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干部任期“两难”处境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是由于官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仅仅可以用“干部道德”可以解释得了的。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些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也不是仅靠思想道德建设就能解决得了的,更为关键的是从体制上、从机制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在设计制度的时候首先要对官员有一个理性的定位,将他们定位为“理性人”,不要把他们看成是大公无私的完人。诚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所言:“如果把参与市场关系的个人当作是效用最大化者,那么,当个人在非市场约束内行事时,似乎没有理由假设个人的动机发生了变化。至少存在一个有力的假定,即当个人由市场中的买者或卖者转变为政治过程中的投票者、纳税人、受益者、政治家或官员时,他们的品性不会发生变化。”
  换言之,政治家或官员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便是在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也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为了实现他们的自身目的,制定他们相信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正像企业家生产能获得最多利润的产品一样。不同的只是,企业家的效用函数变量主要是利润,而政治人物的效用函数,一般包括如下这些变量,即薪金、特权、公众中的声誉、权力、庇护人的身份、部门的产出、作出改变的自由自在感和管理该部门的自豪感。
  运用“理性人”的理论假设,我们就不难理解领导干部在任期制度之下的“短期行为”,他们也是为了在任职期间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为了做出更多“政绩工程”、讨好上级领导,为自己的仕途积攒政治资本;或者是看到自己连任无望,想趁着自己卸任之前,手中还有权力之时大捞一笔。
  
  如何防止“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
  
  要消除或减少这种“政绩泡沫”和“短期行为”,必须完善与干部任期制相关的配套体制。干部任期制作为干部管理制度系统工程之中的一个子系统,欲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其他制度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考核评价机制,健全重大事务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制度,完善干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构建起广大民众参与的干部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唯有这些制度与干部任期制度相配套、综合作用,才能形成制度合力。
  首先,协调好“干部交流制”与“干部任期制”之间的关系。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制度,这是我党干部管理的一贯做法。此举不仅能够培养锻炼干部、改变领导班子结构,还能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但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所以经常使干部任期制流于形式。为此需要严格规范现行的干部交流制度,除了任期届满交流、避籍交流、轮岗交流等等《干部任用条例》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的一律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使干部沉下心来制定地方发展规划,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干点实事,真真切切地为当地百姓谋取福利。这不仅是对百姓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严格执行任期制,可以让党政干部在较为完整的任期内充分施展其才能,为其选拔提升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其次,改革完善既有的干部任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政绩评价机制。“政绩评价机制”就像一个指挥棒,他指向哪里,干部就会朝哪个方向努力。在设计政绩评价标准的时候,既要有以GDP为核心的“经济指标”,也要有社会保障率、就业率、家庭财产增长率、环境指标达标率等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民生指标”;既要有短时间领导和民众就能看得到的“显性政绩指标”,也要有需要时间检验的“隐性政绩指标”。干部对搞政绩工程乐此不疲,无非是想让上级领导认为其在任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以争取连任或升迁。那么我们在考核的时候就按照科学系统的政绩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考察干部功过得失,力求准确反映其真实的成绩。
  还要构建以民众为主的政绩评价主体。在现有的压力型行政体制之下,难免会导致干部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政绩工程自然不会消除。如再碰上“好大喜功”的上级,还会很欣赏这样的下属而予以提拔和举荐。是不是“政绩”、有没有政绩、有多大政绩谁说了算?当然是当地百姓。如果能将百姓对干部的评价、意愿表达纳入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之中来,并将其与干部的政治前途联系起来,那么干部就不敢肆无忌惮地搞政绩工程,而会以民为本,造福一方百姓。
  第三,要建立健全重大事务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制度,完善干部任期间的监督机制。一些干部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地搞政绩工程,就是因为党政内部对重大事务的决策还不够民主、不够科学,很多情况都是领导一人说了算。为此,应该在重大决策之中采取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务决策的程序制、责任制;多听取专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老百姓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防止“一言堂”,依靠制度预防短期行为问题的发生。
  第四,建立干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某些领导干部为何敢对政绩工程莫衷一是而毫无顾忌,甚至“上项目拍脑袋,要项目拍胸口,停项目拍屁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权大责小使他们在博弈之中存在投机行为。为此,最重要的是在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惩戒政绩工程腐败的具体措施,对盲目上项目、决策失误的干部要予以降职甚至罢免的处分,对于“政绩工程”造成人民财产重大损失的、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求其刑事责任。从而依靠国家法律的威慑力促使领导干部在上项目时不敢肆无忌惮。
  第五,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干部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现在干部的任免、监督、考核、提拔的权力基本掌握在上级领导的手中,难怪下级会唯上级领导马首是瞻,难怪干部搞政绩只会体现“官意”而置“民意”于不顾。一般来说,权力来源的方向、权力受制约的方向决定了权力负责的方向。简言之,如果干部权力来源于上级的任命、只受上面监督,那么他们无疑会只对上负责,因为下面的农民缺乏制约他的机制,危及不到他的利益。反之亦然。因此,要从权力的来源,即干部选举来确保其民意基础,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差额选举制度,使那些真正、持续代表民众利益和需要的人当选、连任。(作者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传统的全国百强县评价体系主要建立在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上,过于注重GDP的水平,容易造成县市走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误区,一味地强调地区生产总值,忽视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经济硬指标上去了,社会软环境却下来了,人民的幸福指数反而不如从前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的。一个以衡量县域GDP为主的排名方法,只是说明百强县在经济发展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这一有限领域的情況,面对科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最近,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一要推进教育改革。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把教书和育人很好统一起来。对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评价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适
期刊
如何实现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的结合,如何克服党建与企业工作“两张皮”,使“两心”变“一心”?这是困扰一些企业多年、至今仍然需要探索的问题。令人高兴的是,在齐鲁大地孔夫子的故乡,田陈煤矿的党组织以创新的思维、求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以及优异的成绩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坚持“强化核心抓党建,融入中心促发展”的思路,紧紧抓住煤矿发展最重要的安全生产问题,以此作为党建与企业发展结合的切入点、落脚点去探索和开创,
期刊
管理创新破解安全难题  安全问题不仅是每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重大问题。去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山东田陈煤矿系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抓党建促安全,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值
期刊
调查说明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矛盾日益显现。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如何有效利用“减压阀”与“灭火器”,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公众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减压机制?哪种渠道最有效地发挥了“减压阀”的作用?为此,人民论坛杂志社在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开展了“什么是社会最有效的‘减压阀”’的问卷调查。截至到7月28日14时,共收回网络问卷
期刊
城市面貌落后,产业聚集能力弱,已成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部署的实施,将使河北省城市发展在通向繁荣与舒适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繁荣与舒适,是人类亘古以来的美好愿望,也将成为城市变化的永恒追求。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如今,城镇化的汹涌大潮正席卷中国大地。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城镇化
期刊
X  近期,河南省原阳县将2009年度新建的26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所辖的91个村的党支部,进行了重新设置,由3至5个村合并为村级党委或村党总支,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资源优势。太平镇西衙寺村,桥北乡马井村、马庄村,葛埠口乡白庙村等4个村级党组织已分别成立了党委或党总支,带领13个村的干部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该县26个社区已新建1000余套新型农村住宅,入住农
期刊
西方需要通过“解放思想”做出调整  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到底是资本主义优越还是社会主义优越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无疑是30年来占据主导地位,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撒切尔里根主义或华盛顿共识的那套理论。危机发生以后它的倡导者失语了,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危机中已经失去功能,都是政府在忙碌,采取种种措施刺激经济,包括挽救私有金融体系免于崩溃。但是对自由市场
期刊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澳门如何实现适度多元化的绿色转型?日前,在“2009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暨展览”期间,人民论坛记者专访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李炳康博士。    如何看待多元化与专业化    人民论坛记者:当我们勾勒一个企业组织发展战略时,专业化亦或多元化的比较与争论一直存在。这次危机,关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争议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澳门能否作出走多元化的路径
期刊
在金融海啸之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中,澳门能否领先抢跑?能否抓住“危中之机”?对于澳门来说,无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步高瞻远瞩的棋:澳门绿色转型进行时    4月2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支持,“泛珠”各省区协办的2009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暨展览在澳门开幕。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主持开幕式。论坛云集了世界各国的环保官员、专家及学者,共同探讨最新的环保议题。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