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所以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各具特色的发展。由于每一位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以至于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学校的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她们不同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清晰目标;创造环境;自我评价;分层教学
一、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改进
现在的《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所以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各具特色的发展。由于每一位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以至于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研究如下:
不能像国外一样按智商高低对学生进行区分,有梦想的人才有清晰的目标,有清晰的目标才有积极的态度,有了积极的态度才会去自主的学习,才能真正的取得发展。所以我们的分组应该从情商入手,把目标一致的,态度积极等等分类到一组。在这里我们借鉴了华南师范大学陶德清教授的《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通过陶教授的一张问卷将学生学习态度内容根据分数分为10项:
(1)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并确信所学知识的意义,是推动学习活动持久深入进行的最强大的力量。
(2)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任凭你怎样评价也不过高。学习活动中的愉悦体验和伴随的积极情绪,会使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并乐此不疲,主动地长期从事同样的学习活动;
(3)求知欲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求知欲会使人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知难而进;相反,如果缺乏相应的求知欲望,则往往使人满足于现状,无所事事;或知难而退,不求甚解,半途而废。
(4)学习主动性表现。学习主动性应该是多种心理准备状态的外部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主体积极参与相關的学习活动,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的指向的对象上;无需他人的督促,主动地确定并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相反,则表现得学习任务不明确,也不主动寻求学习活动,注意力容易分散。
(5)学习计划性表现。计划性表现出我们人类活动的最大特点,它可以用提前规划的方式,以最节约的精力,取得最佳的活动效率。
(6)对学习成绩的认识。这个项目既包含了被试对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的认识,也包含了被试对如何取得优秀成绩的认识。
(7)复习考试中的行为表现。这个项目包括了一个学生是如何对待考试,以及如何准备考试的具体行为表现。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应该把每一次考试看作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查,因而充分重视每一次考试。考试前需做必要的复习准备,熟悉已学过的内容,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8)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行为表现。这里所说的困难,主要是指来自主体内部,对当前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排除内部困难,是建立在良好情绪体验和较高认知水平基础上的行为表现。
(9)学习中抗拒干扰的行为表现。这里所说的干扰,主要是指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各种阻碍当前学习活动的因素。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尤其是学习主动性高、计划性强的学生,能不为干扰所动,或及时排除干扰,将自己的注意力适时地集中与坚持在适当的学习任务上。
(10)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的学习态度,必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建立激励机制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内在活力。提高兴趣的最好手段就是各种形式的竞争机制,可以说竞争一直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并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但如何让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行之有效,也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在各个小组中,我们采用了积分制的激励手段,而学生的分数大部分来自课堂中小组竞争的表现。分数老师给,给分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当所有小组都争先恐后的为小组争得分数,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提高,课堂就会更加高效。
四、家长参与机制
邀请和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后教学中来。为了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由各个年级根据每日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制定“各科学习家校联系表”,我们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联系表的使用培训;同时,组织家长陪同孩子进行家庭预习、上课、课后复习作业的全过程演示,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配合和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家长指导孩子学习也是一次现场培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条“教育要向家长要质量”的有效途径。
五、建立小组的评价机制
1.学生自评。
每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估。
2.小组评价。
每个月评价一次,评价内容如下:
(1)每组六人在小组中依次分享出自己这一周的学习不足及改进方法,而且小组成员要互相监督。
(2)每组六人在小组中依次分享出自己这一周好的学习方法及个人优点。
(3)小组每个人轮流说出每个人的优点,及好的变化。
3.班主任评价
每个月对小组积分进行汇总并制作第一名证书,证书要有班主任对每个人的寄语,要有每个家长的寄语,颁奖仪式要隆重,家长到场,充分体现出努力的价值。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情商分组的方式,利用一切激励方式主抓学习态度,实现课上教师引导,课下家长跟踪的完美教学,打造梦想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4,5.13(13)
[2]陶德清.中学生心理自测.2011,8.1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1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清晰目标;创造环境;自我评价;分层教学
一、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改进
现在的《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所以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各具特色的发展。由于每一位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以至于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研究如下:
不能像国外一样按智商高低对学生进行区分,有梦想的人才有清晰的目标,有清晰的目标才有积极的态度,有了积极的态度才会去自主的学习,才能真正的取得发展。所以我们的分组应该从情商入手,把目标一致的,态度积极等等分类到一组。在这里我们借鉴了华南师范大学陶德清教授的《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通过陶教授的一张问卷将学生学习态度内容根据分数分为10项:
(1)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并确信所学知识的意义,是推动学习活动持久深入进行的最强大的力量。
(2)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任凭你怎样评价也不过高。学习活动中的愉悦体验和伴随的积极情绪,会使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并乐此不疲,主动地长期从事同样的学习活动;
(3)求知欲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求知欲会使人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知难而进;相反,如果缺乏相应的求知欲望,则往往使人满足于现状,无所事事;或知难而退,不求甚解,半途而废。
(4)学习主动性表现。学习主动性应该是多种心理准备状态的外部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主体积极参与相關的学习活动,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的指向的对象上;无需他人的督促,主动地确定并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相反,则表现得学习任务不明确,也不主动寻求学习活动,注意力容易分散。
(5)学习计划性表现。计划性表现出我们人类活动的最大特点,它可以用提前规划的方式,以最节约的精力,取得最佳的活动效率。
(6)对学习成绩的认识。这个项目既包含了被试对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的认识,也包含了被试对如何取得优秀成绩的认识。
(7)复习考试中的行为表现。这个项目包括了一个学生是如何对待考试,以及如何准备考试的具体行为表现。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应该把每一次考试看作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查,因而充分重视每一次考试。考试前需做必要的复习准备,熟悉已学过的内容,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8)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行为表现。这里所说的困难,主要是指来自主体内部,对当前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排除内部困难,是建立在良好情绪体验和较高认知水平基础上的行为表现。
(9)学习中抗拒干扰的行为表现。这里所说的干扰,主要是指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各种阻碍当前学习活动的因素。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尤其是学习主动性高、计划性强的学生,能不为干扰所动,或及时排除干扰,将自己的注意力适时地集中与坚持在适当的学习任务上。
(10)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的学习态度,必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建立激励机制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内在活力。提高兴趣的最好手段就是各种形式的竞争机制,可以说竞争一直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并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但如何让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行之有效,也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在各个小组中,我们采用了积分制的激励手段,而学生的分数大部分来自课堂中小组竞争的表现。分数老师给,给分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当所有小组都争先恐后的为小组争得分数,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提高,课堂就会更加高效。
四、家长参与机制
邀请和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后教学中来。为了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由各个年级根据每日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制定“各科学习家校联系表”,我们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联系表的使用培训;同时,组织家长陪同孩子进行家庭预习、上课、课后复习作业的全过程演示,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配合和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家长指导孩子学习也是一次现场培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条“教育要向家长要质量”的有效途径。
五、建立小组的评价机制
1.学生自评。
每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估。
2.小组评价。
每个月评价一次,评价内容如下:
(1)每组六人在小组中依次分享出自己这一周的学习不足及改进方法,而且小组成员要互相监督。
(2)每组六人在小组中依次分享出自己这一周好的学习方法及个人优点。
(3)小组每个人轮流说出每个人的优点,及好的变化。
3.班主任评价
每个月对小组积分进行汇总并制作第一名证书,证书要有班主任对每个人的寄语,要有每个家长的寄语,颁奖仪式要隆重,家长到场,充分体现出努力的价值。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情商分组的方式,利用一切激励方式主抓学习态度,实现课上教师引导,课下家长跟踪的完美教学,打造梦想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4,5.13(13)
[2]陶德清.中学生心理自测.2011,8.1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1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