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养成优秀的语文能力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教学对小学生能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进行语言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语言的魅力,具备优秀的语文能力。本文从语文课堂上语言的规范性、可接受性、生动性和情感性以及艺术性探讨了语文教学中语言选择的特点。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母语的学习中感受到自己国家的文化。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措辞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小学生处在心智发展尚不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具有更深刻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语文教师在语言选择上应该符合规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言选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他们是智慧和能力的化身,在他们看来,教师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教师的行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而教师的语言则会直接直观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选择规范化的语言才能够成为小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模范,语言才能展现出其积极的示范效应,语文教学也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无论从智力上还是从心理发展上,小学生都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这时候语文教师的语言选用更应该注重规范性,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远远超过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就是对教师进行模仿。语文教师语言的选用是否恰当一方面影响着语文课堂本身的教学质量,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都要慎重,给孩子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过关,把“吃饭”说成“呲饭”,“教室”念成“教史”;有的教师语言习惯不正确,“你先去吧”习惯说成“你去吧先”。这些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学校要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语言规范性使用的教导,避免语文课堂上出现南腔北调的情况,力争做到语言发音准确,词汇选择恰当,语调平稳自然。
第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语言应该被学生所接受。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和他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这样孩子才能够接受教师的语文教学。具体来讲,教师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应该倾向于那些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大多采取形象思考的方式,所以教师选择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直接浅显,于此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锻炼,当小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渐渐采取深刻、严谨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有关瀑布的语文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这样一段描述: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学生不过八九岁的年纪,看到过瀑布的肯定少之又少,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有难度,但是经过教师这样一番解说,小学生对瀑布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再开展教学就会顺利的多。
第三,语文教师选择的课堂语言应该生动活泼。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选取上应该注重生动活泼,这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通常都是活泼、形象的,教师应该仔细钻研、灵活应用。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小学生充分体验到课文中展现的情境,让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能够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绪。教师生动的语言能够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艰涩的语句变得通透。就拿“幽静”这个词举例来说,字典中这样解释:优雅安静,可是很多小学生也不是很理解优雅和安静的准确含义,这使得很多小学生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显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春天的夜晚、无人的小路、朦胧的月光,这样生动的描述可以让小学生理解到什么是幽静的本义,最终让小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第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作用进行语文教学。世界上最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感情,语文学习面对的恰恰是一篇篇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语言选择上的情感性,让处处蕴含情感的作品能够真正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在讲解豪气冲天的文章时,学生能够热血沸腾,在讲解欢快的作品时学生能够欢声笑语,那么教师在语言选取上就做到了情感渲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认真斟酌语言的选取,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中要表现得情绪能够有效融合,通过自己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震撼力量。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选取的语言应该给小学生美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从自己选择的语言中去感受美、鉴赏美,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声音抑扬顿挫、语言优雅明快,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音的美妙;教师风趣幽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修辞和造句,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含义美;教师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对课文进行讲解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语境的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汉语的艺术美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利平,王仲森,范希运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孙菊如,陈春荣,谢云等.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谢登斌.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5] 廖克斌.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6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母语的学习中感受到自己国家的文化。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措辞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小学生处在心智发展尚不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具有更深刻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语文教师在语言选择上应该符合规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言选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他们是智慧和能力的化身,在他们看来,教师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教师的行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而教师的语言则会直接直观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选择规范化的语言才能够成为小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模范,语言才能展现出其积极的示范效应,语文教学也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无论从智力上还是从心理发展上,小学生都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这时候语文教师的语言选用更应该注重规范性,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远远超过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就是对教师进行模仿。语文教师语言的选用是否恰当一方面影响着语文课堂本身的教学质量,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都要慎重,给孩子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过关,把“吃饭”说成“呲饭”,“教室”念成“教史”;有的教师语言习惯不正确,“你先去吧”习惯说成“你去吧先”。这些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学校要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语言规范性使用的教导,避免语文课堂上出现南腔北调的情况,力争做到语言发音准确,词汇选择恰当,语调平稳自然。
第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语言应该被学生所接受。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和他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这样孩子才能够接受教师的语文教学。具体来讲,教师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应该倾向于那些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大多采取形象思考的方式,所以教师选择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直接浅显,于此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锻炼,当小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渐渐采取深刻、严谨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有关瀑布的语文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这样一段描述: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学生不过八九岁的年纪,看到过瀑布的肯定少之又少,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有难度,但是经过教师这样一番解说,小学生对瀑布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再开展教学就会顺利的多。
第三,语文教师选择的课堂语言应该生动活泼。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选取上应该注重生动活泼,这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通常都是活泼、形象的,教师应该仔细钻研、灵活应用。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小学生充分体验到课文中展现的情境,让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能够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绪。教师生动的语言能够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艰涩的语句变得通透。就拿“幽静”这个词举例来说,字典中这样解释:优雅安静,可是很多小学生也不是很理解优雅和安静的准确含义,这使得很多小学生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显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春天的夜晚、无人的小路、朦胧的月光,这样生动的描述可以让小学生理解到什么是幽静的本义,最终让小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第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作用进行语文教学。世界上最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感情,语文学习面对的恰恰是一篇篇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语言选择上的情感性,让处处蕴含情感的作品能够真正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在讲解豪气冲天的文章时,学生能够热血沸腾,在讲解欢快的作品时学生能够欢声笑语,那么教师在语言选取上就做到了情感渲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认真斟酌语言的选取,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中要表现得情绪能够有效融合,通过自己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震撼力量。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选取的语言应该给小学生美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从自己选择的语言中去感受美、鉴赏美,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声音抑扬顿挫、语言优雅明快,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音的美妙;教师风趣幽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修辞和造句,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含义美;教师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对课文进行讲解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语境的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汉语的艺术美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利平,王仲森,范希运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孙菊如,陈春荣,谢云等.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谢登斌.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5] 廖克斌.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