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曼,新生代“大青衣风格”的代表之一,17岁出道参演第一部作品即吸睛无数——2006年张艺谋所操刀的巨制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李曼饰演其中“蒋婵”一角。此后数年,李曼一直都在自己所坚守的人生轨迹上行进。荏苒时光之后,昔日“小婵”已然是婷婷袅袅的熟女一枚,自立且自持。
宋代张先有诗云:“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李曼给人的恰是这种感受:清爽朴素,恬淡真实。
她可能不是最漂亮的谋女郎,但却足够灵气;她可能不是最具个性特色的当下女星,却足够勤奋——优秀和拙劣都是一种习惯,上帝总是会以相对公平的方式为我们呈上机会与挑战,尔后由着那些女孩去理解,去尝试,去折腾。有人说:“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说的就是李曼这种女孩子:娴静如水,却灵动机敏。你可以说她富有“城府”,所谓城府,是那种深知自己要什么并且坚守原则与底线的人,这类姑娘,在滚滚红尘中,是不容易迷失的那一类。
仙人掌女孩的幸福人生
我让李曼用一种植物来形容自己,她竟然选择了仙人掌。
很是意外,原本以为即便不是梅兰竹菊,至少也是玫瑰、百合——仙人掌,太离奇!
记得蔡澜先生曾经刻薄地品评仙人掌女人:物质生活的标准仅仅达到“基本”层面,而在精神上同样单调到乏味。
其实,关于仙人掌女生的传统观念是偏颇的。仙人掌女生的极简主义生活在碎片化的现代都市反倒成为一种难能可贵之处;而极简主义的仙人掌女生的情感世界同样是低碳的,她们内心看似闲散、波澜不惊,实则是内心寂静、独立平和。仙人掌女孩从不歇斯底里地质问这个世界为何不公平、不完美,从不迷恋,不会盲从,看似恬淡中有着一种禅意的通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还有什么比一个心如止水的女孩子更美好的呢?
李曼说:“我像一枚仙人掌女子。我的人生和事业是一个需要不停运转、不断地经历高峰和波谷的选择,我必须具备在无人问津的环境中独自存活的能力——即使无人理会,依旧拼命地自我成长。”李曼说,她不谈私生活,不谈圈内是非,因为那些热闹都是别人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个浮躁的环境,想要走好下一步路,必须获得足够独处的时间。以静默向繁华,是难能可贵的资本。李曼是双子座,交往时间长了,你不难感受到她些许两面的个性特点:圆滑且率真,脱俗且入世。她会警惕地面对来自陌生世界与陌生人的打量与询问,但是却会毫不设防地面对生活中所付诸信赖的部分——李曼这种姑娘,你很难走进她的内心,一旦走进了,就发现她的心脏周边就像是围绕着一圈整齐紧密的牙齿,咧开之后,一览无余。
我问李曼,能聊聊你生活中有色彩的部分吗?她大笑道:“闺蜜啊!在我需要的时候她们一定就在转身可以看到的地方,陪我开心、陪我大哭、陪我旅行,她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生活,我会‘奉陪到底’!”
没有公主命,
所以不惯自己公主病
《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17岁的李曼算是小红了一把。至少在外人看来,顶着新一代“谋女郎”的头衔,李曼已经完成了混迹在这个圈中的不少姑娘们梦寐以求的多级连跳。
用这个世界俗气的逻辑来分析,“谋女郎”李曼理应趁热打铁,高高地把“范儿”立起来:出门助理成群,公共场合前呼后拥,吃饭永远有人抢着买单,锦衣华服,一丝不苟,光彩熠熠,移步各大红毯、庆典,时不时来点花边新闻搏头条,选几个名家名角高投入的“大制作”每年保持脸熟和曝光率……然而,李曼并没有,不仅没有趁热卖吆喝,反倒是消失了。自从“黄金甲”捧出了“小婵”这一角色之后,李曼就好像是从来没有在这个圈中出现一样,静静地闪到了聚光灯照射范围之外——回到校园,偶尔拍戏,更多的则是游离于鲜花与掌声的簇拥,沉淀关于未来的能量。
李曼说,黄金甲中的蒋婵是张艺谋导演以及顶级制作团队引领出来的蒋婵,在某种程度上讲,蒋婵是“王的女儿”,但蒋婵不是李曼,李曼亦不可能在蒋婵光环的庇护下终此一生。她说自己不是公主,不必高卧于豌豆之上,亦不必被人捧在手心。既然没有公主命,就不要惯自己一身的公主病,过度透支了机会给予的幸运却不知内修外炼,也终是糟蹋了命运的青睐。
李曼与这个卖乖娇嗔大行其道的演艺圈在某些方面是不怎么搭调的,比如她大喇喇的假小子性格,以及面对舆论媒体长枪短炮时的青涩与稚嫩——李曼说:“我就是最平凡不过的妹子一枚,有小脾气,也有小秘密,有不靠谱的时候,也会有灰头土脸的样子。可是这样才真实呀!演艺事业不是一把枷锁,不能嵌在我脖子上让我成为一名被别人眼球绑架的僵尸美人。有了观众却没了生活,有了名气却没了事业,这就好比有了手表却没了时间——聪明的人都懂得,热闹是别人的,日子还须自己过。”
北方有佳人
从宫廷玉女到乡下村姑,再到抗战时期的革命工作者,逐渐成熟的李曼戏路开始变得更加广阔。李曼说,她喜欢挑战不同的角色,在数月内体味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尺不同,其实如果能够不那么关心别人的看法,生活会轻松很多。就好比当下抗日雷剧层出不穷,一时间抗战红剧反倒成了“雷区”。然而,李曼却欣然接受了《怒放》中罗麦一角,与林永健组合成一对“不搭调情侣”。倔强、纠结以及对信仰的坚持让罗麦这一角色的内心戏成为点睛之笔。战争年代,硝烟四起,家国天下……不再有羽衣轻裘和灿然妆容,不再儿女情长、缱绻迷离,但李曼却沉浸于其中,领悟并得到升华。如是看来,北方有佳人,不循规蹈矩,不亦步亦趋,有点意思。
宋代张先有诗云:“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李曼给人的恰是这种感受:清爽朴素,恬淡真实。
她可能不是最漂亮的谋女郎,但却足够灵气;她可能不是最具个性特色的当下女星,却足够勤奋——优秀和拙劣都是一种习惯,上帝总是会以相对公平的方式为我们呈上机会与挑战,尔后由着那些女孩去理解,去尝试,去折腾。有人说:“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说的就是李曼这种女孩子:娴静如水,却灵动机敏。你可以说她富有“城府”,所谓城府,是那种深知自己要什么并且坚守原则与底线的人,这类姑娘,在滚滚红尘中,是不容易迷失的那一类。
仙人掌女孩的幸福人生
我让李曼用一种植物来形容自己,她竟然选择了仙人掌。
很是意外,原本以为即便不是梅兰竹菊,至少也是玫瑰、百合——仙人掌,太离奇!
记得蔡澜先生曾经刻薄地品评仙人掌女人:物质生活的标准仅仅达到“基本”层面,而在精神上同样单调到乏味。
其实,关于仙人掌女生的传统观念是偏颇的。仙人掌女生的极简主义生活在碎片化的现代都市反倒成为一种难能可贵之处;而极简主义的仙人掌女生的情感世界同样是低碳的,她们内心看似闲散、波澜不惊,实则是内心寂静、独立平和。仙人掌女孩从不歇斯底里地质问这个世界为何不公平、不完美,从不迷恋,不会盲从,看似恬淡中有着一种禅意的通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还有什么比一个心如止水的女孩子更美好的呢?
李曼说:“我像一枚仙人掌女子。我的人生和事业是一个需要不停运转、不断地经历高峰和波谷的选择,我必须具备在无人问津的环境中独自存活的能力——即使无人理会,依旧拼命地自我成长。”李曼说,她不谈私生活,不谈圈内是非,因为那些热闹都是别人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个浮躁的环境,想要走好下一步路,必须获得足够独处的时间。以静默向繁华,是难能可贵的资本。李曼是双子座,交往时间长了,你不难感受到她些许两面的个性特点:圆滑且率真,脱俗且入世。她会警惕地面对来自陌生世界与陌生人的打量与询问,但是却会毫不设防地面对生活中所付诸信赖的部分——李曼这种姑娘,你很难走进她的内心,一旦走进了,就发现她的心脏周边就像是围绕着一圈整齐紧密的牙齿,咧开之后,一览无余。
我问李曼,能聊聊你生活中有色彩的部分吗?她大笑道:“闺蜜啊!在我需要的时候她们一定就在转身可以看到的地方,陪我开心、陪我大哭、陪我旅行,她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生活,我会‘奉陪到底’!”
没有公主命,
所以不惯自己公主病
《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17岁的李曼算是小红了一把。至少在外人看来,顶着新一代“谋女郎”的头衔,李曼已经完成了混迹在这个圈中的不少姑娘们梦寐以求的多级连跳。
用这个世界俗气的逻辑来分析,“谋女郎”李曼理应趁热打铁,高高地把“范儿”立起来:出门助理成群,公共场合前呼后拥,吃饭永远有人抢着买单,锦衣华服,一丝不苟,光彩熠熠,移步各大红毯、庆典,时不时来点花边新闻搏头条,选几个名家名角高投入的“大制作”每年保持脸熟和曝光率……然而,李曼并没有,不仅没有趁热卖吆喝,反倒是消失了。自从“黄金甲”捧出了“小婵”这一角色之后,李曼就好像是从来没有在这个圈中出现一样,静静地闪到了聚光灯照射范围之外——回到校园,偶尔拍戏,更多的则是游离于鲜花与掌声的簇拥,沉淀关于未来的能量。
李曼说,黄金甲中的蒋婵是张艺谋导演以及顶级制作团队引领出来的蒋婵,在某种程度上讲,蒋婵是“王的女儿”,但蒋婵不是李曼,李曼亦不可能在蒋婵光环的庇护下终此一生。她说自己不是公主,不必高卧于豌豆之上,亦不必被人捧在手心。既然没有公主命,就不要惯自己一身的公主病,过度透支了机会给予的幸运却不知内修外炼,也终是糟蹋了命运的青睐。
李曼与这个卖乖娇嗔大行其道的演艺圈在某些方面是不怎么搭调的,比如她大喇喇的假小子性格,以及面对舆论媒体长枪短炮时的青涩与稚嫩——李曼说:“我就是最平凡不过的妹子一枚,有小脾气,也有小秘密,有不靠谱的时候,也会有灰头土脸的样子。可是这样才真实呀!演艺事业不是一把枷锁,不能嵌在我脖子上让我成为一名被别人眼球绑架的僵尸美人。有了观众却没了生活,有了名气却没了事业,这就好比有了手表却没了时间——聪明的人都懂得,热闹是别人的,日子还须自己过。”
北方有佳人
从宫廷玉女到乡下村姑,再到抗战时期的革命工作者,逐渐成熟的李曼戏路开始变得更加广阔。李曼说,她喜欢挑战不同的角色,在数月内体味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尺不同,其实如果能够不那么关心别人的看法,生活会轻松很多。就好比当下抗日雷剧层出不穷,一时间抗战红剧反倒成了“雷区”。然而,李曼却欣然接受了《怒放》中罗麦一角,与林永健组合成一对“不搭调情侣”。倔强、纠结以及对信仰的坚持让罗麦这一角色的内心戏成为点睛之笔。战争年代,硝烟四起,家国天下……不再有羽衣轻裘和灿然妆容,不再儿女情长、缱绻迷离,但李曼却沉浸于其中,领悟并得到升华。如是看来,北方有佳人,不循规蹈矩,不亦步亦趋,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