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年高考来看,学生在现代文表述题上的失分始终很多。究其原因,除了考生不能准确透彻地读懂文本,不能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并规范表述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不能缜密审题,致使不能依问作答,造成答案要点不全,表述不到位。
为此,确立并培养解答现代文表述题的审题意识,加强解答现代文表述题的审题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试以近年高考题例说如下:
一、审题——把握问题的要素
高考现代文表述题的答案要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两个或多个要点构成的。对此,若不能准确审题,明确题目所隐含的要素要求,学生答题时常常会只看一点不及其余而导致失分。
【例1】2004年全国卷I《老家》第3题: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题干中“复杂的心情”即隐含着问题的要素要求。所谓“复杂的心情”,一般表现为多或矛盾的心情。根据原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贯穿全篇,如开头的梦境,第5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第6、7段写自己流落异乡的经历及感受,第10段的思念和尊重等;另一方面,行文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矛盾心理,如第3段说“不想回去”,第13段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屋的复杂情感,第14段以一个转折表达对“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的无奈惆怅而又必须遵循规律的矛盾心情。再结合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我们就可依问作答: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的矛盾。当时有不少考生,或因信息不全而不能反映“复杂”的要素,或因没能作简要分析而导致失分,都是犯了没能把握问题要素的错误。
【例2】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鹜图》第3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文中画线句子是“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它是在陈述一种事实现象,“有人”“有人”两种观点完全对立。对此,作者处于两难的处境中,难以取舍。题目要求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并不是要求解说画线句的含义。考生若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出错,去解说画线句的含义了。当时有很多考生就是错在这方面。结合全文可知,作者对农耕文明的悠闲、诗意是抱着欣赏的态度,但又认识到农耕文明为现代机器耕作所取代是必然趋势,所以:作者既渴望改变贫困落后的物质生活方式,又期待延续纯净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及闲适的情调,故作者一时难以取舍,内心感到矛盾。
二、审题——把握问题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现代文表述题的设制,也正是在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因此,若不能准确把握,失分也就是当然的了。
【例3】2005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第3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这道题的答案是“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的倾向,波兹曼的诅咒将应验”。答案第一点,一般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太过悲观”引出对波兹曼的观点“文化灭亡论”的否定即可,后两点有一定难度。但若考生能准确把握“诅咒”两字在这儿的本质含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结合本文作者的情感态度来看,“诅咒”在这里偏重于原义,含预言性的警告义。原文相关文字是这样的:“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从中我们可看出,作者所讲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作者的意思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处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因此,必须重视波兹曼的警告,否则,波兹曼所说的文化灭亡的预言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诅咒,而且这诅咒将会应验。
【例4】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的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烙印”喻不易磨灭的痕迹或深刻的印象,“童年的烙印”即指童年生活中有深刻感受不易忘却的生活片断、生活痕迹。审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到原文相关文字中去筛选整合了。“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就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从上述加点文字中可看出,乡土给人们童年生活深刻而难以磨灭的痕迹主要是指“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祖辈们悲欢离合的家史”以及“邻里乡亲的音容笑貌”。再结合题目的字数限制,我们就可以概括整合如下:父母亲族的爱,乡土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审题——把握问题的程度
高考所选文本大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命题者也常常会在问题程度的把握上来设制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对此,我们答题时只有准确把握,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倾向、价值态度等。
【例5】2005年全国卷《一日春光》第1题:“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吞咽”的本义是吞食,指不加细嚼,整个儿或成块地咽下去,但“吞咽”春天就无法按本义来解释。冰心在《一日春光》中通篇透露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因“春天迟迟不来”而产生的急切期盼。考生也大都能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那份喜爱之情,也知道“吞咽”在这里不能用其本义来解释,但大多数考生还是只会笼统地说“吞咽”的含义是喜爱或欣赏。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情感所达到的程度,不能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春天“饥渴难耐”的程度。这儿应是作者在急切盼望春天,春天终于来了后的“尽情地享受”,只有它才能把作者对春天的那份无比期待、向往和喜爱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当然,考生如果答尽情地喜爱或欣赏,程度也还是不够的。
【例6】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1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们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题干中的“万分地”体现了俞伯牙兴奋和感激的程度,对此,我们只有把体现他兴奋和感激到万分程度的原因找出来,答案才能准确完整。据原文:“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我们就应该筛选出俞伯牙兴奋的感激万分的原因是“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而当时有不少考生把“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这一关键信息遗漏掉了。殊不知,如果俞伯牙的琴声简单明了,谁都一听就懂,他又怎会是遇到钟子期后才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呢?他又何必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呢?
总之,缜密审题,可以让我们及时准确地发现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和要求,使答案准确全面,而不至于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审稿:刘起增编校:王芳)
为此,确立并培养解答现代文表述题的审题意识,加强解答现代文表述题的审题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试以近年高考题例说如下:
一、审题——把握问题的要素
高考现代文表述题的答案要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两个或多个要点构成的。对此,若不能准确审题,明确题目所隐含的要素要求,学生答题时常常会只看一点不及其余而导致失分。
【例1】2004年全国卷I《老家》第3题: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题干中“复杂的心情”即隐含着问题的要素要求。所谓“复杂的心情”,一般表现为多或矛盾的心情。根据原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贯穿全篇,如开头的梦境,第5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第6、7段写自己流落异乡的经历及感受,第10段的思念和尊重等;另一方面,行文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矛盾心理,如第3段说“不想回去”,第13段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屋的复杂情感,第14段以一个转折表达对“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的无奈惆怅而又必须遵循规律的矛盾心情。再结合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我们就可依问作答: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的矛盾。当时有不少考生,或因信息不全而不能反映“复杂”的要素,或因没能作简要分析而导致失分,都是犯了没能把握问题要素的错误。
【例2】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鹜图》第3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文中画线句子是“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它是在陈述一种事实现象,“有人”“有人”两种观点完全对立。对此,作者处于两难的处境中,难以取舍。题目要求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并不是要求解说画线句的含义。考生若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出错,去解说画线句的含义了。当时有很多考生就是错在这方面。结合全文可知,作者对农耕文明的悠闲、诗意是抱着欣赏的态度,但又认识到农耕文明为现代机器耕作所取代是必然趋势,所以:作者既渴望改变贫困落后的物质生活方式,又期待延续纯净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及闲适的情调,故作者一时难以取舍,内心感到矛盾。
二、审题——把握问题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现代文表述题的设制,也正是在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因此,若不能准确把握,失分也就是当然的了。
【例3】2005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第3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这道题的答案是“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的倾向,波兹曼的诅咒将应验”。答案第一点,一般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太过悲观”引出对波兹曼的观点“文化灭亡论”的否定即可,后两点有一定难度。但若考生能准确把握“诅咒”两字在这儿的本质含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结合本文作者的情感态度来看,“诅咒”在这里偏重于原义,含预言性的警告义。原文相关文字是这样的:“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从中我们可看出,作者所讲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作者的意思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处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因此,必须重视波兹曼的警告,否则,波兹曼所说的文化灭亡的预言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诅咒,而且这诅咒将会应验。
【例4】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的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烙印”喻不易磨灭的痕迹或深刻的印象,“童年的烙印”即指童年生活中有深刻感受不易忘却的生活片断、生活痕迹。审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到原文相关文字中去筛选整合了。“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就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从上述加点文字中可看出,乡土给人们童年生活深刻而难以磨灭的痕迹主要是指“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祖辈们悲欢离合的家史”以及“邻里乡亲的音容笑貌”。再结合题目的字数限制,我们就可以概括整合如下:父母亲族的爱,乡土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审题——把握问题的程度
高考所选文本大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命题者也常常会在问题程度的把握上来设制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对此,我们答题时只有准确把握,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倾向、价值态度等。
【例5】2005年全国卷《一日春光》第1题:“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吞咽”的本义是吞食,指不加细嚼,整个儿或成块地咽下去,但“吞咽”春天就无法按本义来解释。冰心在《一日春光》中通篇透露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因“春天迟迟不来”而产生的急切期盼。考生也大都能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那份喜爱之情,也知道“吞咽”在这里不能用其本义来解释,但大多数考生还是只会笼统地说“吞咽”的含义是喜爱或欣赏。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情感所达到的程度,不能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春天“饥渴难耐”的程度。这儿应是作者在急切盼望春天,春天终于来了后的“尽情地享受”,只有它才能把作者对春天的那份无比期待、向往和喜爱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当然,考生如果答尽情地喜爱或欣赏,程度也还是不够的。
【例6】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1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们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题干中的“万分地”体现了俞伯牙兴奋和感激的程度,对此,我们只有把体现他兴奋和感激到万分程度的原因找出来,答案才能准确完整。据原文:“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我们就应该筛选出俞伯牙兴奋的感激万分的原因是“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而当时有不少考生把“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这一关键信息遗漏掉了。殊不知,如果俞伯牙的琴声简单明了,谁都一听就懂,他又怎会是遇到钟子期后才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呢?他又何必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呢?
总之,缜密审题,可以让我们及时准确地发现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和要求,使答案准确全面,而不至于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审稿:刘起增编校: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