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岩
  1965年生于山东单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访问学者。
  
  


  结识张岩,始于共同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因缘,师门出入,一来二往中,渐知其人其学其艺,继而与之游,蒙其不弃,成为切之友。
  张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供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和教学工作。旋又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深入对中国古代美术史论的研究。2005年,负笈入京,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作访问学者,一步一个脚印,为学为艺精进不已。
  


  张岩讷言敏行,厚朴敦诚,有典型的鲁人气质,为学从艺二十多年一路走来,辛勤耕耘,甘苦倍尝。窥其学和艺,肆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绘画、书法史论研究;二是写意国画和书法的创作实践。道成而上,艺成而下,张岩学与艺修与证并进,双楫并荡,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当代热闹非凡的书坛画界,张岩沉潜传统,深心于古,多年倾心于中国古代美术史论的研究,尤其对宋元文人画、中国书法史论的研究用功尤勤,得力最多。对中国传统书画精神和内理的勤学善悟,对古典艺术文脉的洞察,心不离道,使得他的书画创作实践得以沿着传统文人画典正的脉向行走,始终坚守着中国文人画的品格与笔墨精神。
  张岩多年来勤习书法,在实践上一直坚持融通书与画,书从魏晋着手,耽于锺王,浸淫唐宋,薰颜习米,继而出入明清诸家。每入其画室,辄见习笔废纸盈箧遍室,濡墨之水溢缸满钵,常惊其用功之勤苦,叹其沉潜之深入,可谓“立脚不从流俗走,置身定与古人争”者也。正是有长期的书法磨砺和理论修养作为根基,他的画在不断的修行中精进。近几年,张岩的绘画和书法多有进境,入西安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画风一变,为一进境;负笈京师,入陈绶祥工作室,访友参师,品味更上层楼,其绘画作品集《学步集》所收写意花鸟画,潇洒空灵,清气逼人,就是明证;近期他又倾力于山水画创作,长期的传统滋养,在参悟造化中规抚古人,加之花鸟、书法的前行浸润,他的山水一入手就与时风拉开了距离,追求古雅、脱俗的文人艺术格调与品位,笔墨松秀、古淡,气息清新、渊静,自然流露出雅正、平和、静逸的文人画意境。可以看出,张岩力图在深挖古人与参师造化中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与绘画风格,这是一条富有挑战性的路,也是一条正路、大路。不与古人血战、不在古代大师名贤的笔墨中讨生活,不在自然造化物理的淘洗中打草稿,不读书去胸中尘累,书画何由大成?张岩正是体悟到了这一点,所以愿力坚固,体用兼修。
  虽所走乃艰苦、寂寞之道,然张岩不以为倦,乐之不疲,自甘淡泊,不与凡卉争荣。正如黄宾虹论艺人之磨砺所喻“蚕必三起三眠而后化蝶”,张岩年逾不惑,观其所行,察其所安,正抱道自坚,沉酣传统,奋力前行,守着自己的园地耕耘不辍,他日眠起之后,大成必当不远,吾侪拭目以待,且为祈为祝。
   (林 坡《循着古典文脉行走—解读张岩》)
  
  延伸阅读·自家画语
  就当今中国画的教学,各大专院校对所开设的课程存在的弊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课的开设存在着不合理性。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使艺术类考生的素质低下,好多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在专业上,更谈不上对中国画的理解。中国画是本土文化,但学生入校后,首先考虑是外语的过关,相对于中国文化的经典篇章得不到精读,因为学校根本没有像外语一样强调国学。
  书法教学相对薄弱,甚至不设书法课,原因是缺少专业师资,书法课成了“万金油”课程,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书法理论,学不会用笔方法,直接影响绘画。
  


  第二,对中国画经典的临摹不到位。
  第三,过分强调中西结合。
  第四,历代经典绘画理论被忽略。
  针对以上原因,在我们中国画教学中,我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一,加大经典的临摹力度和临摹时间,缩短创作时间及写生时间。
  二,加强国学课的开设,国学课程不仅艺术生要补,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补上这一课,否则会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中国画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书法队伍,中国画专业队伍应是一支书法和绘画相结合的队伍,中国画家首先要将书法写好,国画教师首先是一个书法家。(张 岩)
其他文献
[摘要]  《原野》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歌剧趋向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弄臣》是意大利19世纪末里程碑式的西方歌剧代表作。两者都带有鲜明男性演唱风格特征。通过比较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和笔者的个人体验,对两部歌剧中男性角色的演唱进行分析,梳理了中西方歌剧中男性角色演唱的异同,论证了中国歌剧男性角色演唱需要在学习西方歌剧演唱特征基础上保持民歌和传统戏曲融入的演唱特征。以多维视角展开的比较分析,对歌剧演唱
期刊
王吉田  祖籍河南南阳。197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后从事行政工作。1992年转调教育系专心从事中国画写意花鸟教学至今。
期刊
韩长生  1957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      大写意强调一个“写”字。中国古代画家大多书画兼长,当他想要“解衣盘礴”地抒写胸臆时,选择了书法的途径“写”,而不是“存形莫善于画”的画。“写”首先强调的是“骨”,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怊怅述情,要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骨”是形
期刊
李荣伟  1964年生,祖籍山东青岛。198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      生于山东,长于海西,作为一位女性,李荣伟似乎从小就比别人多了一些不凡的经历:幼赴千里之外,壮结一画之缘。作为一位女画家,李荣伟似也不免要在遥遥古道中寻觅文化真谛了。  也许就因为如此吧,我从李荣伟的画里怎么也看不出流行的所谓女性意识。话又说回来,性别是一个标准吗?我以为不是
期刊
吉武昌  1962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现为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汉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美术事业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昌盛的时期。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国画在整个美术发展大格局中,其创作的主流形态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在社会发展及自身对本体结构的调整变化中正呈现出
期刊
王非  1959年生,陕西合阳人。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非先生是我们在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美术老师。印象中,那时的王非老师,虽然个头不高,身形清瘦,但额头宽阔,目光淡然而有神,所以给人以神清气朗的感觉。那时他经常穿着干净的灰色青年装,颇有些儒雅温和之风,
期刊
[摘要]  针对99篇舞蹈创作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分类后反复读解,细致研究,从百花齐放再现编导家们独特而卓见的创作观念;把握浓郁风格张扬作品个性是民间舞创作的生命;舞蹈作品结构、构图、主题动作深层思索个性见解;作品的舞台调度功能阐释各抒己见;古典舞创作中语言的“转化”必将衍生出新的审美内涵;中国舞蹈分类产生的利与弊需要理性认知等这六个方面,综述了作者们28个舞蹈创作研究精彩观点,它的呈现有利于
期刊
[摘要]本世纪初才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称“无形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已成为当下社会热点之一。2011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我国非遗保护进入历史新阶段。但“非遗”概念易误解,且易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割裂隔绝。我们认为,即便最典型的无形的音乐类“非遗”,也与其物质基础(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之间存在不可须臾分离的紧密联系。借鉴我国古代“形而上”、“形而
期刊
石迦  1972年生于陕西西安,四川仁寿县人。199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石鲁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长安佛教》执行主编,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在西安当代青年画家中,石迦无疑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实力派的后起之秀。在当下无数画家纷纷陶醉于肌理制作附庸时尚或从它类艺术中去寻找新奇、或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去刻求图式、急功近利求风格的时候,石迦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点”
期刊
陈子林  1927年生,陕西乾县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参军;1954年转业后考入西北人民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被下放到陕西县文化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80年调回西安美术学院院师范系任教;1993年离休。  br>    先生自幼爱画,十四五岁时入省立兴国中学读书,于冯友石先生门下学习书画。三年寒窗苦苦求索,深得冯先生垂爱,曾任兴国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