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素质的教学方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敏感期,让学生通过体能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模式,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各方面身体素质。将体能素质里的灵敏素质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形式,借助体能小器材,以教师教和学生学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提高灵敏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上下肢灵敏性、提高学生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
  二、教材分析
  灵敏素质是指快速改变身体方向和速度或仅指改变方向的能力。灵敏练习对学生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身体素质敏感期,在体能模块教学中灵敏学习主要有以下作用: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能在突发运动事故中保护自己;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加强上下肢连贯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
  本课为新授课,以提高灵敏素质为目的,以情境教学形式进行,通过教师教带动学生参与到运动当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要采取以下练习手段:行进间操、神经激活、闯关大作战、变向跑、“捣蛋鬼”与“装修工”、放松练习。闯关大作战中主要进行“绳梯单脚開合跳”“栏架双脚跳”“绕杆跑”“猫爬”,在练中学、学中赛等形式下,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该阶段学生处于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需要抓住敏感期通过栏架跳跃、绳梯跑动和猫爬爬行加强学生上下肢协调性和灵敏性。
  该阶段学生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较差,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组织能力较弱,但反应能力和协调性较好,应采用短时间、高频率节奏的训练,提高学生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组织和快速反应完成动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遇事冷静、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练习时会感到枯燥、单调,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合作、创设情境、竞争比赛以及教师语言和动作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幼儿阶段是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人格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幼儿生活常规对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划,以便幼儿每天的生活都能有节奏、有秩序、有规律地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一、生活常规教育需要家园协作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与一般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来自幼儿本身的心智特点及其
在学习网球技术动作初期,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人为地减少维度空间,如,人工手抛球或坠球,让三维空间变为一维甚至零维,从而让学生专注某些技术细节,但在学会正确动作后,需要逐步恢复空间维度,让练习更贴近实战。  一、在移动中寻找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器材介绍:吹球机可以将网球稳定地吹浮在空中,配合锥桶,完成此环节训练。  练习目的:学习网球初期,可以在相对容易的静态或者零维度空间下寻找正确的人、球位置关系
运动技能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相较于开放式,封闭式运动技能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通过个体连续完成一个或者连续完成多个技术动作,在自我可控的节奏中完成运动技能。如,跳高、单杠成套动作、武术成套动作等。封闭式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封闭式运动技能有厌烦的情绪。如,提到耐久跑,学生就会表现出抗拒的心理;害怕学习体操单、双杠动作技能。笔者采用情境教学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2018年12月23日—25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承办的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为主题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第五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
做好幼儿教育,就需要培养幼儿善于动脑思考,善于动手操作,实现手脑并用,才能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就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灵活的方法,为幼儿留有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支持,带领幼儿展开创意美术创作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更多喜悦与经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幼儿特点  在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实现材料的创新运用,还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这样
每一次参与全国案例评审都会将笔者带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一篇篇鲜活的案例真实呈现了教学场景。本次第4组的参评案例质量高于往年:案例切入具体,不空洞;分析精准,不高调;反思深刻,不敷衍。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所评案例中有的探寻“特需生”培养,有的帮助“顽皮”学生进步,有的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他们用爱诠释了当代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他们爱岗敬业,努力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成
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结缘,可以追溯到我在广西师范学院大二上《学校体育学》这一门课程时。当时的任课教师苏老师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让我瞬间便喜欢上了他的课,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为我们推荐了几本关于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其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让我印象最深。记得苏老师说:“《中国学校体育》这本杂志中‘一线话题’栏目,最能贴近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将来工作之余可以多看看,借鉴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今后提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山东省)》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与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完美人格,陶冶学生性情,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一、基于体育项目特点渗透德育  体育运动项目的种类很多,每个项目有各自独特的项目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特点渗透德育。如,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无论何种门派都将“武德”放在首位。结合武术项目的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为策略,结合常态课“七个基本要求”进行设计,以各种游戏活动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
一、案例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强有力的动机,它引领着我们克服前进路上的重重困难。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其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2019年8月7日,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錦标赛圆满落幕,我所在的学校排球队经过一周激烈的争夺,最终获得季军的好成绩!站在领奖台上,每个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