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的就越好吗?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大批评家,也是上世纪最有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的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开端》里说到一个现象:人们往往觉得过去很美好,尤其在他们对现实不满的情况下。
  萨义德论的是“开端”的问题,所有的开端,都有一个共同点:简单。比如,童年就要比成人简单,因此我们常谈到“童心”可贵,而社会是个大染缸,再比如农业就比工业简单,农业用的机械少,人直接与土地和草木接触,因而是最质朴、最天然的生活方式。
  简单总是让我们感觉美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愤怒于社会不平等,提出了“高贵的野蛮人”一说,说初民的道德高于阶级社会里的人。人都会怀念开端时刻,在开端—发展—成熟—衰败这一生命周期里,开端总是最令人珍视的一个时期。而萨义德又提出一个更加深刻的例子:语言。
  萨义德涉猎的文学作品,几乎覆盖了西方历代所有的经典名著。在《开端》的第二章里,他讲到了18世纪的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1712年,他写了一封“关于纠正、改进、确定英语的计划书”给一位英国高官,他说,“叽叽呱呱的方言土语”,“破碎的发音和缩写”,还有时不时“向野蛮趣味的堕落”正折磨着英语语言。他说,我们应该设立一个组织,其成员“能定时定点集合,立下一系列规则……并且,由此研究出一种可以永久地确定及稳固我们的语言的方法。”
  斯威夫特认为,简单的语言是最好的:“任何语种臻于完美,其标志就是简单”。他写下了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今天读起来,的确文风干净、简约,多余的描写几乎一句没有。
  萨义德说,这就叫古典特色,讲究复古,认为最初的词汇具有最高的价值,后来的词汇都从它们衍生出来,以它们为榜样和模板。语言的流变过程延续得越长,那么,那些最初的词汇就越是有价值。
  但是,萨义德敏锐地指出,对过去以及“开端”的迷恋和美化,是正常的,也是一种乌托邦情结。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那个开端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只是通过前人留下的文字(他没有提到绘画或摄影作品)在追想那个美好的昨日,而文字则是不透明的,我们并不能透过它们掌握真实的历史。
  《开端》是一部特别的著作,成书于上世纪70年代,虽然属于学术作品,穿越了小说、诗歌、语言学、结构主义等人文学科,其问题意识却很当下、很真实。萨义德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小说家及其作品上,这些人都在思考“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并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写作之中;他们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拼命地写,写出来的一本本书,是在蚕食生命。所以,写作生涯的开端,就标出了一条艰苦的、自我销蚀的道路——对他们来说,“开端”让他们焦虑,它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
  焦虑还有一个原因:作家们担心,自己选择的开端是完全错误的。
  萨义德最喜欢的小说家康拉德,留下了许多书信,他就曾跟密友抱怨说,我辛辛苦苦地写了这么多字,真担心是不是写了一堆狗屎;我编的这个故事,自以为很动人,别人读了会不会嗤之以鼻啊?如果“开端”就错了,那么后边的一切都是在徒费工夫——这,岂不是太可怕了吗?
  今天我们在电脑里写作,除了硬盘烧坏,文件丢失,像康拉德这样的焦虑,不太有了,因为现在的文字比纸上书写的时代多得太多,增删取舍也容易得太多,文字一通胀,自然就贬值,在纸上落下一行字迹,犹如一种仪式一般,与在屏幕里敲击一段话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不太会考虑一个“开端”究竟有多么重要了。
  萨义德不只是在说作家的事。他是在说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开端”,他提醒我们,正如作家为“开端”所焦虑,对世间千人万事而言,“开端”都是不明确的,我们只是在事后想象: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居鲁士打造了伟大的波斯帝国,华盛顿缔造了美利坚,这些“开端”都多么了不起!最伟大的人物,都是些为天下之先的人,他们做了之前没有人做过的事。
  读《开端》后,至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头脑里植有怎样的神话:越早的就是越好的,以及,我们觉得每一桩事业都有一个明确的、不容置疑的开端,等等,都是神话的一种。
  我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我们靠的是事后的想象;而摩西、阿基米德、牛顿、华盛顿们,其开创性的意义都是后人所赋予的。
  《开端:意图与方法》,(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章乐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1月
其他文献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后果,已经有非常多的讨论,大致而言有以下几点:首先,长期来看,不利于劳动力供给,年轻人越来越少,就意味着以后劳动力大军萎缩,损害长期经济增长;其次,会造成老少比失调,加剧老龄化趋势。随着一个工作的年轻人要抚养更多的老人,将会使得当下的养老体系不可持续;然后会造成性别比失调,随着堕胎技术的进步以及违反伦理的操作,实际上的男孩偏好在一胎制的情况下被人为强化,女婴大量遭流产,形成了
期刊
在历经数月的股价下挫之后,5月7日,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  截至3月31日的阿里巴巴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第四财季营收为174.25亿元,同比增长45%;旗下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等零售平台成交额达60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其中移动端成交额首次占比超过50%。1972年出生的张勇(左)接替1969年出生的陆兆禧(右)担任CEO,被马云解释为阿里高管层从“60 后
期刊
2015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在官网上发布《关于规范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称,严禁将治疗性生物制品作为疫苗向群众推介使用,不允许接种单位协助疫苗厂商进行产品宣传。  这份《通知》已于4月30日发给全国卫生系统及中国疾控中心。《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行为,不得诱导以二类疫苗代替一类疫苗,不允许宣传非疫苗类的产品。  据了解,《财经》杂志4月27日刊发的《“兰菌净疫
期刊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中国当代知名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汪国真,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到90年代,便已出版诗集数十种。  其中,处女作《年轻的潮》于1990年由学苑出版社刊行,初版即发行逾两万册,当年印数高达15万册。此后,又出版《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  汪国真最初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经历过不少坎
期刊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一直为国人所热议,但并非所有人都已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转变既有大学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启示与借鉴。   19世纪英国人纽曼既是著名神学家、罗马教皇本笃十六破例亲自册封的“真福”,也是杰出教育家。他不但出任过大学校长,而且作为19世纪自由教育倡导者,提出一套至今未曾
期刊
如期还上12亿中期票据,英利稍缓了口气。  5月3日,英利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支付了12.7亿元,用于偿还2012年5月份发行的12亿元三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的全部本金及利息。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亦逾表示,对于及时归还今年10月到期的另一笔10亿元中票非常有信心。  这算是部分回应了市场对英利财务状况的质疑。从财报上看,英利近四年持续亏损超过15亿美元,且资产负债率高企,短期负债压顶,股价亦从
期刊
企业家,2015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8岁    米其林的轮胎、餐厅指南以及白色吉祥物“必比登”早已家喻户晓,但执掌米其林近半个世纪的弗朗索瓦·米其林(Franois Michelin),则因低调的作风而未为公众熟知。但实际上,倘若没有弗朗索瓦一生的卓著贡献,米其林恐怕还只是一家欧洲本土的轮胎制造商,更难以取得今日在轮胎制造领域的领先成就。  弗朗索瓦·米其林于1926年出生,是米其林创始人之一
期刊
词这种文学体式,本来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意思,词就是歌词的意思,是配合隋唐以来一种流行的音乐——燕乐而歌唱的歌词,本来是在市井之间流传的。   后蜀时代的欧阳炯,在后蜀广政三年(940)编成《花间集》,其在《花间集序》中说我为什么编定了这个集子,我所编辑的就是这些年来文人诗客写作的歌词。本来一般市井之间所唱的流行歌曲比较通俗,不是十分典雅的。而欧阳炯所编辑的《花间集序》,特别指出是诗客的曲子词。他编
期刊
美国进出口银行算得上美国政府中最悲情的一个机构,再过不到两个月,被临时延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特许经营权到期,美国进出口银行又一次面临可能关门的命运。而与此同时,大洋彼岸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却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而获得新生。  在其长达81年的历史上,美国进出口银行经营权延期了数十次。其行长弗雷德·霍赫贝格(Fred Hochberg)感慨说,该行此前从未引发过如此大的争议。  争议始自2014年夏。在平
期刊
近期希腊违约事件和中国股市风波,是牵动全球市场神经的两个焦点。虽然这两件事后来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其后续效应以及反思仍在继续。  表面上看,这两件事关联性不大,一个是入不敷出的小型经济体的债务违约事件,一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但一方面其可能引发的震荡具有相同程度的震撼效应,比如假设希腊退出欧元体系,其给整个欧盟带来的冲击非同小可;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发生在希腊和中国的事件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