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语言的物质载体,它不仅承担着记录语言形式、传达语言意义的功能,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桥梁作用。识字、写字教学要能在构建学生的汉字体系的同时向学生传达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学生的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识字、写字教学是需要语文教师高度重视、集中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
林佩菱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在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得到了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她将汉字字理与识字、写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构建学生科学合理的汉字体系方面的独特方法,为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树立了榜样。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的这个特性突出表现为汉字的构字部件与汉语的语素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汉字的使用受到汉语的支配,汉字的排列是按照汉语语义表达规律来的,而不是依照汉字系统本身的规律进行的。这就使得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着天然的困难:一方面,汉字的构形系统和语音系统、语义系统存在着天然障碍,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几乎照顾不到汉字的形体规律,学生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汉字的学习需要有序的积累,而汉字出现的环境却是以言语意义为核心编排的素材,教师需要借助自己的教学程序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汉字系统。
汉字的特殊性质为识字、写字教学带来了困难,现在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相当突出的问题:第一,教学单纯追求学生汉字学习的速度与数量,忽略了汉字体系的构建和汉字文化的传承。第二,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单一,程式固定化。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下降,学习效果差。第三,汉字教学与教材例文讲解严重脱离,学生写错字、别字现象屡教不止。
二、识字、写字教学设计例谈
参与新课标制定的专家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新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制定上也体现了识字、写字过程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识字、写字教学方式,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林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在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许多与赛评委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肖俊宇[4]等专家对这篇课例进行了点评,给予了极大的赞扬。这篇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本。二年级属于义务教育学段第一学段,教学重点以识字、写字为主。结合这一规律,林老师将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讲解中,她创造性地以形声字规律为主要线索串联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从字理出发培养学生科学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同时,从汉字的意义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爱护鸟儿、保护环境的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林老师的这节课传递了先进的识字、写字教学理念,为其他语文教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提供了范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十分不稳定。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老师授课方式的可接受性直接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强弱。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讲解“巢”字的过程中,林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巢”的字体演变过程。接着,让学生思考“巢”字与图片中画的关系,讲故事般地讲述树上的三只幼鸟的故事。“兴趣来源于汉字的象形性……兴趣来源于汉字构形的生活文化内涵”。首先,通过图片和古文字字形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巢”这个字在构形时的具体图景,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引起注意。然后通过树上有鸟这个内涵创造了一个符合儿童心理和生活的三只小鸟在树上的故事,强化了这个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并帮助学生理解“巢”是指鸟在树上这个文化内涵。另外,林老师课堂的语言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语言充满童趣、简洁易懂,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字理,传承文化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这种特性使得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存在一些特定的联系。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的学说可以称之为字理。从汉字学习的内在要求看,字理学习是学生理解汉字表意性质,掌握科学汉字体系的必然需求。同时“在汉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动活泼的生活形象,含有古代的文化知识,要学生诉诸认知的心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知识”。
“形声”是汉字构造的重要方法,形声字也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小学阶段讲解形声字是较为实用的运用字理教学的办法。在课堂导入中,让学生回忆“领”字所包涵的字理,然后运用字理规律讲解“叽”、“喳”两个字,让同学们详细地分析它们的声旁、形旁,最后让同学积累以“口”为形旁的汉字。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回忆有关“形声”的构形规律,帮助学生搭建这节课汉字学习的知识框架,然后巧妙地运用这种规律学习“叽”、“喳”,通过进一步对形旁和声旁的分析来强化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强化这条以形声字的字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脉络。最后,以“口”为形旁聚集字群,了解这个构字部件在汉语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科学的汉字结构体系。
(三)注重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对于识字、写字教学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汉字表意的性质中大量形声字的存在,使得“因形释义,因义辨形”[7]成为汉字学习的必要方法。注重汉字的形体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汉字知识学习新的汉字,扩大自己的识字范围。另一方面,汉字的书写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从汉字作为书写工具的角度来讲,正确书写汉字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的基本要求;从汉字的人文性来看,书写端正、整洁的汉字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强化字形讲解理念,提高字形讲解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汉字字形的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学生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容易出现“分家”的现象。同时,由于左右结构的字大都由两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因此,在书写时原部件的笔画也需要发生变化。在讲解“领”字时,林老师就在结构和笔画变动上给出了明确指导。首先,林老师用左右部分互相让一让这样浅显的充满童趣的语言帮助学生体会左右结构字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同时通过对“令”笔画中的捺写成点,“页”笔画中的横写短这类笔画书写变化的强调,加深学生对“领”字书写难点的把握,帮助学生养成书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与文本的有机结合
语言的连贯性是语言表词达意的基本要求。汉字作为语言的物质载体,完全是按照意义表达的需要排列的,汉字的意义和文段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经常性地把汉字教学渗透到课文学习之中,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必须建立在对汉字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8]。
“巢”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属皆从巢。”林老师首先向同学展示“巢”字的字体演变过程,然后根据字义创造了三只小鸟等妈妈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片直观了解“巢”字表示“鸟在木上”这个含义。然后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来加深学生对字义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小鸟的怜爱,以字义为纽带连结课文与学生情感。最后,引出爱护环境的主题,自然和谐。这样一来,汉字的含义与课文内容浑然一体,学生学习生字的目标和理解课文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识字、写字真正成为阅读的基础。
附录:林佩菱《“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分三节,每节结构基本相同,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以问答的形式,层层推进,向小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本课教学特点有二:一是以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为出发点,强调运用汉字特点科学识字,旨在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汉字密码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二是根据儿童诗的教学特点,本课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在情境中理解、积累新词;采用多形式、有情趣、有画面地读文。通过诵读,感受儿童诗的情趣和韵味,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的快乐自豪。全课教学意图在美文美景的熏陶下,激起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情感,突出了“保护自然,爱护鸟类”的单元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汉字学原理科学认识“叽、喳、蓬”等8个生字、拓展认识“喵、咯、呱”等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领、捉、跃、蹦”4个字。2.正确、流利、有情趣地朗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准备
1.学生按原先常规要求、习惯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开门见山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复习“领”字,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并指导书写。3.引导审题:课题中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指谁呢?是谁夸“红领巾”呢?
【设计意图:在本课要会认的、会正确书写的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以熟字“领”为例,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复习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为本课科学识字、正确书写夯实基础。】
二、字文结合,随文识字
㈠初读课文,相机正音。
1.生自由练读课文。2.男女生合作分节读文。3.正音、指导正确朗读句子。
㈡归纳规律,识字拓展
1.指导读好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2.词语带入第一节再次练读。
【设计意图:受方言音影响,南方学生普遍读不好AABB式词语,且此二词能很好地体现小鸟的快乐、可爱,因此指导学生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为把诗歌读得活泼、有情趣做准备】
3.引导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叽、喳”。4.师小结。5.类比拓展,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类比拓展,“学一个带一串”,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迁移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自主科学识字】
㈢字文结合,相辅相成
1.学习“蓬”字和第一节。
⑴引导学生根据“艹”理解“蓬”字本义及“蓬松”一词。⑵联系生活事物直观感知“蓬松”,理解、运用“蓬松”一词。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梳理”一词。⑷图片展示,感受小鸟梳理过羽毛的变化。⑸抓住韵脚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蓬松”的词义较难准确把握,由“蓬”字的形旁而事物;又由“蓬松”联系“梳理”,由“梳理”感悟小鸟的可爱、美丽与快乐。把字理、字义、事物及诗意有机融合。抓住韵脚指导朗读,体会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朗读特点】
2.学习“棱”字和第二节。
⑴借用音效,形象感知“扑棱棱”,读出拟声词的音律特点。⑵学习“棱”字。⑶改编第二节,感知小鸟的活跃、忙碌。⑷朗读第二节。
3.学习“崭、牌、巢”和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知道“红领巾”为小鸟做了什么。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崭新的木牌”“鸟巢”,正音。⑶音、形、义结合认识“崭”字及理解、运用新词“崭新”。⑷同法认识“牌”字及“片”字旁。⑸图、字结合,指导抓住象形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认识“巢”字。⑹创设情境,朗读第三节、特别是朗读好小鸟的“唱”。
【设计意图:本节诗歌共出现“崭、牌、巢”三个要求会认的字,其中“崭、牌”为形声字,在教学中通过实例继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清各常见偏旁(即形声字的形旁)的来源、类属意义,进一步渗透形旁在形声字表意上的主体作用的常识。“巢”字是象形字,教学中图字结合,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有趣演变过程。结合 “巢”字形象地将雏鸟在巢中盼母归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幼鸟的怜爱之情、争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豪情,帮助理解课文。】 ㈣朗读全文,小结。
三、发现规律,正确书写
1.出示“捉、蹦、跃”,生读。2.引导发现这三个字的相同的偏旁“足”,复习“足”当左偏旁的变化。3.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正确识记“捉”字,并指导书写。4.指导识记、书写“跃”。5.指导写好笔画多的字“蹦”。6.学生练写“领、捉、跃、蹦”。7.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教学经历,许多学生被“” “足”互相迁移影响,把“”写成“足”,“足”写成“”。尤其是学了“”,将“捉”错写成“扌”,因此选择这三字一同教写,在直观对比中降低错误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工整、正确地书写“羽、理、灵、晨”。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习词语搭配,完成课后“我会填”。4.进一步增强爱鸟护鸟及爱护其他小动物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责任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
二、拓展升华
1.想象清晨林中小鸟在做什么?2.搭配联系,完成课后“我会填”。3.创编诗歌。4.播放小鸟等动物受伤害的资料。5.引导交流:你想说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爱护小鸟?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羽、理”和上下结构的“灵、晨”。2.评议,再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指导。
参考文献:
[1]林佩菱.“红领巾”真好.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
[2]林佩菱,肖俊宇.科学识字与诗歌教学水乳交融——人教版二上《“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1(31).
[3]陆红兵.从汉字教学走向汉字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1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6]王宁.谈字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5(8).
[7]贺兰桂.让汉字的光辉烛照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5(07):11-12.
[8]贺兰桂.让汉字的光辉烛照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5(07):11-12.
[9]曹红格.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打印用稿).123-125.http://www.doc88.com/
李琼,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
林佩菱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在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得到了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她将汉字字理与识字、写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构建学生科学合理的汉字体系方面的独特方法,为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树立了榜样。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的这个特性突出表现为汉字的构字部件与汉语的语素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汉字的使用受到汉语的支配,汉字的排列是按照汉语语义表达规律来的,而不是依照汉字系统本身的规律进行的。这就使得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着天然的困难:一方面,汉字的构形系统和语音系统、语义系统存在着天然障碍,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几乎照顾不到汉字的形体规律,学生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汉字的学习需要有序的积累,而汉字出现的环境却是以言语意义为核心编排的素材,教师需要借助自己的教学程序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汉字系统。
汉字的特殊性质为识字、写字教学带来了困难,现在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相当突出的问题:第一,教学单纯追求学生汉字学习的速度与数量,忽略了汉字体系的构建和汉字文化的传承。第二,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单一,程式固定化。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下降,学习效果差。第三,汉字教学与教材例文讲解严重脱离,学生写错字、别字现象屡教不止。
二、识字、写字教学设计例谈
参与新课标制定的专家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新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制定上也体现了识字、写字过程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识字、写字教学方式,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林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在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许多与赛评委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肖俊宇[4]等专家对这篇课例进行了点评,给予了极大的赞扬。这篇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本。二年级属于义务教育学段第一学段,教学重点以识字、写字为主。结合这一规律,林老师将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讲解中,她创造性地以形声字规律为主要线索串联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从字理出发培养学生科学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同时,从汉字的意义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爱护鸟儿、保护环境的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林老师的这节课传递了先进的识字、写字教学理念,为其他语文教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提供了范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十分不稳定。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老师授课方式的可接受性直接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强弱。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讲解“巢”字的过程中,林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巢”的字体演变过程。接着,让学生思考“巢”字与图片中画的关系,讲故事般地讲述树上的三只幼鸟的故事。“兴趣来源于汉字的象形性……兴趣来源于汉字构形的生活文化内涵”。首先,通过图片和古文字字形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巢”这个字在构形时的具体图景,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引起注意。然后通过树上有鸟这个内涵创造了一个符合儿童心理和生活的三只小鸟在树上的故事,强化了这个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并帮助学生理解“巢”是指鸟在树上这个文化内涵。另外,林老师课堂的语言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语言充满童趣、简洁易懂,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字理,传承文化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这种特性使得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存在一些特定的联系。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的学说可以称之为字理。从汉字学习的内在要求看,字理学习是学生理解汉字表意性质,掌握科学汉字体系的必然需求。同时“在汉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动活泼的生活形象,含有古代的文化知识,要学生诉诸认知的心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知识”。
“形声”是汉字构造的重要方法,形声字也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小学阶段讲解形声字是较为实用的运用字理教学的办法。在课堂导入中,让学生回忆“领”字所包涵的字理,然后运用字理规律讲解“叽”、“喳”两个字,让同学们详细地分析它们的声旁、形旁,最后让同学积累以“口”为形旁的汉字。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回忆有关“形声”的构形规律,帮助学生搭建这节课汉字学习的知识框架,然后巧妙地运用这种规律学习“叽”、“喳”,通过进一步对形旁和声旁的分析来强化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强化这条以形声字的字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脉络。最后,以“口”为形旁聚集字群,了解这个构字部件在汉语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科学的汉字结构体系。
(三)注重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对于识字、写字教学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汉字表意的性质中大量形声字的存在,使得“因形释义,因义辨形”[7]成为汉字学习的必要方法。注重汉字的形体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汉字知识学习新的汉字,扩大自己的识字范围。另一方面,汉字的书写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从汉字作为书写工具的角度来讲,正确书写汉字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的基本要求;从汉字的人文性来看,书写端正、整洁的汉字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强化字形讲解理念,提高字形讲解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汉字字形的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学生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容易出现“分家”的现象。同时,由于左右结构的字大都由两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因此,在书写时原部件的笔画也需要发生变化。在讲解“领”字时,林老师就在结构和笔画变动上给出了明确指导。首先,林老师用左右部分互相让一让这样浅显的充满童趣的语言帮助学生体会左右结构字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同时通过对“令”笔画中的捺写成点,“页”笔画中的横写短这类笔画书写变化的强调,加深学生对“领”字书写难点的把握,帮助学生养成书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与文本的有机结合
语言的连贯性是语言表词达意的基本要求。汉字作为语言的物质载体,完全是按照意义表达的需要排列的,汉字的意义和文段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经常性地把汉字教学渗透到课文学习之中,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必须建立在对汉字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8]。
“巢”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属皆从巢。”林老师首先向同学展示“巢”字的字体演变过程,然后根据字义创造了三只小鸟等妈妈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片直观了解“巢”字表示“鸟在木上”这个含义。然后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来加深学生对字义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小鸟的怜爱,以字义为纽带连结课文与学生情感。最后,引出爱护环境的主题,自然和谐。这样一来,汉字的含义与课文内容浑然一体,学生学习生字的目标和理解课文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识字、写字真正成为阅读的基础。
附录:林佩菱《“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分三节,每节结构基本相同,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以问答的形式,层层推进,向小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本课教学特点有二:一是以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为出发点,强调运用汉字特点科学识字,旨在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汉字密码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二是根据儿童诗的教学特点,本课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在情境中理解、积累新词;采用多形式、有情趣、有画面地读文。通过诵读,感受儿童诗的情趣和韵味,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的快乐自豪。全课教学意图在美文美景的熏陶下,激起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情感,突出了“保护自然,爱护鸟类”的单元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汉字学原理科学认识“叽、喳、蓬”等8个生字、拓展认识“喵、咯、呱”等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领、捉、跃、蹦”4个字。2.正确、流利、有情趣地朗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准备
1.学生按原先常规要求、习惯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开门见山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复习“领”字,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并指导书写。3.引导审题:课题中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指谁呢?是谁夸“红领巾”呢?
【设计意图:在本课要会认的、会正确书写的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以熟字“领”为例,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复习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为本课科学识字、正确书写夯实基础。】
二、字文结合,随文识字
㈠初读课文,相机正音。
1.生自由练读课文。2.男女生合作分节读文。3.正音、指导正确朗读句子。
㈡归纳规律,识字拓展
1.指导读好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2.词语带入第一节再次练读。
【设计意图:受方言音影响,南方学生普遍读不好AABB式词语,且此二词能很好地体现小鸟的快乐、可爱,因此指导学生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为把诗歌读得活泼、有情趣做准备】
3.引导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叽、喳”。4.师小结。5.类比拓展,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类比拓展,“学一个带一串”,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迁移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自主科学识字】
㈢字文结合,相辅相成
1.学习“蓬”字和第一节。
⑴引导学生根据“艹”理解“蓬”字本义及“蓬松”一词。⑵联系生活事物直观感知“蓬松”,理解、运用“蓬松”一词。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梳理”一词。⑷图片展示,感受小鸟梳理过羽毛的变化。⑸抓住韵脚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蓬松”的词义较难准确把握,由“蓬”字的形旁而事物;又由“蓬松”联系“梳理”,由“梳理”感悟小鸟的可爱、美丽与快乐。把字理、字义、事物及诗意有机融合。抓住韵脚指导朗读,体会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朗读特点】
2.学习“棱”字和第二节。
⑴借用音效,形象感知“扑棱棱”,读出拟声词的音律特点。⑵学习“棱”字。⑶改编第二节,感知小鸟的活跃、忙碌。⑷朗读第二节。
3.学习“崭、牌、巢”和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知道“红领巾”为小鸟做了什么。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崭新的木牌”“鸟巢”,正音。⑶音、形、义结合认识“崭”字及理解、运用新词“崭新”。⑷同法认识“牌”字及“片”字旁。⑸图、字结合,指导抓住象形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认识“巢”字。⑹创设情境,朗读第三节、特别是朗读好小鸟的“唱”。
【设计意图:本节诗歌共出现“崭、牌、巢”三个要求会认的字,其中“崭、牌”为形声字,在教学中通过实例继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清各常见偏旁(即形声字的形旁)的来源、类属意义,进一步渗透形旁在形声字表意上的主体作用的常识。“巢”字是象形字,教学中图字结合,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有趣演变过程。结合 “巢”字形象地将雏鸟在巢中盼母归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幼鸟的怜爱之情、争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豪情,帮助理解课文。】 ㈣朗读全文,小结。
三、发现规律,正确书写
1.出示“捉、蹦、跃”,生读。2.引导发现这三个字的相同的偏旁“足”,复习“足”当左偏旁的变化。3.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正确识记“捉”字,并指导书写。4.指导识记、书写“跃”。5.指导写好笔画多的字“蹦”。6.学生练写“领、捉、跃、蹦”。7.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教学经历,许多学生被“” “足”互相迁移影响,把“”写成“足”,“足”写成“”。尤其是学了“”,将“捉”错写成“扌”,因此选择这三字一同教写,在直观对比中降低错误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工整、正确地书写“羽、理、灵、晨”。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习词语搭配,完成课后“我会填”。4.进一步增强爱鸟护鸟及爱护其他小动物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责任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
二、拓展升华
1.想象清晨林中小鸟在做什么?2.搭配联系,完成课后“我会填”。3.创编诗歌。4.播放小鸟等动物受伤害的资料。5.引导交流:你想说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爱护小鸟?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羽、理”和上下结构的“灵、晨”。2.评议,再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指导。
参考文献:
[1]林佩菱.“红领巾”真好.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
[2]林佩菱,肖俊宇.科学识字与诗歌教学水乳交融——人教版二上《“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1(31).
[3]陆红兵.从汉字教学走向汉字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1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6]王宁.谈字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5(8).
[7]贺兰桂.让汉字的光辉烛照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5(07):11-12.
[8]贺兰桂.让汉字的光辉烛照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5(07):11-12.
[9]曹红格.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打印用稿).123-125.http://www.doc88.com/
李琼,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