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素养建构智慧育人微课程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语文时,教师必须秉持大语文观,方能真正关注人的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
  基于此,神龙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研究小组以接地气的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开发和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启智慧育人微课程建构之路,夯实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把握两个抓手
  1.以学科素养微课程延展国家课程
  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的开发,紧紧围绕“国家课程的补充”这一点,从学生立场出发,通过主题式的小微课程研究,形成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一年级童诗,重在激发想象;二年级绘本,带动学生读写兴趣;三年级民国老课本,促进凝练表达;四年级唐代文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五年级浅显文言文,立足于“趣”,为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我们期待通过序列化的微课程,增加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文化底蕴,让不同年段的学生在与不同类型文本的对话中拓宽视野、亲近语文,并引领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微课程中发展思维,丰厚积淀。
  2.以“钩沉”空中课堂丰实人文底蕴
  神龙小学“适性教育”的价值引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注重培养 “身心健美、个性灵动”的未来人,而经典课文、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中无声透露的审美理念、做人道理、文学底蕴,与“适性教育”理念相契合。
  正因如此,语文学科素养研究小组的教师依据语文教研工作的重点,提炼了语文学科素养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词——朗读、积累,以校内一批普通话一级乙等、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为主体的语文教师团队,组建“钩沉”空中课堂,尝试以广泛的语言文字材料影响学生,益其心智、怡其性情、滋养人生。
  二、做实两个领域
  1.微课程开发,夯基务“实”
  在充分考虑各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各年级微课程的主题。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稍弱,但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我们引领学生在童诗欣赏过程中放飞想象,兴致勃勃地尝试童诗创作。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欣赏绘本,运用猜想式、递进式方法,观察、描述、理解画面,发现前后联系,对因果关系作出判断分析,并进行想象与补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三年级语文开始有习作要求,但学生初接触写话,在思维和语言组织上难免无序,我们将民国老课文中贴近学生日常的小文章纳入微课程。这些半文半白的短文最多四五句话,内容浅显、条理清楚而又充满童趣。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在句意理解中发展思维,在梳理文章及了解方法中学会精炼、有序表达,初步有了布局谋篇的概念。四年级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的触角也伸得更远。“唐代文人”微课程,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盛世。在此过程中,学生走进了历史、品鉴了古诗。五年级关于“浅显文言文”的设置,既是考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为学生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各年级教学各有侧重,教师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真挚的情感牵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素养微课程,去发现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首先,反复诵读,充分接触文本,内化语言,主动积累。其次,重视理解,发展思维。教师们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先激趣,再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猜想,从而更好地领悟作品的主旨及魅力。最后,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办法给予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在语言活动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能积极建构自己的语言。同时,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尝试运用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完成由读到写的迁移。
  2.“钩沉”空中课堂,名副其“实”
  神龙小学一群有情怀的语文教师悉心创建了“钩沉”空中课堂,筛选经典的现当代诗歌、唐诗宋词、美文经典、文言文等,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感情与描述具象化呈现给学生。
  筹备阶段,研究小组的教师确定方向、搭建框架,精心准备各栏目的内容,自行设计脚本拍摄宣传短片,面向全校师生、社会人士广泛宣传,并招募优秀作品。
  正式运行后,每周栏目更新,从不间断。清晨,当孩子们迈进校园,或整理书包交作业,或拿起扫帚清扫卫生区,空中课堂的前奏响起,潜移默化的浸润也就开始了。在校,每天清晨8:10-8:20,通过校园广播播放音频;在家,每天下午,“钩沉”空中课堂的公众号同步更新,学生们可在睡前播放温习——每周一至周五,实实在在,从不间断。
  空中课堂开播一个月后,研究小组集中研讨,对开播两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探讨朗读的技巧、公众号的制作、朗诵作品的筛选等,同时根据家长、学生投稿增多的情况,确立“朗读者”多元化的方向。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朗读者及其作品,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认可。
  三、收获四项效能
  1.提升学生能力
  灵动、活泼的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开发与实施,着力“大语文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在接触和深入了解教师补充的各类小微优质课程时,没有压力,只有乐趣,因而能充分激發其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2.积淀教师素养
  在语文学科微课程开发及实施中,每位教师都是开发者与实践者。一到五年级全线贯通、主题各不相同,主题浸润式的研究分别指向思维拓展、写话训练、文言文奠基、文学常识延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結合课程大纲教材,以自身的文学底蕴作为支撑,才能做实研究。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能主动积淀、变“学校要我读”为“为了上好这门有意思的微课,我得自己读”,线上线下多方汲取知识,完成自主式的教师培训;其次,通过备课组内共同研讨、聚力打磨,在课程开发和课堂具体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形成诵读资源库
  本着“教师也是教学资源,让优秀教学资源最大化”的理念,这批普通话一乙的教师在“钩沉”空中课堂每周四的固定栏目——“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当前学生正在学习的课文,让校园传遍熟悉的课文内容,也留下了更好的诵读资源库。对于普通话水平不足或不擅长朗读的语文教师而言,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教学工作,插入课件即可,取之则用,方便快捷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朗读熏染。
  4.带动书香满校园
  经典诗文以其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每天清晨,师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诵读,学生在行走中、劳动中,以及每晚睡前在家人的陪伴中享受母语之美,从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促进亲子阅读。
  课程是学生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为着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神龙小学集结教师的智慧,以语文学科为先导,主动寻求创新,积极开发、有效实施学科素养课程,适性育人,智慧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论述了纠正措施的执行过程后,介绍了两种典型的纠正措施管理流程,并对两者间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  一、概述  HAF003(91)第11章规定:“质量保证大纲必须规定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鉴别和纠正有损于质量的情况,例如故障、失灵、缺陷、偏差、有缺陷或不正确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其它方面的不符合项。对于严重的有损于质量的情况,大纲必须对查明起因和采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属于初级层次的认知问题,一般有直接、明确的答案,后三类属于高级认知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其思维能力。  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方法设计课堂问题,能促使教师将关注课堂提问的频度转移到关注提问的水平上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我们一起
【摘 要】南流江双线特大桥水中基础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文中介绍钢板樁围堰计算及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
紧凑型线路塔头尺寸紧凑,相间和相对地距离较小,对带电作业间距及作业人员进出高电位路径带来了较大的限制。如何安全可靠的进行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是设计紧凑型线路时需要考虑
【摘要】桥巩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项目较多,分属四个不同的标段。因地质原因,施工中经常遇到大溶洞、大漏水等现象,特别是经受两次超标洪水影响,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满足要求,经营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施工;管理措施;基础处理;桥巩电站    1、概述  广西桥巩水电站工程是红水河规划的第九个梯级电站,坝址位于来宾市迁江镇清水河口以上约3Km的
【摘要】随着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以后,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整个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作为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行业近几十年来获得巨大的发展,电网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电力行业的技术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分析与应对,以供
【摘要】安全行车是运输车辆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多年来,在车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认为,驾驶员接受了安全培训和交通法律法规教育,车辆检查到位,没有安全隐患,就算是做到位了。通过面对面的教育实现对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控制是一种静态管理。但驾驶员是一个随时变换着工作时间地点的职业,八小时以外,行车途中对驾驶员的管理也很重要,如何有效地实现对驾驶员的动态控制,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关
交流电压表测量值的准确对监视电网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保证交流电压表测量值的准确、可靠,必需对交流电压表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文章对交流电压表测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