情的士大夫重建东林书院,史称东林党人。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重要人物主要有钱一本、顾允成、薛敷教、叶茂才、刘元珍、安希范等,时称“东林八君子”。顾宪成、高攀龙、叶茂才、安希范都是无锡人,钱一本、薛敷教、刘元珍都是武进人,顾允成则是顾宪成之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历来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但早在东林书院落成之初,顾宪成就亲自为书院撰写联语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旗帜鲜明地主张在努力读书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胸怀国家,时刻准备为百姓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挺身而出。当时,明王朝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明神宗却“宅”在后宫28年不上朝,致使阉党把持朝政,国事日非。士大夫集团和把持朝政的权贵们逐渐形成不同的政治势力,各种政治势力钩心斗角,互相倾轧,弄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东林学者目睹时艰,忧心如焚,便通过讲学“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抨击时政,目的在于激励气节,收拾人心,以此振奋社会。由于顾宪成、高攀龙等人高尚的人格力量,东林党在当时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根据《明史》顾宪成传的记载,受顾、高二人感召,“士大夫抱道忤时,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不能容”,“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天启期间,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随着顾宪成的去世、高攀龙的含冤自尽,东林党受到重创。但江南士大夫并没有屈服,他们纷纷组织文社,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继续东林党人未竟的事业。复社便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复社主要人物张溥、张采都是太仓人,因太仓位于娄水之东,有娄东之称,故世称张溥、张采为“娄东二张”。在张溥的主持下,复社通过切磋学问、砥砺品行,来批评朝政得失,品议官宦优劣,积极参与政治,努力影响社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复社人士以东林继任者自处,世人也目之为“小东林”。和东林党相比,复社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根据吴应箕《复社姓氏录》、吴铭道《复社姓氏续录》的资料,已知名字的复社成员就有2025人之多。
明末清初顾炎武是江苏“担当”文化的总结者。他是昆山人,初名绛,更名继坤,字忠清,号亭林。明朝灭亡,清兵南下,顾炎武参加昆山保卫战,抗击清军。后因兵力悬殊,在激战21天后终于失败。昆山陷落时,顾炎武生母被清兵砍断右臂,两个弟弟被杀,好友战死,嗣母王氏绝食自杀,临终前嘱咐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顾炎武痛心疾首,他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不仕二朝”的为人,遂改名“炎武”。南京是明初京师,明太祖朱元璋的寝陵就在东郊紫金山下。明亡后,顾炎武先后十度拜谒南京明孝陵。因钟山古名蒋山,遂自号“蒋山佣”,再度宣示亡明遗民的气节。为此被人告发“通海”反清,几乎被杀。友人为了搭救他,托钱谦益帮忙,并和钱谦益商定,假托顾炎武是钱谦益的学生,以便钱谦益从中运作。钱谦益本是南明礼部尚书,后投降清兵。顾炎武听说后,在大街上贴出告示,声明他根本就不是钱谦益的学生,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但经此一难,顾炎武已无法在江南立足,不得不亡命他乡,最终定居陕西华阴。
顾炎武主张治学要经世致用,即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治国安民的实效。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精神包括“明道”和“救世”两个方面,而“明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伦理观。在他看来,“亡国”和“亡天下”是不同的。“亡国”只是统治集团的更替,“亡天下”却是人民的普遍不幸。保“国”是帝王及大臣们的事;但“天下”的兴亡,却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因而“保天下”无论是贵为帝王将相,还是雅为骚人墨客,或者贱为贩夫走卒,人人都义不容辞。和“国”与“天下”相对应的是政治和伦理,人们可以不关心统治者们的“国”事,但必须关心“天下事”,承担起“保天下”的责任。否则人伦缺失,道德沦丧,天下必然灭亡。 19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在有识之士中引起极大震动。江苏临江濒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遂催生出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中等改良派四大思想家。
冯桂芬是吴县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在政治上强调“驭夷为今天下第一要政”的爱国主义思想。其中“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是“中学为用,西学为体”文化政治理念的最早表述,成为改良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王韬是昆山人,代表作《弢园文录外编》中有《变法》上、中、下三篇,《变法自强》上、中、下三篇,积极提倡变法图强。书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恃商为国本”,“商富即国富”;政治上倡导建立“君民共治,上下相通”的君主立宪制度。薛福成是无锡人,所著《筹洋刍议》14卷,力主变法,表达了全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刻见解。马建中是丹徒人,所著《适可斋记言》和《适可斋记行》,介绍了欧美诸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认为只有学习三权分立的体制,中国才能转弱为强。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中的变法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和發展,特别是对戊戌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江苏历史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不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许多普通劳动者共同的文化传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苏州的“五人墓”。
五人墓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是为纪念明代苏州市民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抗阉斗争兴建的。明末天启年间,苏州东林党人周顺昌因为官清正,在苏州百姓中极具声望。当时魏忠贤势力炙手可热,指使党羽诬告周顺昌贪污受贿,又与罪犯通婚,矫诏将周顺昌逮入诏狱。逮捕周顺昌的锦衣卫抵达苏州后,数万苏州百姓自发汇集到诏令宣读处,人人手执香火,为周顺昌乞命。市民颜佩韦率先向有关衙门申诉周顺昌的冤情,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四人也带领诸生请求地方官上奏朝廷进行救援,众人长跪不起,群情激愤难平。锦衣卫校尉持械大打出手,引起众怒,大家蜂拥而上,当场打死旗尉一人,其余锦衣卫也无不伤痕累累,抱头鼠窜。事后东厂特务诬告苏州全城皆反,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自系入狱。临刑前,五人大义凛然,痛骂魏忠贤,引颈就刃,慷慨赴义。吴人深感五人之义,以50两白银赎回五人的头,与尸身缝合后合葬。崇祯皇帝即位后,逮治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苏州百姓把魏阉的生祠拆毁,将五人的义骨埋在废基上。复社领袖张溥特地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以饱满的热情,盛赞五义士的高风亮节。如今,苏州五人墓已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缅怀义士、慷慨“担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勇于担当外,江苏历史上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明君也大有人在。试以刘邦和刘备为例。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沛县人,史称汉高祖。公元前196年,刘邦东讨淮南王黥布叛乱后回京途经故乡,邀集家乡亲朋好友、父老兄弟举行盛大宴会,席间由120个儿童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儿童合唱团唱歌助兴,气氛极为热烈。可是刘邦却“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击筑长吟《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毕唏嘘不已。在场的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清楚刘邦为何这么伤感。其实,刘邦的伤感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史载刘邦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和建立大汉王朝之初,曾经分封过韩信、英布、彭越等一批异姓王,不料这些异姓王在汉朝立国后纷纷谋反。虽然这些反叛后来都被一一平定,但经过秦始皇的横征暴敛,连年的楚汉相争,国家经济凋敝,政权脆弱,处处潜伏着危机。可是当年跟随他冲锋陷阵、出身入死的将领,死的死,反的反,老的老,而他的“龙子”们不是太小,就是太弱,一时很难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正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刘邦才“失态”的。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史称先主,本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籍也是沛县。《三国演义》上说,在刘备兵败大逃亡的危难时刻,百姓拖儿带女追随他,刘备不忍丢下百姓,部队行军速度奇慢,结果被敌人赶上,连妻子甘夫人也丢了性命。小说家的故事并不是向壁虚构的。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贵族和百姓都跟着他逃亡,“比到当阳,从十数万,辎重数千两(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有人劝刘备丢下百姓速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去之!”裴松之注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大难当头,刘备心中装着的仍然是老百姓。这样的担当意识,即使在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张倩如: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张乃格: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