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又在专业中相对应用较广的内容,学好乙醇有助于学生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关键,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
[关键词]化学 乙醇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81-01
化学是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农艺、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又在专业中相对应用较广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重要含氧有机化合物。它既是联系乙烷和乙醛性质的桥梁,又是掌握羟基化合物性质的代表物质,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关键,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
在导入新课环节,播放学生熟知的与酒有关的歌曲——《祝酒歌》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有关酒的诗词歌赋。那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对于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并不陌生,但对于其性质相关问题的回答却有难度。通过这种导入新课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在学习新课环节,以三个探究活动为核心,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一、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以往教师在教授物理性质时,都是让学生直接背下教材上所写的知识点即可,而本节课则是由教师引导,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网络搜集与酒文化相关的资料,通过动手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这样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首先,展示乙醇实物,引导学生从“看、闻、验、查”四方面出发,充分利用感官闻其气味,观察颜色、状态。
其次,通过网络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蒸餾酒的小常识,得知我国早在唐代就已将蒸馏技术用于酿造业,并阅读博览会上茅台酒破瓶香四座,荣获国际金奖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说出利用乙醇沸点不同可将酒液进行蒸馏分离及乙醇具有挥发性的性质,使其了解祖国悠久的酒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接下来提出四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探究乙醇的溶解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甄别信息,通过亲身验证得出结论,培养科学的学习观。
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首先,给出乙醇的分子式。让学生与已学过的乙烷分子式相比较,引导学生猜想并动手组装分子结构模型。在乙烷结构的比例模型中插入一个氧原子可组合出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那么,如何判断出哪一种是乙醇的结构呢?分别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分子结构中含有O-H键的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含有C-H键和C-O键的物质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学生操作实验,证实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是含有O-H键的这一种。接下来向学生讲授O-H键是羟基原子团,是乙醇的官能团。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本环节通过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可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增强直观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三、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首先,是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学生动手实验,对比乙醇和钠、水和钠反应的现象,通过观察发现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慢。教师进行启发:由于乙基的影响,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所以反应比水慢。 教师进一步讲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动画模拟乙醇与钠反应的断键过程。
第二个化学性质是乙醇的氧化反应:点燃酒精灯,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出乙醇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接下来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设问如果反应条件改变,有铜参加了,那产物还会是水和二氧化碳么?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教师告知学生经反复操作产生一股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乙醛,并动画模拟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过程。
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结构角度加深对乙醇化学性质的理解。
在新知拓展环节:让学生观看驾驶员酒后驾车、酒精中毒等引起危害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出如何判断司机是否饮酒的方法。目的使学生认知化学与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环境,学以致用。
在巩固新课环节,打开资源库让学生做习题并回答与专业应用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在本课结尾告诉学生适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伤身。请同学们谨记酒的两面性,让酒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探究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以每个问题的解决为评价标准,驱动学生不断地探索学习,从而体现了本课教学研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使教师由传统模式化学课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杨.浅析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化学课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2]张景煌.浅谈中职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新课程研究,2010(05).
[关键词]化学 乙醇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81-01
化学是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农艺、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又在专业中相对应用较广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重要含氧有机化合物。它既是联系乙烷和乙醛性质的桥梁,又是掌握羟基化合物性质的代表物质,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关键,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
在导入新课环节,播放学生熟知的与酒有关的歌曲——《祝酒歌》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有关酒的诗词歌赋。那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对于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并不陌生,但对于其性质相关问题的回答却有难度。通过这种导入新课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在学习新课环节,以三个探究活动为核心,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一、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以往教师在教授物理性质时,都是让学生直接背下教材上所写的知识点即可,而本节课则是由教师引导,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网络搜集与酒文化相关的资料,通过动手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这样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首先,展示乙醇实物,引导学生从“看、闻、验、查”四方面出发,充分利用感官闻其气味,观察颜色、状态。
其次,通过网络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蒸餾酒的小常识,得知我国早在唐代就已将蒸馏技术用于酿造业,并阅读博览会上茅台酒破瓶香四座,荣获国际金奖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说出利用乙醇沸点不同可将酒液进行蒸馏分离及乙醇具有挥发性的性质,使其了解祖国悠久的酒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接下来提出四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探究乙醇的溶解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甄别信息,通过亲身验证得出结论,培养科学的学习观。
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首先,给出乙醇的分子式。让学生与已学过的乙烷分子式相比较,引导学生猜想并动手组装分子结构模型。在乙烷结构的比例模型中插入一个氧原子可组合出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那么,如何判断出哪一种是乙醇的结构呢?分别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分子结构中含有O-H键的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含有C-H键和C-O键的物质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学生操作实验,证实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是含有O-H键的这一种。接下来向学生讲授O-H键是羟基原子团,是乙醇的官能团。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本环节通过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可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增强直观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三、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首先,是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学生动手实验,对比乙醇和钠、水和钠反应的现象,通过观察发现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慢。教师进行启发:由于乙基的影响,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所以反应比水慢。 教师进一步讲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动画模拟乙醇与钠反应的断键过程。
第二个化学性质是乙醇的氧化反应:点燃酒精灯,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出乙醇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接下来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设问如果反应条件改变,有铜参加了,那产物还会是水和二氧化碳么?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教师告知学生经反复操作产生一股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乙醛,并动画模拟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过程。
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结构角度加深对乙醇化学性质的理解。
在新知拓展环节:让学生观看驾驶员酒后驾车、酒精中毒等引起危害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出如何判断司机是否饮酒的方法。目的使学生认知化学与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环境,学以致用。
在巩固新课环节,打开资源库让学生做习题并回答与专业应用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在本课结尾告诉学生适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伤身。请同学们谨记酒的两面性,让酒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探究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以每个问题的解决为评价标准,驱动学生不断地探索学习,从而体现了本课教学研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使教师由传统模式化学课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杨.浅析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化学课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2]张景煌.浅谈中职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新课程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