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如茉莉般绽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细读]
  
  《爱如茉莉》是一个散发着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描写流淌着至真至美的爱,使人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被打动。“我”——映儿,最初对淡如茉莉的爱不以为然。可是经历了妈妈生病住院这件事,特别是亲眼目睹了病房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一幕动人情景,内心受到震撼,再听到爸爸妈妈互相照顾的朴素话语,“我”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串联了两个人物、一个画面、几段话语,使学生对爱的认识更加深刻:爱不只是浪漫的玫瑰之约,不只是海枯石烂的誓言,而更多的是365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相互的牵挂关心,彼此的照顾体贴。茉莉的平淡无奇、茉莉的洁白纯净、茉莉的缕缕幽香,正是这朴实而又感人的爱的象征。只有带着对文本的这种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情感积淀,教学才能具有深度和效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映儿与妈妈谈论了爱。妈妈说爱就像茉莉吧。映儿听了,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在映儿眼中,茉莉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可是,文章的结尾却写道: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出示句子)映儿最终明白了——爱如茉莉。是什么事情让映儿的认识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呢?快速地默读全文,想一想。
  2、过渡:映儿最初不能理解妈妈眼中的爱,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映儿真正体会到了——爱如茉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如茉莉般散发出淡淡清香的真情故事,和作者一起用心去品悟“爱”是什么。
  [评析:比较阅读,激疑促思。把文章开头映儿对“这也叫爱”的不予理解和文章结尾映儿发出的由衷慨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莱莉”一起呈现,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形成对“爱”的认识上的反差,激起学生探奇求知的心理欲望。]
  
  二、再读课文,用心感受
  
  1、分小组读课文的6—18小节,边读边想:你从哪些细节描写中能体会到爸妈之间的真爱,真爱到底是什么?出示读书要求一:用发现的眼睛寻找细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2、你们是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这样的真爱呢?
  3、过渡:老师听出来了,吃饺子的叮嘱、病房里的一幕、爸妈的朴素话语,都令人感动!映儿正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幕又一幕,才有了认识上的飞跃。让我们和映儿一起去品味!出示读书要求二:用心感受精美的语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
  4、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评析:感悟主人公如茉莉般的真爱是我确定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读书要求,并围绕此目标开展了小组读书活动。学生披文入情,扎扎实实地去读书,真真切切去品悟。就这样,散发着茉莉花香的爱意暖暖地沁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赏读课文,品味细节
  
  1、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吃饺子的情节。(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的话,怎么读?
  爸爸的万分焦急和担心,怎么读?
  总结: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行动,可是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片真情。我们再来分角色读一读,品一品。
  2、还有一个画面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①出示: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②映儿看到当时的情景,怔住了。映儿为什么怔住了?
  这幅画面上,妈妈的神情是——“恬静的微笑”,爸爸的动作是——“坐”、“紧握”、“伏”。
  ③请反复地朗读这段话,注意这些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想想看,妈妈的恬静的微笑和爸爸的这些动作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你能通过朗读把爸爸妈妈之间的这种真爱读出来吗?
  ④读着,想着,想着,读着,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
  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上……是啊,这样细微体贴的爱最能打动人!
  3、这漫漫长夜,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呢?(出示画面:深夜,月儿,墙上的时钟,病房)请你们看着画面,展开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教师描述带入情境,学生转化角色进行内心独白):
  夜深了,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进病房里。映儿妈妈已经睡着了,望着她憔悴的脸庞,映儿爸爸默默地想——
  一阵阵睡意袭来,映儿爸爸多么想睡一会儿啊,可一想到病中的映儿妈妈,就默默地对自己说——
  时针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夜已经很深了。映儿妈妈一觉醒来,刚想翻一下身子,却发现自己的手被紧握着,映儿爸爸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她想——
  4、多么感人的镜头啊!爱有时就体现在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想象着那一夜,再来读读这两句朴实平淡的话,相信此刻你们对爱的理解会更深刻!出示: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5、是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是爱,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是爱,化成了这样一幅永恒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配乐)
  6、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让我们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出示第九节课文前半部分)(指名读)
  7、人有情,景有语。这样的画面,谁都不忍心去破坏它,包括窗外的阳光。(出示下半段)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把这感人的画面刻在心里。(齐读)
  [评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琐碎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抓住重点段落、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品读。此时,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了真情。在引导中加深了理解。]
  8、看着这样的画面,听着这样的话语,映儿对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你们看——(出示茉莉的图片,静静欣赏)
  此时此刻,在映儿眼里,那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的茉莉已经成了爸爸妈妈爱的象征了。她由衷地发出了感慨——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手握着手,心连着心,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深情的牵手。这么简单、这么纯净,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样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
  [评析:欣赏茉莉,让学生读懂花语,茉莉在南通地区并不常见,因此,借助茉莉图片的呈现帮助学生形成视觉上的直观印象,洁白纯净,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四、拓展品读,加深感悟
  1、同学们,这是映儿父母之间的爱。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你得到过谁的爱?想想他们关心你的生活细节,在你的生活中,爱是什么呢?
  2、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爱是春天的早晨,清朗而又舒适;有人说,爱如奔涌的泉水,蓬勃而又新鲜。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爱的感受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在老师眼里,爱是什么呢?(屏幕出示:《爱是什么》)
  3、同学们,爱如茉莉。我们在爱的芬芳中渐渐长大,也让我们伴随着茉莉的缕缕幽香把爱传送给他人,让有爱的生活充满阳光。
  [评析:联系生活,获知真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爱的细节,在拓展的阅读中加深感悟,在茉莉的缕缕幽香中学会感动,学会感激,学会感恩。]
  
  四、布置作业:
  星级作业:
  ★把这个散发着茉莉幽香的真情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抄写最让你感动的爱的细节,并说说心中的感动。
  ★★★爱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人心中对爱有不同的感受,以“爱如( ),( )”的句式,写写你心中的爱。
  总评
  串联整堂课教学的是映儿情感线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对爱的认识发展。以上的教学预设主线分明,板块简洁,能保证教学的从容推进,有序进行。《爱如茉莉》一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促进了三次生成:一次生成,通过学习小组的读书活动,在朗读互动中,品味了课文中的感人细节,生成了对真爱是什么的初步认识和感受。二次生成,看画面,读课文,想象病房中爸爸妈妈执手而眠时的内心想法。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渲染了一种静谧柔和的气氛,而学生在转换角色后对文中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进行独白,在这样生动的对话互动中,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的感悟得以生成。三次生成,是在拓展互动中,我通过生活画面的呈现,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对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的记忆,从而认识到爱就如茉莉般纯洁朴实,芳香宜人。这样的互动生成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感悟,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单元的语文要素,立足学情,通过教师范读以及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滋养民族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要素;思维品质;传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清明节假前,我布置同学们回去以后参加扫墓活动,并写一篇日记。假期后,刘磊同学交上来的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替老太烧纸。中午,吃过午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去老太的坟前烧纸。开始,爸爸先拿了两张纸,烧了起来,然后我们把假钱和纸都烧了。后来,我和爸爸在要离开的时候各磕了四个头,就快步离去了。  看了这篇总字数一百字还不到的
为师之道,一向众说纷纭;新世纪、新时期,各种说法更是花样翻新,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所谓师道,重在实践。它体现于众多成功教师的身上,是由他们的教育实践支撑起来的,而不是存在于空洞的教义和冠冕堂皇的话语之中。成功的教师,自有其为师之道,其师道或新或旧,或正或奇,或严或慈,虽无定规、定格,但都出于“真心”,缘于“真情”,始于“真爱”,都是“真经”。真,才能感人心,服人心。离开了一个“真”字,一味在笔
[摘 要]让学生习得“深厚的传统文化”,扎好“中国人的根”,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古诗三首》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写互动和适度拓展等策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古诗词;文化味;诗人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
[摘 要]毕业赠言,是良师益友间毕业分别时的馈赠。它具有特殊的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赠言长短不一,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境界高雅,情深意长。用长短句的形式教学生写诗意毕业赠言,让赠言能表达真情实感又有一定的文采,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长短句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短句 ;毕业赠言;真情实感;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在课堂变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当下,笔者所在学校参考宁波五乡中学的课堂模式,将学生分为6小组,每小组7—8人不等,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制衡关系,有效激励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为主,让课于生,本文对分组讨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学生;小组合作;学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假期一结束,任课老师惊觉教室的桌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识字教学受到相当的重视,识字教学研究异常活跃,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各具特色,但其效果优劣不同,利弊共存。那么,如何在综合各家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找到一条既能为不同层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所接受,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的识
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文章。本设计确立了“以文本为本,紧扣说写训练”的理念,凭借语言载体,读写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走近郑和。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回顾重点词语。概括“启航”  1.出示两组词语,检查认读。  身材魁梧 抱拳告别 镇定自若  人山人海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摘 要]在汉字书写弱化的背景之下,小学写字教学过程产生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书写硬件的选择问题,写字姿势亟待关注的问题,教学过程忽视学生审美情意发展的问题。只有反思种种,不断改进,汉字书写才能回归理性,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书写 传统 弊端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88  汉
遗失的记忆  父亲过世之后,8旬母亲独居故乡的老家,完全没有意愿离开随父亲一住30多年的老地方。  但从儿女的角度看,任由耄耋之年的母亲独居也不是办法。母亲的身体非常好,虽生得矮小,腰杆却不见弯曲,稍一活动即脸泛红光,一点儿也不像个高龄老太婆。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看报纸;臼齿虽然缺了一两颗,假牙却是一颗没装过。身体固然很健康,可是她从父亲去世前两三年开始,记忆力衰退得很厉害,同样一件事会一再重复说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