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提出了德育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双创”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5-0196-03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力图构建通识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2]。在高校开展“立德树人”,不仅要给予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农的情怀,这就需要在正确价值引领下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这恰恰与“课程思政”努力目标相吻合。因此,以“课程思政”为核心,构建园艺专业全新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将对全面提高园艺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从需求侧与供给侧2个层面共同考虑,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4]。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本科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根基,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本源,因此,创新教育应从本科教育抓起。
近年来,我国农业正遭遇“人口多、耕地少;高能耗、低效益;小生产、大市场”的突出矛盾,发展现代园艺产业是缓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园艺产业是种植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国内大田作物生产效益的冲击,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为实现增收增效,很多地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等栽培。园艺专业是传统的农科专业,国内有9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园艺专业,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开设园艺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趋同、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条件有限,加之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不高、价值观不强,导致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不强,很难满足园艺产业对人才的需要。为此,笔者立足于黑龙江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和“双创”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现代园艺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力与创业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快速发展的园艺产业联系不够紧密,束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场地都以实验室、研究室和校内教学基地为主,教学内容很难大幅度拓展,学生对校外蓬勃发展的园艺产业发展现状和最新技术了解甚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限,很难适应以后就业和发展需要。
1.2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都是固定的实验内容和田间操作环节,这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园艺产业多元化生产模式很难同步,导致教学模式上的滞后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生产依据,很难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试验设计方案。如果不能扩展实践教学模式,开拓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增加学生现代化园艺产业知识积累,则创新能力培养就无法有效完成。
1.3 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田间生产劳作,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这与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密切相关,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缺乏清晰判断。学生参与度不高,自然就无法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其创新能力。
2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创新创业能力要求,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60学分,实践教学为37学分。实践教学体系纵向按照基础实践→专项实践→综合实践层层深入,横向按照基本技能→科研技能→实践技能逐步拓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具备“双创”能力的复合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表1)。
3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3.1 德育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强化学生专业认可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双创”能力培养。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设施类型参观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解中国设施园艺近20年发展历程,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型日光温室对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爱农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与学生说明,中国已经是世界设施园艺生产大国,园艺产业日益成为农业中的新型支柱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中作出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专业认可度。通过一系列鲜活实例,引导学生正视园艺产业快速发展态势,丰富德育教育内涵,提高德育教育实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3.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园艺实验课程新体系 首先,为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大一开始陆续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专业导论、创业基础等课程,并将德育因素蕴含在课程讲授内容中,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农情怀,增强其专业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其次,优化园艺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立园艺学综合实验,将园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实验从课程中分离,重新进行整合,设置为可单独考核的园艺学综合实验课程,摆脱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最后,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调整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数量,提高学生创新基本技能。 3.3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园艺专业一直重视专业教学基地发展工作,校内先后建成了1000m2现代化温室、700m2日光节能温室、2个560m2塑料大棚。园艺园林学院教学实验中心面积700m2,可为本科生教学开展实验课程和毕业课题实验提供平台支持。在该实验平台中,有园艺实验室、组培实验室、育种研究室、栽培研究室、生理生态研究室,在建的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设施农业工程实验室。此外,园艺专业还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航天育种基地、大庆育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宏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菲堡酒庄实践教学基地、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联系,这些单位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实践的基本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和谐局面。
3.4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开展学科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渠道。一是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比赛过程中,学生在独自完成所负责的任务的同时,需要对所有的任务进行整合,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二是专业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竞赛往往涉及很多综合知识,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使学生在短时间的比赛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比赛[5]主要考核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
同时,国家为转变学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高校设立创新创业类项目。通过项目的立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重点扶持一些优秀项目,使其可以作为后续“互联网+”“挑战杯”等比赛的主推项目。学校也出台文件,鼓励创新创业项目及产生的成果均可以进行学分置换,减少选修课的选课数量。
3.5 以科技服务为推手,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科技服务社会有机结合 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大同区开展校区合作,组织学生到大同区航天育种基地开展设施园艺实习和蔬菜栽培实习;与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研究生去企业完成相关科研项目;与大庆育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学院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以社会实践团队的形式进行科技服务社会工作。例如,学院组建“设施蔬菜品质调控与绿色防控团队”和“中草药育种栽培研究与服务团队”,组织教师和学生去大庆市肇州县和大同区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3.6 开展毕业课题引导式的科研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 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教师课题组,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3~5人,让学生根据各自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设置研究方向。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试验方案初稿。在此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学生最后敲定方案,进入项目运行阶段。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团队力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该研究内容去申请校级、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进行学科竞赛和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4 结语
开展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新时代“双创”人才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积极价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6]。教师应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场地,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雪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8.
[2]雷雪芹,魏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03):254-258.
[3]张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級基层党建工作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
[4]段瑶瑶.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STEM教育理念[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5]魏琳.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的实践探索—以挑战杯和创青春赛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35-36.
[6]钱晶晶.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6):30-32.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课程思政;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双创”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5-0196-03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力图构建通识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2]。在高校开展“立德树人”,不仅要给予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农的情怀,这就需要在正确价值引领下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这恰恰与“课程思政”努力目标相吻合。因此,以“课程思政”为核心,构建园艺专业全新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将对全面提高园艺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从需求侧与供给侧2个层面共同考虑,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4]。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本科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根基,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本源,因此,创新教育应从本科教育抓起。
近年来,我国农业正遭遇“人口多、耕地少;高能耗、低效益;小生产、大市场”的突出矛盾,发展现代园艺产业是缓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园艺产业是种植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国内大田作物生产效益的冲击,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为实现增收增效,很多地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等栽培。园艺专业是传统的农科专业,国内有9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园艺专业,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开设园艺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趋同、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条件有限,加之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不高、价值观不强,导致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不强,很难满足园艺产业对人才的需要。为此,笔者立足于黑龙江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和“双创”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现代园艺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力与创业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快速发展的园艺产业联系不够紧密,束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场地都以实验室、研究室和校内教学基地为主,教学内容很难大幅度拓展,学生对校外蓬勃发展的园艺产业发展现状和最新技术了解甚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限,很难适应以后就业和发展需要。
1.2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都是固定的实验内容和田间操作环节,这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园艺产业多元化生产模式很难同步,导致教学模式上的滞后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生产依据,很难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试验设计方案。如果不能扩展实践教学模式,开拓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增加学生现代化园艺产业知识积累,则创新能力培养就无法有效完成。
1.3 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田间生产劳作,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这与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密切相关,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缺乏清晰判断。学生参与度不高,自然就无法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其创新能力。
2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创新创业能力要求,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60学分,实践教学为37学分。实践教学体系纵向按照基础实践→专项实践→综合实践层层深入,横向按照基本技能→科研技能→实践技能逐步拓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具备“双创”能力的复合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表1)。
3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3.1 德育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强化学生专业认可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双创”能力培养。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设施类型参观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解中国设施园艺近20年发展历程,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型日光温室对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爱农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与学生说明,中国已经是世界设施园艺生产大国,园艺产业日益成为农业中的新型支柱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中作出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专业认可度。通过一系列鲜活实例,引导学生正视园艺产业快速发展态势,丰富德育教育内涵,提高德育教育实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3.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园艺实验课程新体系 首先,为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大一开始陆续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专业导论、创业基础等课程,并将德育因素蕴含在课程讲授内容中,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农情怀,增强其专业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其次,优化园艺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立园艺学综合实验,将园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实验从课程中分离,重新进行整合,设置为可单独考核的园艺学综合实验课程,摆脱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最后,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调整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数量,提高学生创新基本技能。 3.3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园艺专业一直重视专业教学基地发展工作,校内先后建成了1000m2现代化温室、700m2日光节能温室、2个560m2塑料大棚。园艺园林学院教学实验中心面积700m2,可为本科生教学开展实验课程和毕业课题实验提供平台支持。在该实验平台中,有园艺实验室、组培实验室、育种研究室、栽培研究室、生理生态研究室,在建的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设施农业工程实验室。此外,园艺专业还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航天育种基地、大庆育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宏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菲堡酒庄实践教学基地、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联系,这些单位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实践的基本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和谐局面。
3.4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开展学科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渠道。一是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比赛过程中,学生在独自完成所负责的任务的同时,需要对所有的任务进行整合,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二是专业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竞赛往往涉及很多综合知识,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使学生在短时间的比赛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比赛[5]主要考核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
同时,国家为转变学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高校设立创新创业类项目。通过项目的立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重点扶持一些优秀项目,使其可以作为后续“互联网+”“挑战杯”等比赛的主推项目。学校也出台文件,鼓励创新创业项目及产生的成果均可以进行学分置换,减少选修课的选课数量。
3.5 以科技服务为推手,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科技服务社会有机结合 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大同区开展校区合作,组织学生到大同区航天育种基地开展设施园艺实习和蔬菜栽培实习;与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研究生去企业完成相关科研项目;与大庆育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学院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以社会实践团队的形式进行科技服务社会工作。例如,学院组建“设施蔬菜品质调控与绿色防控团队”和“中草药育种栽培研究与服务团队”,组织教师和学生去大庆市肇州县和大同区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3.6 开展毕业课题引导式的科研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 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教师课题组,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3~5人,让学生根据各自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设置研究方向。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试验方案初稿。在此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学生最后敲定方案,进入项目运行阶段。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团队力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该研究内容去申请校级、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进行学科竞赛和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4 结语
开展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新时代“双创”人才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积极价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6]。教师应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场地,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雪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8.
[2]雷雪芹,魏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03):254-258.
[3]张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級基层党建工作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
[4]段瑶瑶.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STEM教育理念[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5]魏琳.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的实践探索—以挑战杯和创青春赛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35-36.
[6]钱晶晶.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6):30-32.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