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惑”到“解惑”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x15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2016年9月笔者参评高级教师,抽到浙美版四年级上册18课《青铜器》,这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根据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青铜器的世界,透过青铜器古色斑斓的外表、繁多的造型、诡秘的花纹、奇异的铭文,看到的是一个时代青铜艺术的辉煌。
  教学困惑:
  1、教学内容有距离感:青铜器年代久远,加上其名称经常出现许多生僻字,学生的好奇心会不会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磨掉?同时青铜器曾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的产物,是反映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体现,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有很大差距,如何拉进学生与青铜器的距离?
  2、教学环节需突破:关于《青铜器》一课的教学设计,之前已有老师进行了成功的教学,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破重构?
  3、学生作业的选择:作为“欣赏·评述”课,学生作业不同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明确,但是能通过欣赏、评述等活动后,有一些操作实践的环节对于美术课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材料来呈现作业呢?
  教学流程确立:
  带着以上的种种困惑,在研读教材后,我把教学流程确定为自己比较擅长的开放式,如下:
  随着流程确立后,一些教学困惑也慢慢找到了解除方法。
  教学设计:
  一、听音乐引入课题
  1、播放编钟演奏的音乐,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演奏。图片出示编钟,介绍“曾侯乙编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有7米多长”),体验庞大乐器(我们这个美术教室都装不下)。
  2、这编钟是用什么做的呢?了解青铜,“青铜指红铜加入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成为新的一种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后,其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青铜器”。
  3、板贴课题,线段图介绍“中国青铜器时代”。
  【设计意图】:从听音乐猜想出青铜乐器,从编钟引出青铜器时代,节奏轻松,条理清晰。用线段图表示“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成熟和鼎盛的辉煌期,简单明了。
  二、初浅认识,了解青铜器的功能
  1、古今图片对比,了解青铜器在当初的生活功用。出示两幅青铜器图片,图1人面盉hé,图2“子乍弄鸟”尊,对比就是现代生活中的的调酒器和盛酒器。
  2、关键字的注释,猜想青铜器的功用。出示图3齐候匜yí,图4伯公父簠f?,附上文字注释:“匜:盥guàn洗器。簠:盛稻谷等粮食的器具”。通过理解,就是“舀水器和盛谷器”,也就是现在的勺子与米缸。
  【设计意图】:古今图片对比,非常显性地揭示了古代青铜器在生活中的功用,现代物品图片的出示对比,一下子拉进了青铜器与同学们现有的认知距离,不再陌生、神秘,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可触摸可使用的生活用具而已。而第二组通过对主要文字的注释,让孩子们自己猜想“齐候匜”和“伯公父簠”就是现在生活中舀水用的勺子和存放粮食的米缸,这样的安排从“读图”到“读字”了解即由浅入深,又形式不一,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近距离触摸感知、说发现、提疑问
  分小组欣赏发现、探究质疑。每组学生自由触摸,观察,欣赏小组青铜器仿制品,通过两个层面来汇报。
  1、说说你们的发现(随机板贴“造型”、“纹样”“铭文”)。
  2、说说你们的疑问(提问,上黑板打“?”),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摘掉多少个问号。
  【设计意图】:当孩子们初步认识了青铜器的生活功用后,及时提供仿制品,让他们零距离的触摸,发现,交流。同时除了说发现,还要说疑问,这样当他们抛出一个个“?”的时候,探究的欲望被激发,整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被点燃,孩子们被自己的一个个“?”紧紧地栓在了青铜器上。
  四、深入欣赏青铜器的造型、铭文的价值、纹样的寓意
  1、出示三图“后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和“爵”,哪组的仿制品与三图中是相似的,随机学习预设内容。
  预设1“后母戊方鼎”:故事介绍,视频欣赏,连线游戏(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通过表格数据与“大克鼎”和“毛公鼎”对比欣赏。
  预设2爵,重点介绍造型,猜测立柱的作用功能,通过情景剧表演,揭示目前的三种猜测:(1)温酒(2)过滤(3)劝酒。
  预设3“四羊方尊”:四羊的独特造型,简单介绍圆雕与浮雕的区别,突出该青铜器的造型非常奇特復杂,赞扬古代人的智慧和高超工艺。
  2、讨论学习纹样
  (1)认识3个简单的纹样(鱼纹、龟纹、蝉纹)
  (2)每组分发3份纹样知识卡(见图5),通过自学,了解“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的寓意。
  (3)反馈自学所得
  饕餮纹:也称“兽面纹”,各种动物或幻想中物像头部正视的图案。其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通常自上而下为角、眉、目(目的两侧有的有耳)、鼻、嘴及獠牙。兽面纹反应了那个时期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夔龙纹:有蜿蜒体躯的动物大多属为龙纹。在中国神话中龙是水神,被视为神秘的灵物,人们把它看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凤鸟纹:这里的凤鸟纹指一种想象中的神鸟,头部有华丽的冠饰,嘴部为呈弯钩状的喙,体躯和尾部装饰性很强。凤鸟是风神,又是天神的使者。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是课的重点,分“造型”和“纹样”两个大块学习。首先在青铜器造型的学习中以“鼎、爵、尊”三类教学,以学生们自己组拿到的仿制品外形与哪一个相似为链接点,顺利开展开放式的教学。在欣赏“司母戊方鼎”时通过听故事、看视频、连线游戏和表格对比等多种方式,丰富了欣赏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多层面,立体化地进入孩子们脑海中。在欣赏“爵”的造型时,把目光聚焦在“立柱”这一部位,通过情景剧表演来揭示猜想的功用,特别有气氛,让孩子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其次在“纹样”欣赏中,由易到难,采用小组自学的方式,然后汇报给全班同学,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五、拓印青铜纹样
  寻找小组青铜器上的兽面纹样,把它印下来,教师示范把纹样印在书签上(所需用具见图6)。
  1、用细腻的瓷泥条的一面轻轻与青铜器纹样贴合,使泥面出现凹凸不平。
  2、把印有纹样的泥面与印泥接触,使得凹凸不平的泥面沾上油印。
  3、把油印纹样印在书签纸面上。
  【设计意图】:认识了“饕餮纹、夔龙纹和凤鸟纹”后,顺势让学生找找小组仿制品上的纹样,提议如果能把这些纹样记录下来就好了。接着通过教师提供的“瓷泥、油印、书签”,顺利把纹样收藏在了书签上,这样既方便又很实用,而且特别环保。
  六、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把黑板上解除的“?”擦去。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黑板上留着的“?”可以带到课后再学习探究。
  【设计意图】:说收获,擦除“?”与第三步教学中的说疑问,打“?”呼应,真正让孩子们懂得问题是可以通过学习后解答的。同时,关于青铜器的知识还有许多许多,留在黑板上的“?”都非常有价值,引导感兴趣的孩子们可以在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学习探究。
  教学反思:
  1、关于“教学内容有距离感”,笔者通过画线段图比较形象直观地表现了青铜器历史悠久且应用时间长;通过现代的图片来对比说明古代青铜器的生活功能,打破了青铜器的神秘感;通过提供“仿制品”让学生们实物触摸感知,丰富学生体验,用看、摸、闻,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感官中充分获得体验;通过连线初步感受青铜器曾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的产物,是反映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体现。
  2、关于“教学环节的突破”,笔者在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样”后,通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的教学设计,总体欣赏青铜器不同造型;分別重点欣赏“鼎、尊、爵”的造型;总体感受简单纹样“鱼纹、龟纹、蝉纹”;分别重点自学纹样“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而且每一个总分总的衔接过渡自然到位,整堂课节奏明快流畅,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跟着学生的问答走,又可以及时收回,教师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3、关于“学生作业的选择”,通过瓷泥拓印青铜器纹样到书签上,这个过程简单操作性强,最后成品书签又非常实用,其中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废旧垃圾材料产生,高效环保。
  (慈溪市胜山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教师对 “欣赏·评述”课都是一跳而过,理由是:  1、欣赏又不怎么重要,只要在期末考试前划一下重点掌握的知识,让他们背一背,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  2、教师本人也不知该怎样欣赏,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怕讲错。  3、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内容繁多、枯燥,学生不喜欢听。  如何打造生动有
期刊
陆海林  1961年11月生于连云港市,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连云港市书画院副院长、连云港市美术馆副馆长、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连云港市中国画学会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国标版)中小学美术教材副主编、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多家媒体和刊物予以专题报道,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陆海林作品集》。
期刊
2018年5月12日下午3时“墨茗齐妙”——祁斌、黄文斌、鲁大东茶文化书法艺术展正式开幕。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和爱好者聚于杭州花呗国学艺术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风韵。  唐代的皮日休和陆龟蒙是诗友,更是茶友,世称“皮陆”。他们苏州偶遇后,常以诗歌唱和,评茶鉴水,雅传千古。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十首》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两组茶诗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各十
期刊
走进乐清非遗博物馆,一行大字映入眼帘,“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弘扬乐清非遗魅力”。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都有其各适合的“营养基”。文化遗产在文化的辈份上更靠近始祖;在文化的血统上保留着更多的水土基因;在文化的形态上继承了较多的原创性即原生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中的地域性时,你会发现三个共性:一个是保障文化流传岁月悠长的时间;一个是提供自由自主发育生长的空
期刊
随着中国教育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对于公民美术素养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显得越发重要,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合肥六中的很多高一新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综合知识储备不足,运用知识能力较差,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他们在跨入高中学习时会对陡然增加的学习难度感到不适应。  1、初、高中美术教材的差别显著  人美版高中必修课程《美术鉴赏》是初中美术欣赏到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提升和转变,由
期刊
吕佳音  所获得奖项:  1、绘画《地球生病了》中国儿童研究会主办的第八届“天才杯”全国儿童画擂台赛中,荣获金奖;  2、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荣获绘画类二等奖;  3、绘画《玉米》在第五届国际少兒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  4、毛笔《三思而行》在第五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5、绘画《郁金花》在第七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  6、宁海县第十七届“太平洋百货杯”少儿书
期刊
王瑜琦 《多变线描》  義乌市田心小学  指导老师:陈娉婷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和语文课堂的观摩,撷取情景案例反思小学美术课堂生活素材缺乏,学生生活事物、生活经验缺乏问题。强调美术课题中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探究小学美术课堂生活素材积累的新途径,语、美携手,广开渠道,学科结合,使学生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留心对生活的观察,在实际中领悟美术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生活素材 语美结合 积累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课程是对艺
期刊
释文:  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  款识:  天得先生法正,于右任。  钤印:  右任(朱)  作品描述:  于右任此 “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行草五言联轴,纸本,尺寸124cm×32cm×2,约7.1平尺。此作 结构奇险,行笔优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饱满浑厚、凝练老辣,形神兼备,真乃其经典精品之作,曾源于台湾资深藏家。当代草圣于右任十分重视心理养生,此健康箴言:“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为其
期刊
倪小影 《山川灵秀》  杭州市文一街小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