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探索作文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学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在作文中能够集中反映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小学生语文学得好不好,作文是一个关键的衡量尺度。我认为:要从最基础的工程抓起,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才能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把文章写好。
  一、作文教学的误区
  作文教学是长期受应试教育最深的一科。长期以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写都是围绕着应试得高分打转转,考分成了教师的命根,只要有高分才能评模,只要有高分才能评优,只要有高分才能晋级升职,只要有高分才能一俊遮百丑,简直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久而久之,严重地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要求,严重地阻碍着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分析其原因有三。
  其一:移花接木。为了应付统一抽测与统考,不少教师费尽心机地做手脚,让学生抄背《优秀作文选》,教给学生套题目;教他们改头换面,用移花接木的“妙法”争得高分,日久天长作文教学就成了“花瓶之花,水中之月”,只能看得见却不能长久。有的学生死搬硬套,移花接木,使人看了哭笑不得。
  其二:基础不实。作文的起点是三年级,因一二年级看图写几句话或一段话重视不够,教师只能照本抄写,千篇一律,所以到了中高年级写作文时学生就无从着手,他们找资料翻参考乱抄一通,多数学生要么是错字连篇,要么是语句不通。
  其三:方法不当。由于常规培养不够,有的连基本的格式都不懂。有的学生的一篇作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有的是一逗到底;还有的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写好后又不去复读,更谈不到修改。
  二、正确地引导
  因为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并且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而不是搞什么创作,只有扎扎实实地锤炼学生的基本功,更好地提高写作素质,才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我们作文的目的。
  1、正确地运用词句。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好像一幢房子,词好像砖和木头。房子是用砖和木头盖起来的,语言是用词组织起来的。用词恰当,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词,要用表达意思最准确的词。”叶老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用词要准确。一篇文章写得怎样要看你的组织能力如何。要利用多种方法开展小练笔活动,如:扩写、缩写、读写、听了故事写下来、改写等,教师把它纳入作文之中。
  2、拟好提纲。叶老说:“动笔之前在想定个简单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提纲如同路标,使你不易走偏。要启发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不要满脑子的《小学生作文选》中的人和事。其病因是平时对周围的事物细心不够,观察不细。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写自己生活、周围的事情。经常练笔,严禁抄袭他人的文章。要求学生多读课文有关写作的书籍、要求抄写优美的词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找到写作的门径。
  3、学会修改。叶老谆谆地告诫我们说:“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是从群众的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也受用不尽。”叶老的话指出了文章写好后,修改是至关重要的。看用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念起来是否上口,听起来是否顺耳。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要养成一种好习惯。
  总之,要想提高写作素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还必须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付出足够的脑力劳动,甚至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有较好的收效。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更好的掌握、灵活运用知识。如果不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语文课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恶性循环。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盈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创设情境是一种加之于学习,非理性领域而推之于理性领域的教学积极化策略。依据课文内容特点和风格,结合教师、学
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我们的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施行,一些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新课改主要是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美术课作为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锻炼创新思维的课程,可以用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使其能更好地把对美术的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教学 学习兴趣 优越性    美术
传统的班级管理因班主任的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
摘要:新课程呼唤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交往互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合作精神等情感因素对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有效展开既有促进也有阻碍的作用。本文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交往互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其之情感因素,并就如何发挥情感策略对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交往互动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感策略 有效互动 促进作用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试就影响学生作业实效性的条件作初步探讨。  一、作业的性质  作业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度、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制约着作业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与作业性质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难度、趣味性、意义、相关性和多样化等。  1、难度  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