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的离歌》:遇见三毛,遇见流浪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子衿新书《干山万水的离歌》,会不由自主地沉人对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怀想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书中叙述的属于三毛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旧事打动了我,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怀恋。子衿的文字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子衿在书中将三毛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让人读着读着就有了为之再描划、再批注的冲动,总会情不自禁发出由衷的感慨,总想动笔在书页间记述点什么。虽然我知道,书页间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我认定,呈现在子衿笔下、在书页间鲜活着的三毛,就是一个真实的三毛。
  书中对三毛细致的叙述,有很多是以前没有人提到過的。三毛是个谜一样的异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三毛是个奇幻的存在,在山一程水一程的人生流浪中,她歌一程笑一程、悲一程喜一程,构架着属于自己的永不懈怠的情感世界。三毛短暂的一生,除了文字带来的辉煌,更多的,是人格与生活方式带来的与众不同,这让她在那个按部就班的年代里,显得如此不真实。而她却用自己的好奇心和不安分谱写了一代人心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流浪生活。三毛曾经因此对姐姐陈田心说:“姐姐,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还多。”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真切实在地痛过、爱过、活过、思考过。她在爱人与自我间,在事业与家庭间,在理性与梦想间,是那么妥帖地安放了青春。历史总是相似的,爱的力度总是雷同的。那个在众人眼里倔强而又骄傲的奇女子,何尝不是一个渴望平凡的小女子?真实的三毛,是知足的也是平实的。她曾说:“我的这一生,丰富、鲜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满意。”在不断流浪的旅途中,她也曾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平凡地长大,做一般年轻人都做的傻事。我喜欢在下次的空间里做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或许做一个妈妈。在能养得起的生活环境下’我要养一大群小孩和他们做朋友,好好爱他们。”
  在流浪的状态中,她的多情与主见如影随形,永远游离于传统价值观和世俗眼光之外。属于她的伤痛和悲切都真切实在地存在,这些,都足以在刹那之间将她的全身心吞没。但她是坚强而坚忍的,正因如此,她得以一次次从伤痛中重新站起来。在悄然重生后,她依然情深义重,依然会穿越所有人的目光,穿越尘世之间的道德束缚,以一个微笑,一个旋转式的拥抱,不动声色地投入痛爱与流浪的旅途之中。
  她的不凡,在于她在每次遭受重击之后,依然有能力重新打开自己的心扉,重新投入属于自己的真真切切的爱情。她的一生,也许一不经心,就会万劫不复。但她的一生是为情爱走天涯的一生,她生命的杯盏,总以清晰的状态,在放空与注入中衍生激情,轮回宿命。
其他文献
胡可的人生看起来出乎意料却又格外顺畅:误打误撞去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当上主持人,误打误撞演了电视剧,误打误撞结了婚,而她的“走红”,也是一个误打误撞的意外: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及她的育儿观念成了“新时期妈妈如何教育孩子的范本”,她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胡可说,自己是自由散漫的射手座,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宏伟目标,机会来了她总能欣然接受。  表演让我觉得自由  胡可从小就有个武侠梦。在众多武侠
摘 要: 石一枫近年的小说创作是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在塑造典型人物等现实主义技法的帮助下,他寻回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品中对现实的“干预”功能,通过塑造各种形象,试图将更具生命力的“异质性”精神力量引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怀和唤醒当代疲软的个体精神。  关键词:石一枫 《我妹》 现实主义 干预生活  一、从青春题材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石一楓近年的小说创作对社会现实与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多有关注,201
摘 要:温庭筠和李煜皆在词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二者在词作中都大量使用梦意象。本文通过对温庭筠和李煜词作中的梦意象的分类比较,指出其在内容指向、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二者迥异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李煜 温庭筠 梦意象 比较  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梦意象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占梦卜辞①,而后在《诗经》《左传》《庄子》等著作中皆有涉及。到了晚唐温庭筠和南唐李煜在词中大量使用梦
摘 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以一位隐者的身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诗篇。这些诗篇无一不是展示了陶渊明委运任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使得后世之人以固定式思维顺承陶渊明的这一隐者形象。本文抛却以往学者赋予陶渊明的光环,通过陶渊明的生死观和对于贫穷的态度,解读其隐者形象背后的苦涩与凄凉。  关键词:隐者 生死观 贫穷  一、陶渊明的生死观  历来学者认为陶渊明安贫乐道、看淡生死,他的诗
她穿旗袍走秀,玩街拍,当微电影主角;骑哈雷,穿大漠,进西藏……以七旬高龄,做出了一系列霸气凛然的事情。看上去美丽优雅的“哈雷奶奶”,并非养尊处优的贵族,而曾是一名普通的钢厂女工。谁能想到,古稀之年她竟能从轮椅上站起来,成为时尚大片模特。  爱穿旗袍的女“钢铁侠”  1.7米的修长身材,配上一袭华美的中国风旗袍,皮肤白皙光泽,举手投足间尽现优雅。如果不是满头银发暴露了年龄,我们很难相信,眼前含笑而立
摘 要:《红楼梦》中的十二优伶从小学戏,她们在舞台上演绎的戏剧人物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的人生。芳官就是其中之一,她扮演的戏剧人物的率真影响了她现实中的生活,在怡红院反抗赵姨娘的精彩描写就表达了芳官的率真性格和反抗精神,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芳官 率真性格 悲剧命运  芳官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十二女伶之一,《红楼梦》十六回写元春加封贤德妃,准备省亲。贾府派贾蔷到姑苏聘请教习,采买了
摘 要:库特·冯内古特创作的《猫的摇篮》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诸多的契合与印证。小说通过南美岛国圣洛伦佐及博克侬教的设置,巧妙地搭建了现实与精神两重式的“狂欢广场”;基督教和博克侬新旧教派、美国公民及圣洛伦佐共和国总统身份的改变,以及众多博克侬教新词的创造,呈现出一种“加冕—脱冕”的仪式感;小岛上人们的整齐的众生相体现了狂欢的全民性。小说正是以此揭示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式的创伤与阵痛,并试图探索对精神
摘 要: 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和《李双双小传》都是作家李准具有代表性的合作化小说。小说在表达社会主义政治话语的过程中依然潜藏了一种传统的儒家话语。这种儒家话语主要是通过“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利之辨”以及“书写崇拜”体现出来的。这种隐含的儒家话语构成了一种召唤结构,暗示着李准的创作特征以及对农村的思考。  关键词:《不能走那条路》 《李双双小传》 儒家话语 召唤结构  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
希腊咖啡馆四只猫咖啡馆  漫步欧洲街头,随处可见一间一间或古老或现代的咖啡馆。“喝咖啡”,是欧洲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欧洲人曾经留下过关于咖啡的名句:“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所以去欧洲旅行,怎么能错过散落在街头的咖啡馆?  想知道巴黎左岸的咖啡馆,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海明威、达利、毕加索都喜欢去哪里喝咖啡?一起去寻访欧洲那些有名人“站台”的咖啡馆,带你偶遇著名的“X先生”。意大利:
从小公司、小家庭到小寓所,从微博、微信到微社区、从微思想、微力量到微公益,如今的社会生活已无“微”不至。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每天清晨,打开手機,一边走一边看计步器上显示的步数,计划走到一万步就“捐出去”,不管为哪个公益项目捐赠,这些步数都会起到一点微小的作用,这让你每天的快步走变得更有意义。中午休息时,打开K歌软件,唱歌所获得的K币将捐给那些听不到歌声的听障儿童,这让你对每天的歌唱增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