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快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多媒体技术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展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和能力。那么,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最优化这一问题,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整合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堂课成功与否,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
1.2 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哨,是实验能力的基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物理实验之外,还在于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媒体手段努力创设观察机会,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扩展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例如,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我积极创设情境,播放俄“台风”级核潜艇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为什么潜水艇要用12cm厚的特种钢板做“铠甲”呢?然后播放一段剪辑视频,让学生思考泰坦尼克号撞完冰山后船底的漏水为什么有很大的冲击力。通过两个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比较,学生迫切想知道究竟,兴趣盎然。接着我模拟演示了皮球从深水上浮体积逐渐加大(速度越来越快),通过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认识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1.3 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在学生对猜想和假设求证之前,教师应该用多媒体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其注意事项。
1.4 应用多媒体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物理课件做到结构合理、布局美观、配色科学,能给学生以艺术美和科学美的享受。比如讲“机械运动”时,采用诗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配以配乐朗读和动画,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自然界是运动的;采用从网上找的视频《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相对性。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畴
2.1 实现在实验室不能演示的实验。教学《液体的压强》一课中的连通器之船闸,由于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船闸,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用挂图或模型讲解,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效果非常差。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课件模拟船闸整个工作过程,以及通过互联网下载三峡工程的有关建设情况和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三峡船闸的图片。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扩充了知识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2.2 实现有危险或者造价较高的实验。比如,托里拆利实验能精确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是重要的实验,但水银有毒,教学中可用录像或动画课件介绍实验情况。
2.3 实现过于宏观的和微观的现象。宏观的如天体运动、潮汐现象,微观的如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纳米技术。
2.4 实现演示现象不明显而不易观察的现象。能量守恒中的碰撞,光的双缝干涉,光的衍射等实验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演示现象不明显而不易观察,这时如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实验模拟,能使知识的传授更自然、更透彻。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计算机及网络手段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达到有效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的根本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
3.1 协作交互学习模式。协作交互学习模式,强调师与生之间互动探索、研究和讨论问题,主要以小组学习形式,共同参与对新知识的建构。如我们进行《压强》一节课的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压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来创设学习情境并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开展小组协作交互式学习。
这种协作交互学习模式,突出师生与生生的互动学习,即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索,然后利用网上论坛,进行交互讨论,让每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互帮、互学等多向互动,形成协作参与的学习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对论坛的问题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建构新知,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师生交互学习的目的。
3.2 主题研究学习模式。研究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以研究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指导研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电视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收集查阅大量的信息资料,并根据研究要求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汇报,建构知识。这种通过信息技术与研究课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手段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促进整体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帮助,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角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探索者。这样的整合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看到,整合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途径,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使现代教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收稿日期:2012-12-27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整合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堂课成功与否,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
1.2 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哨,是实验能力的基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物理实验之外,还在于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媒体手段努力创设观察机会,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扩展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例如,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我积极创设情境,播放俄“台风”级核潜艇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为什么潜水艇要用12cm厚的特种钢板做“铠甲”呢?然后播放一段剪辑视频,让学生思考泰坦尼克号撞完冰山后船底的漏水为什么有很大的冲击力。通过两个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比较,学生迫切想知道究竟,兴趣盎然。接着我模拟演示了皮球从深水上浮体积逐渐加大(速度越来越快),通过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认识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1.3 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在学生对猜想和假设求证之前,教师应该用多媒体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其注意事项。
1.4 应用多媒体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物理课件做到结构合理、布局美观、配色科学,能给学生以艺术美和科学美的享受。比如讲“机械运动”时,采用诗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配以配乐朗读和动画,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自然界是运动的;采用从网上找的视频《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相对性。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畴
2.1 实现在实验室不能演示的实验。教学《液体的压强》一课中的连通器之船闸,由于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船闸,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用挂图或模型讲解,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效果非常差。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课件模拟船闸整个工作过程,以及通过互联网下载三峡工程的有关建设情况和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三峡船闸的图片。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扩充了知识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2.2 实现有危险或者造价较高的实验。比如,托里拆利实验能精确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是重要的实验,但水银有毒,教学中可用录像或动画课件介绍实验情况。
2.3 实现过于宏观的和微观的现象。宏观的如天体运动、潮汐现象,微观的如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纳米技术。
2.4 实现演示现象不明显而不易观察的现象。能量守恒中的碰撞,光的双缝干涉,光的衍射等实验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演示现象不明显而不易观察,这时如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实验模拟,能使知识的传授更自然、更透彻。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计算机及网络手段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达到有效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的根本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
3.1 协作交互学习模式。协作交互学习模式,强调师与生之间互动探索、研究和讨论问题,主要以小组学习形式,共同参与对新知识的建构。如我们进行《压强》一节课的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压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来创设学习情境并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开展小组协作交互式学习。
这种协作交互学习模式,突出师生与生生的互动学习,即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索,然后利用网上论坛,进行交互讨论,让每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互帮、互学等多向互动,形成协作参与的学习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对论坛的问题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建构新知,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师生交互学习的目的。
3.2 主题研究学习模式。研究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以研究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指导研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电视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收集查阅大量的信息资料,并根据研究要求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汇报,建构知识。这种通过信息技术与研究课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手段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促进整体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帮助,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角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探索者。这样的整合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看到,整合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途径,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使现代教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收稿日期: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