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对于习作有或多或少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引导他们去倾听别人的习作,观察周围的生活,扩大他们的视角,使他们在习作中分享到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习作启蒙 激趣导入 明确重点 拓宽思路 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3-02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低年级的“写话”之后,初步接触到了习作,习作有别于低年级的“写话”,也有别于高年级的作文。他们对于习作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却常有无处下笔的困惑,也会有一肚子的话不知道如何道出的苦恼。课标中要求:三年级的习作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们最重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写得多好,而是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教他们运用文从字顺的语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让习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让天真的童言得以无忌的发挥!让语言回归它的本真!同时引导他们去倾听别人的习作,观察周围的生活,扩大他们的视角,使他们在习作中分享到生活的乐趣。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困惑,结合自身教学课例《我喜欢的水果》谈谈习作启蒙阶段的指导。
一、激趣导入,重点观察
鲁迅先生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思,一挥而就。这都说明了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对于习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年级的学生习作难,其原因之一就是大仓库缺少写作储备,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缺少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而观察是“智慧的眼睛”是学生储备写作材料源泉之一。那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就是习作指导中的一大重点。我首先出示一种学生最熟悉的水果,引导学生由外向内,从颜色、形状、味道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一种水果特点这一概念的初步理解。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水果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品尝,用心灵感悟,即引导学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去触觉情境美的存在。进而扩展到水果的吃法、营养、作用等等,从水果延伸向生活。
二、出示要求,明确重点
在学生对事物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直接出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使原本模糊的印象更加清晰明确,就是让学生明白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观察一种水果,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适当的发散,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既是明确了写什么的问题。清朝作家姚鼐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把握住文章的灵魂,写出的文章才会血肉丰满。水果这样的习作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可能是及其简单的,但是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会有无从下手的懵懂,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这样无疑是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使学生不会因此而感到困惑,不会觉得习作是一种压力,相反让他们感觉习作是我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表达中,还蕴含着无限的乐趣。
三、出示范文,拓宽思路
本节课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篇风格迥异的范文,分别是王鲁彦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和一篇小学生的习作。同样都是介绍一种水果,不同经历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着眼点,所写出的文字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篇是从名家的角度写水果,语言朴实,思维大气,愈是品味,愈是觉得厚重。表面上是从色、形、味三个角度对杨梅进行了描写,实际是通过杨梅还怀念儿时的快乐时光,表达无限的思乡之情。另一篇是小学生的习作,完全是从一个馋嘴的孩子的视角写水果,童趣盎然,天真无邪。因为孩子的思维模式没有被经历所定格,所以孩子往往有着大人没有想象力,他们天真的脑袋里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保护这样的想法并且培植这样想法走上正常的表达轨道正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两篇不同的文章自然让学生耳目一新,习作思路豁然开朗,他们或许在阅读中茅塞顿开——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去描写我做喜欢的水果!或者会引发出很多更加奇特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大胆去尝试和突破!既是解决了怎样去写的问题。
四、积累运用,下笔行文
平时我的语文教学就及其注重积累,在此我引导学生相互说说关于水果方面的好词好句,相互分享水果方面的常识和段落,在收集和处理材料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取舍,教学生去博彩众家之长。即便是不知如何下笔,此时也应该有一点思路在胸中了。当然还要教学生学会修改,所谓“文成于改”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且不说名家修改文章的经典,其实写作文好比是盖房子,初次下笔行文是定出框架,而修改仿佛是一道道的装修程序,修改无疑是让文章变得愈加精美的不可或缺的过程。我的习作教学更加注重让学生互评自改。互评,就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孩子的视角水平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其实更能读懂彼此的文字,找到其中的妙处。自改,就是让学生自己修改,朗读就是最好的修改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自然就会找到很多不足之处。
习作教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让每一个孩子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写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让每一个孩子都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习作来!作为教师,我愿意开辟无数道广博的沟渠,让孩子们创作的源泉自由地流淌!
【关键词】习作启蒙 激趣导入 明确重点 拓宽思路 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3-02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低年级的“写话”之后,初步接触到了习作,习作有别于低年级的“写话”,也有别于高年级的作文。他们对于习作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却常有无处下笔的困惑,也会有一肚子的话不知道如何道出的苦恼。课标中要求:三年级的习作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们最重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写得多好,而是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教他们运用文从字顺的语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让习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让天真的童言得以无忌的发挥!让语言回归它的本真!同时引导他们去倾听别人的习作,观察周围的生活,扩大他们的视角,使他们在习作中分享到生活的乐趣。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困惑,结合自身教学课例《我喜欢的水果》谈谈习作启蒙阶段的指导。
一、激趣导入,重点观察
鲁迅先生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思,一挥而就。这都说明了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对于习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年级的学生习作难,其原因之一就是大仓库缺少写作储备,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缺少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而观察是“智慧的眼睛”是学生储备写作材料源泉之一。那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就是习作指导中的一大重点。我首先出示一种学生最熟悉的水果,引导学生由外向内,从颜色、形状、味道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一种水果特点这一概念的初步理解。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水果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品尝,用心灵感悟,即引导学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去触觉情境美的存在。进而扩展到水果的吃法、营养、作用等等,从水果延伸向生活。
二、出示要求,明确重点
在学生对事物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直接出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使原本模糊的印象更加清晰明确,就是让学生明白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观察一种水果,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适当的发散,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既是明确了写什么的问题。清朝作家姚鼐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把握住文章的灵魂,写出的文章才会血肉丰满。水果这样的习作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可能是及其简单的,但是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会有无从下手的懵懂,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这样无疑是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使学生不会因此而感到困惑,不会觉得习作是一种压力,相反让他们感觉习作是我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表达中,还蕴含着无限的乐趣。
三、出示范文,拓宽思路
本节课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篇风格迥异的范文,分别是王鲁彦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和一篇小学生的习作。同样都是介绍一种水果,不同经历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着眼点,所写出的文字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篇是从名家的角度写水果,语言朴实,思维大气,愈是品味,愈是觉得厚重。表面上是从色、形、味三个角度对杨梅进行了描写,实际是通过杨梅还怀念儿时的快乐时光,表达无限的思乡之情。另一篇是小学生的习作,完全是从一个馋嘴的孩子的视角写水果,童趣盎然,天真无邪。因为孩子的思维模式没有被经历所定格,所以孩子往往有着大人没有想象力,他们天真的脑袋里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保护这样的想法并且培植这样想法走上正常的表达轨道正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两篇不同的文章自然让学生耳目一新,习作思路豁然开朗,他们或许在阅读中茅塞顿开——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去描写我做喜欢的水果!或者会引发出很多更加奇特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大胆去尝试和突破!既是解决了怎样去写的问题。
四、积累运用,下笔行文
平时我的语文教学就及其注重积累,在此我引导学生相互说说关于水果方面的好词好句,相互分享水果方面的常识和段落,在收集和处理材料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取舍,教学生去博彩众家之长。即便是不知如何下笔,此时也应该有一点思路在胸中了。当然还要教学生学会修改,所谓“文成于改”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且不说名家修改文章的经典,其实写作文好比是盖房子,初次下笔行文是定出框架,而修改仿佛是一道道的装修程序,修改无疑是让文章变得愈加精美的不可或缺的过程。我的习作教学更加注重让学生互评自改。互评,就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孩子的视角水平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其实更能读懂彼此的文字,找到其中的妙处。自改,就是让学生自己修改,朗读就是最好的修改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自然就会找到很多不足之处。
习作教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让每一个孩子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写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让每一个孩子都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习作来!作为教师,我愿意开辟无数道广博的沟渠,让孩子们创作的源泉自由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