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宋庆龄基金会和有关单位共同创办了“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个奖项的评选,涌现出许多小小发明家。
塑料管里的秘密
内蒙古的徐子昂同学家里有一大片菜地,每年都会种上很多宽豆角。夏天,到了收获的时候,一大把一大把的宽豆角怎么吃都吃不完。家里人将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部分晒干,做成干豆角留着冬天吃。
可是,把宽豆角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不容易晒干,还容易腐烂。妈妈只好用刀把宽豆角沿着中线切开。这样,宽豆角容易晒干,不容易坏。可是,宽豆角很难切好,稍不小心就会切到手。怎么办呢?
徐子昂想了又想,决心动手发明一个小工具——破开豆角两半器,专门用来均匀地破开宽豆角。
他找来一截有一定厚度的、长约8厘米的圆柱型塑料管,在管子里固定一个刀片,刀刃与管口平面垂直。使用时,把宽豆角推进管子里,宽豆角在管内被刀片切成两半,从管子另一端探出头来。用手往外轻轻一拉,宽豆角就被破开成均匀的两条,方便极了。
用破开豆角两半器破宽豆角,又快又均匀,还不会伤手。妈妈高兴,徐子昂更高兴。
给雨伞开扇窗
一天下午,突然刮起大风,下起了大雨。妈妈买菜还没回家,山东的陈瑞铭同学就打着雨伞,出门去接妈妈。
一路上,雨伞多次被风吹得翻了过去,她也被淋得湿透了。回家后,她想:什么样的雨伞才不会被风吹翻呢?
伞是被风吹翻的,如果伞不挡住风,让风透过去,就不会被吹翻了。弄明白这一点,陈瑞铭决定发明一种能透风的伞。
通过观察,她发现,如果不想让雨伞被风吹翻,就要把雨伞兜住的风及时通畅地排出去。
她在伞布上剪了八个树叶形状的洞,然后请妈妈帮忙,用缝纫机给伞洞缝上了透风的呢绒纱窗布。为了防止漏雨,她又在纱窗布上“盖”上了一片比伞洞大一些的伞布“树叶”。
刮大风的时候,陈瑞铭撑着她的透风伞走在路上,无论是顺着风,还是逆着风,伞都没有被风吹翻过了。
骑弹簧的拖把
广东的冯慧婷同学干家务时,最讨厌拖完地后洗拖把了。
她家里有洗拖把用的桶,但用起来很不方便。妈妈常常用手使劲拧拖把,告诉她,这样才能拧得比较干净。
冯慧婷不喜欢这么做,她觉得这样实在是太费劲了。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
她在心里不停地琢磨:怎样才能使洗拖把的工作变得既轻松又简便呢?
一天,她发现,将螺丝钉和螺母套在一起,拧螺母时,螺母旋转着,沿着螺丝钉的螺纹竖直向下走。她想:向下压拖把,如果拖把能自动旋转,不就拧干了吗?
在老师的协助下,她画出了“方便脱水器”的设计图(如右图)。
图纸设计好了,可制作起来非常麻烦。脱水器要反复转动,一定要结实。她每天都和工人叔叔交流,告诉工人叔叔自己的想法。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出了“方便脱水器”——在较粗的钢管表面刻出导向槽,较细的钢管下端安装两个销子。漏网安装在较细的钢管上,较粗的钢管固定在水桶里。只要向下按压较细的钢管,销子就可以在导向槽内滑动,较细的钢管就旋转着向下运动,拖把就拧干了。
为了让被按压下去的较细的钢管回位上升,她在粗细钢管之间加了一个弹簧,不用力压拖把时,漏网和较细的钢管就会回到原位,供下一次使用。
·编辑感言·
传递创造力
这组贴近生活的小发明,富有创意。
本期“创新少年”亮相的几位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却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动手动脑,在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小发明。
美好的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更有趣,充满阳光般的活力和快乐。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可以传递。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充满关爱和趣味的小发明,让创造力传递开来。
塑料管里的秘密
内蒙古的徐子昂同学家里有一大片菜地,每年都会种上很多宽豆角。夏天,到了收获的时候,一大把一大把的宽豆角怎么吃都吃不完。家里人将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部分晒干,做成干豆角留着冬天吃。
可是,把宽豆角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不容易晒干,还容易腐烂。妈妈只好用刀把宽豆角沿着中线切开。这样,宽豆角容易晒干,不容易坏。可是,宽豆角很难切好,稍不小心就会切到手。怎么办呢?
徐子昂想了又想,决心动手发明一个小工具——破开豆角两半器,专门用来均匀地破开宽豆角。
他找来一截有一定厚度的、长约8厘米的圆柱型塑料管,在管子里固定一个刀片,刀刃与管口平面垂直。使用时,把宽豆角推进管子里,宽豆角在管内被刀片切成两半,从管子另一端探出头来。用手往外轻轻一拉,宽豆角就被破开成均匀的两条,方便极了。
用破开豆角两半器破宽豆角,又快又均匀,还不会伤手。妈妈高兴,徐子昂更高兴。
给雨伞开扇窗
一天下午,突然刮起大风,下起了大雨。妈妈买菜还没回家,山东的陈瑞铭同学就打着雨伞,出门去接妈妈。
一路上,雨伞多次被风吹得翻了过去,她也被淋得湿透了。回家后,她想:什么样的雨伞才不会被风吹翻呢?
伞是被风吹翻的,如果伞不挡住风,让风透过去,就不会被吹翻了。弄明白这一点,陈瑞铭决定发明一种能透风的伞。
通过观察,她发现,如果不想让雨伞被风吹翻,就要把雨伞兜住的风及时通畅地排出去。
她在伞布上剪了八个树叶形状的洞,然后请妈妈帮忙,用缝纫机给伞洞缝上了透风的呢绒纱窗布。为了防止漏雨,她又在纱窗布上“盖”上了一片比伞洞大一些的伞布“树叶”。
刮大风的时候,陈瑞铭撑着她的透风伞走在路上,无论是顺着风,还是逆着风,伞都没有被风吹翻过了。
骑弹簧的拖把
广东的冯慧婷同学干家务时,最讨厌拖完地后洗拖把了。
她家里有洗拖把用的桶,但用起来很不方便。妈妈常常用手使劲拧拖把,告诉她,这样才能拧得比较干净。
冯慧婷不喜欢这么做,她觉得这样实在是太费劲了。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
她在心里不停地琢磨:怎样才能使洗拖把的工作变得既轻松又简便呢?
一天,她发现,将螺丝钉和螺母套在一起,拧螺母时,螺母旋转着,沿着螺丝钉的螺纹竖直向下走。她想:向下压拖把,如果拖把能自动旋转,不就拧干了吗?
在老师的协助下,她画出了“方便脱水器”的设计图(如右图)。
图纸设计好了,可制作起来非常麻烦。脱水器要反复转动,一定要结实。她每天都和工人叔叔交流,告诉工人叔叔自己的想法。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出了“方便脱水器”——在较粗的钢管表面刻出导向槽,较细的钢管下端安装两个销子。漏网安装在较细的钢管上,较粗的钢管固定在水桶里。只要向下按压较细的钢管,销子就可以在导向槽内滑动,较细的钢管就旋转着向下运动,拖把就拧干了。
为了让被按压下去的较细的钢管回位上升,她在粗细钢管之间加了一个弹簧,不用力压拖把时,漏网和较细的钢管就会回到原位,供下一次使用。
·编辑感言·
传递创造力
这组贴近生活的小发明,富有创意。
本期“创新少年”亮相的几位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却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动手动脑,在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小发明。
美好的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更有趣,充满阳光般的活力和快乐。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可以传递。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充满关爱和趣味的小发明,让创造力传递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