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区实施新课程已有三年,在实施的初期,全体执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体会最深的是: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才是新课程的主旋律。
政治新课程强调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重视教学中的情意因素,用情和爱,用信任和真诚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感情和人格。
中老年教师当初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育成长起来的,后来又用此种方法教育过一批批学生,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传统教学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而人一旦形成了定式思维,就不好改了。在这点上,我们中老年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要比年轻教师困难些。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机器。
原来,我也曾固守一个观点:知识的积累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过多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自身的感受。而这次新课程一再强调学生的“动”,给我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学期一开始,我就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观念。好在新课程为教师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施展空间,所以不管成败,先豁出去试一试!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第一节课开始,逼着自己每节课都让学生活动。而“动”起来的前提条件,就是设计教学问题及活动内容。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和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这是一个曾经困扰着我的难题。开始阶段我经常冥想苦思却一点思路也没有,后来学习了别人的教学案例,受到很大的启发。实验区的老师课改已进行了两年多,他们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现在资源又共享了,不用太可惜,所以我就采取借用、改造和自创三结合的办法,终于走过了这倍感漫长的教学实践摸索阶段。
在设计活动中,我摸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始终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尽量与现实联系、与学生生活联系。新课程改革的这个基本思路,对我们的政治教学有非常大的针对性。过去的政治教学之所以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就是由于缺少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为政治是僵死的,学政治没有用,学完就忘。以前政治教材的第一节是导言课,记得我在过去上此节课时,总是反复强调政治课让我们学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政治、怎样学好政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种依据教材讲教材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变为一个教书匠。初一第一节导言课,我设计了“请你当一回小专家”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以自然组为单位,组长抓阉,确定具体参与内容,设计问题内容包括学校环境、同学情况、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活动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一筹莫展时,我感到已水道渠成了,就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不可能都解决呢?让我们从思想品德课中去寻求、去发现、去理解、去领悟吧!本学期的起始课上,我看到学生真正是自己在思索探究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这真是我多年来没有找到的教学感觉。课后,我总结导言课的成功之处:设计这节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从学生出发去设计问题,与现实及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所以学生感兴趣,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致就高,教学效果也就好。
在初三年级的政治教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是一个比较难学的内容,学生也感觉枯燥无用。该怎样把它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呢?我教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正好赶上同期的语文课已讲了《论语》,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语文课,自己介绍孔子,同时让去过曲阜的同学讲讲游览见闻,尽量结合实际,将孔子的思想讲得透彻一些。当学生对孔子这一倍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产生感情后,我加入一段材料:山东曲阜因打扫卫生用水管直接冲洗地面墙壁,致使“三孔”古建筑内的油漆彩绘大片脱落,文物遭到破坏,其中孔庙最为严重。学生听后十分气愤,此时,我让学生自己谈感想,他们说:“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些人明明无知却偏要蛮干,才导致这种破坏性的愚蠢行为出现。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自己悟出一个道理: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就要认真学习孔子的思想,养成踏踏实实学习、工作的态度。
在学习初一第一课《创建新集体》时,结合历史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让学生思考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我参考其他教师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儒道法三家观点为主,谈谈用何家思想观点来治理你的班级最好。活动是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的。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班主任老师也坐在教室里,学生则无拘无束,对班级建设谈自己的高见,说着说着,学生间争辩起来,为能说服对方,大家极力争取发言机会,一半的学生举手发言,就连班级中一位不爱学习、经常捣乱的学生,这节课也举手不下4次。不知不觉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们都意犹未尽,因为他们的争论还没有结束,我让学生课下再去讨论这个问题。课后,班主任告诉我政治课要讨论班级建设问题,是学生告诉他的,学生还去采访他班级管理的经验,由于对此问题感兴趣,所以就过来听听我讲课,没想到我讲的竟是如此精彩。此时此刻,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心里很清楚: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能充分参与进来,就是因为设计的活动关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家都能说上几句,所以才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倘若不从情绪和趣味上入手,纵使教师有天大的本事,教学效果也只能事倍功半。
在讲授初二第五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前,我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活动,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参与的游戏。教师先公布游戏规则,然后将每组第一个同学叫上来,小声告诉他们一句话。游戏开始后,每组第一位同学开始向自己身后的一位同学口耳相传老师的话,依次类推,直至传达到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最后这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他听到话的内容,最后教师公布原话,同时读出学生写出的话。结果一个班最多只有一个组是遵循了老师的原话,其他组则是笑话不断,学生在笑声中结束了游戏。游戏做完了,学生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感想:靠语言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并且容易出现传递误差,如果再缺乏责任和信誉意识就会造成侵权行为。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弥补语言的这些缺陷呢?学生回答:将语言记录下来,使其成为文字,增强责任与信誉意识,提高自 身修养。由此,学生不仅认识到文字出现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加感到尊重权利与履行义务对一名现代公民的重要性。
这种自身体验式的活动,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学生在趣中学、做中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学生发言和活动多了,课时却不够用了,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的办法是重新建构教材,即依据课程标准增删内容。我个人认为:与其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什么也讲不透,到不如就一个问题做深入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教会学生看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思路,或许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外国曾有一位教师,两个月的时间都在围绕一个内容“城堡”讲课,当然,外国有人家的国情,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但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合理的东西,特别是教学思路,应该值得我们去借鉴。泱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传授不完的,很大一部分知识要靠学生在课下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的引导作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一定要‘授人以渔’,而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教给学生打鱼的方法都显得不够了,还要教给他们寻找良好鱼场的办法。”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重灌输、死记硬背。直至今天,有些教师还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如何看待知识点的落实和能力、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关系?我觉得长期以来政治学习、教学存在着误区,好像政治就是死的知识,靠教师传授、靠人们去背记就行了。其实政治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能使人们思考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仅这一点即可知道“政治”的重任不是我们靠背就能实现的。认为政治仅仅靠记忆,是永远无法认知政治的真谛的,也绝对无法引起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因此我认为,既然历史,政治、语文、音乐等新课程都加大了对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我们应当能够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即初中阶段是普及化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就政治学科而言,它承担着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譬如纳粹头子中很多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有的还具有博士学位,然而这些素养充其量算是他们所拥有人文知识,不能算作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的东西,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人的生活和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否则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见得能有人文素养。
任何事物,有得便有失,这是辩证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得大于失,宁愿失去。一些概念、原理记住了有用吗?有用!到底有多大用?比起学生体会到的精神哪一个价值更大?我不是说这些单纯的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光知道一些知识点,不联系实际,不知道思考,终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师习惯讲,学生习惯听,久而久之,学生思维方式定型,依赖起教师的定论,人云亦云,甚至思维也由此而受到局限,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我曾教的一个班中,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物理老师在推导公式定理,目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学生们却等不及了,“老师,推导过程没用,直接告诉我们定理就行了。”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不重过程。那种将政治视为单纯记忆课程的观点,应该改变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政治更多地是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只是一种情绪、一种观念,或者一种体会。政治需要感悟,需要积累,需要执着,现在很多学生就缺乏这种政治意识。其实政治是非常有趣的,只要在课上把枯燥的事实讲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教师不单打一,尽可能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并没必要死记硬背,政治基础的东西的确是要记住的,但只要你感兴趣,这些基础知识就会很快地融入到思维中去。这就是我们讲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如果在初中阶段就因为背而丧失学政治的兴趣,以后看见政治就头疼的话,你还不如不教他,教坏了更麻烦。
既然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是新课程的主旋律,那么使学生动起来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设计教学问题和活动内容。
新课程能否顺利展开,还需要老师们多在教法上下工夫,想尽办法去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整堂课都“活”起来,这才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新课程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我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陈德然
政治新课程强调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重视教学中的情意因素,用情和爱,用信任和真诚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感情和人格。
中老年教师当初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育成长起来的,后来又用此种方法教育过一批批学生,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传统教学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而人一旦形成了定式思维,就不好改了。在这点上,我们中老年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要比年轻教师困难些。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机器。
原来,我也曾固守一个观点:知识的积累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过多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自身的感受。而这次新课程一再强调学生的“动”,给我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学期一开始,我就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观念。好在新课程为教师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施展空间,所以不管成败,先豁出去试一试!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第一节课开始,逼着自己每节课都让学生活动。而“动”起来的前提条件,就是设计教学问题及活动内容。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和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这是一个曾经困扰着我的难题。开始阶段我经常冥想苦思却一点思路也没有,后来学习了别人的教学案例,受到很大的启发。实验区的老师课改已进行了两年多,他们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现在资源又共享了,不用太可惜,所以我就采取借用、改造和自创三结合的办法,终于走过了这倍感漫长的教学实践摸索阶段。
在设计活动中,我摸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始终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尽量与现实联系、与学生生活联系。新课程改革的这个基本思路,对我们的政治教学有非常大的针对性。过去的政治教学之所以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就是由于缺少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为政治是僵死的,学政治没有用,学完就忘。以前政治教材的第一节是导言课,记得我在过去上此节课时,总是反复强调政治课让我们学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政治、怎样学好政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种依据教材讲教材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变为一个教书匠。初一第一节导言课,我设计了“请你当一回小专家”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以自然组为单位,组长抓阉,确定具体参与内容,设计问题内容包括学校环境、同学情况、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活动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一筹莫展时,我感到已水道渠成了,就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不可能都解决呢?让我们从思想品德课中去寻求、去发现、去理解、去领悟吧!本学期的起始课上,我看到学生真正是自己在思索探究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这真是我多年来没有找到的教学感觉。课后,我总结导言课的成功之处:设计这节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从学生出发去设计问题,与现实及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所以学生感兴趣,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致就高,教学效果也就好。
在初三年级的政治教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是一个比较难学的内容,学生也感觉枯燥无用。该怎样把它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呢?我教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正好赶上同期的语文课已讲了《论语》,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语文课,自己介绍孔子,同时让去过曲阜的同学讲讲游览见闻,尽量结合实际,将孔子的思想讲得透彻一些。当学生对孔子这一倍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产生感情后,我加入一段材料:山东曲阜因打扫卫生用水管直接冲洗地面墙壁,致使“三孔”古建筑内的油漆彩绘大片脱落,文物遭到破坏,其中孔庙最为严重。学生听后十分气愤,此时,我让学生自己谈感想,他们说:“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些人明明无知却偏要蛮干,才导致这种破坏性的愚蠢行为出现。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自己悟出一个道理: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就要认真学习孔子的思想,养成踏踏实实学习、工作的态度。
在学习初一第一课《创建新集体》时,结合历史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让学生思考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我参考其他教师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儒道法三家观点为主,谈谈用何家思想观点来治理你的班级最好。活动是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的。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班主任老师也坐在教室里,学生则无拘无束,对班级建设谈自己的高见,说着说着,学生间争辩起来,为能说服对方,大家极力争取发言机会,一半的学生举手发言,就连班级中一位不爱学习、经常捣乱的学生,这节课也举手不下4次。不知不觉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们都意犹未尽,因为他们的争论还没有结束,我让学生课下再去讨论这个问题。课后,班主任告诉我政治课要讨论班级建设问题,是学生告诉他的,学生还去采访他班级管理的经验,由于对此问题感兴趣,所以就过来听听我讲课,没想到我讲的竟是如此精彩。此时此刻,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心里很清楚: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能充分参与进来,就是因为设计的活动关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家都能说上几句,所以才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倘若不从情绪和趣味上入手,纵使教师有天大的本事,教学效果也只能事倍功半。
在讲授初二第五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前,我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活动,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参与的游戏。教师先公布游戏规则,然后将每组第一个同学叫上来,小声告诉他们一句话。游戏开始后,每组第一位同学开始向自己身后的一位同学口耳相传老师的话,依次类推,直至传达到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最后这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他听到话的内容,最后教师公布原话,同时读出学生写出的话。结果一个班最多只有一个组是遵循了老师的原话,其他组则是笑话不断,学生在笑声中结束了游戏。游戏做完了,学生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感想:靠语言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并且容易出现传递误差,如果再缺乏责任和信誉意识就会造成侵权行为。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弥补语言的这些缺陷呢?学生回答:将语言记录下来,使其成为文字,增强责任与信誉意识,提高自 身修养。由此,学生不仅认识到文字出现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加感到尊重权利与履行义务对一名现代公民的重要性。
这种自身体验式的活动,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学生在趣中学、做中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学生发言和活动多了,课时却不够用了,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的办法是重新建构教材,即依据课程标准增删内容。我个人认为:与其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什么也讲不透,到不如就一个问题做深入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教会学生看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思路,或许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外国曾有一位教师,两个月的时间都在围绕一个内容“城堡”讲课,当然,外国有人家的国情,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但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合理的东西,特别是教学思路,应该值得我们去借鉴。泱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传授不完的,很大一部分知识要靠学生在课下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的引导作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一定要‘授人以渔’,而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教给学生打鱼的方法都显得不够了,还要教给他们寻找良好鱼场的办法。”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重灌输、死记硬背。直至今天,有些教师还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如何看待知识点的落实和能力、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关系?我觉得长期以来政治学习、教学存在着误区,好像政治就是死的知识,靠教师传授、靠人们去背记就行了。其实政治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能使人们思考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仅这一点即可知道“政治”的重任不是我们靠背就能实现的。认为政治仅仅靠记忆,是永远无法认知政治的真谛的,也绝对无法引起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因此我认为,既然历史,政治、语文、音乐等新课程都加大了对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我们应当能够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即初中阶段是普及化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就政治学科而言,它承担着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譬如纳粹头子中很多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有的还具有博士学位,然而这些素养充其量算是他们所拥有人文知识,不能算作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的东西,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人的生活和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否则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见得能有人文素养。
任何事物,有得便有失,这是辩证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得大于失,宁愿失去。一些概念、原理记住了有用吗?有用!到底有多大用?比起学生体会到的精神哪一个价值更大?我不是说这些单纯的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光知道一些知识点,不联系实际,不知道思考,终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师习惯讲,学生习惯听,久而久之,学生思维方式定型,依赖起教师的定论,人云亦云,甚至思维也由此而受到局限,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我曾教的一个班中,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物理老师在推导公式定理,目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学生们却等不及了,“老师,推导过程没用,直接告诉我们定理就行了。”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不重过程。那种将政治视为单纯记忆课程的观点,应该改变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政治更多地是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只是一种情绪、一种观念,或者一种体会。政治需要感悟,需要积累,需要执着,现在很多学生就缺乏这种政治意识。其实政治是非常有趣的,只要在课上把枯燥的事实讲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教师不单打一,尽可能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并没必要死记硬背,政治基础的东西的确是要记住的,但只要你感兴趣,这些基础知识就会很快地融入到思维中去。这就是我们讲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如果在初中阶段就因为背而丧失学政治的兴趣,以后看见政治就头疼的话,你还不如不教他,教坏了更麻烦。
既然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是新课程的主旋律,那么使学生动起来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设计教学问题和活动内容。
新课程能否顺利展开,还需要老师们多在教法上下工夫,想尽办法去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整堂课都“活”起来,这才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新课程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我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陈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