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趣味往往决定电影工业的走势。行业的走势反过来再刺激那些或聪明或投机的导演和制片人……
每年的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影展,至少会有一个带给我无限感慨。今年轮到刚刚闭幕不久的威尼斯影展在我心里出风头。当然,依旧是关于华语片的。
今年入影展正赛的几乎都是类型片。徐克的《神探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刘伟强的《精武风云》是武打片;彭氏的《童眼》是恐怖片;加上一个得终身成就奖的吴宇森,第67届威尼斯影展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香港商业电影的致敬仪式。真是托中国通马克·穆勒的福,托港片迷昆丁·塔伦蒂诺的福!
托福归托福,“走后门归走后门”,把“类型片”保送进文艺片赛场,潜台词也是明显的:面子我给足你,奖肯定是没份的。好在港片大导也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以他们对商业电影的死忠,能进到人文电影赛场,亲身体验一下殿堂的感觉,已算超出了今生的职业梦想,何况还能在全世界娱记的面前免费为电影做广告,这实在是一桩“共赢”的际遇。
主办者、参赛者心照不宣,有意思的倒是华语媒体对读者的“疑似欺诈”。从第一天起就忙着打分,继续在版面上玩着“全场起立鼓掌N分钟”(那是国际影展的礼节,每部片子都有)这种上世纪玩馊了的文字游戏。到最后评奖揭晓,把戏穿帮玩不下去了,又开始发明了一个词,叫——“无奖叫座”。言下之意,虽没拿奖,人气不错。
让几个商业电影跑到人文电影展上去显摆“人气”,亏了我们的媒体想得出来?这就跟哲学家和古籍教授正在讲课,校工没留神把几个说相声的放进了教室,课堂上肯定是会大哗的,但你不能因此说相声演员就比老师更受欢迎——虽然用春晚的话说都是“语言类”的。精神和享乐本就是两股道上的车。马克·穆勒和塔伦蒂诺之所以放港式类型片进场,本来就是想借标新立异,赢取华语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也让现场的评委和记者们,每天在被文艺闷片“折磨”之余,能获得一个放松的机会。这跟以往三大影展开闭幕式放好莱坞大片,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次额外开恩,给了商业导演们一个“选手”的身份。哪想到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偏偏还“当了真”!
由此又想到这十多年来,媒体一直炒作的“华语大片冲奥”闹剧。稍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奥斯卡奖主旋律是商业兼及人文,而且面向的是英语片。外文影片只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还有两个前提:一是该外文片必须是人文电影,而非商业片;二是在美国票房还不能太差。本来华语电影除了功夫片等极少数例外,在北美通常票房都是不灵的。咱的媒体精英们倒好,除了忘了自己的肤色,逼自己商业片去战人家的人文奖项;甚至还想要导演操着京片子去跟人家搏英语片的主奖!
有什么样的舆论,慢慢就会有什么思维的受众。而大众趣味往往决定电影工业的走势。行业的走势反过来再刺激那些或聪明或投机的导演和制片人……一环套一环,就造就了一个更无知也更险恶的电影生存环境。谁又敢轻视媒体呢。“刀笔”的时代并没有过去。
每年的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影展,至少会有一个带给我无限感慨。今年轮到刚刚闭幕不久的威尼斯影展在我心里出风头。当然,依旧是关于华语片的。
今年入影展正赛的几乎都是类型片。徐克的《神探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刘伟强的《精武风云》是武打片;彭氏的《童眼》是恐怖片;加上一个得终身成就奖的吴宇森,第67届威尼斯影展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香港商业电影的致敬仪式。真是托中国通马克·穆勒的福,托港片迷昆丁·塔伦蒂诺的福!
托福归托福,“走后门归走后门”,把“类型片”保送进文艺片赛场,潜台词也是明显的:面子我给足你,奖肯定是没份的。好在港片大导也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以他们对商业电影的死忠,能进到人文电影赛场,亲身体验一下殿堂的感觉,已算超出了今生的职业梦想,何况还能在全世界娱记的面前免费为电影做广告,这实在是一桩“共赢”的际遇。
主办者、参赛者心照不宣,有意思的倒是华语媒体对读者的“疑似欺诈”。从第一天起就忙着打分,继续在版面上玩着“全场起立鼓掌N分钟”(那是国际影展的礼节,每部片子都有)这种上世纪玩馊了的文字游戏。到最后评奖揭晓,把戏穿帮玩不下去了,又开始发明了一个词,叫——“无奖叫座”。言下之意,虽没拿奖,人气不错。
让几个商业电影跑到人文电影展上去显摆“人气”,亏了我们的媒体想得出来?这就跟哲学家和古籍教授正在讲课,校工没留神把几个说相声的放进了教室,课堂上肯定是会大哗的,但你不能因此说相声演员就比老师更受欢迎——虽然用春晚的话说都是“语言类”的。精神和享乐本就是两股道上的车。马克·穆勒和塔伦蒂诺之所以放港式类型片进场,本来就是想借标新立异,赢取华语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也让现场的评委和记者们,每天在被文艺闷片“折磨”之余,能获得一个放松的机会。这跟以往三大影展开闭幕式放好莱坞大片,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次额外开恩,给了商业导演们一个“选手”的身份。哪想到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偏偏还“当了真”!
由此又想到这十多年来,媒体一直炒作的“华语大片冲奥”闹剧。稍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奥斯卡奖主旋律是商业兼及人文,而且面向的是英语片。外文影片只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还有两个前提:一是该外文片必须是人文电影,而非商业片;二是在美国票房还不能太差。本来华语电影除了功夫片等极少数例外,在北美通常票房都是不灵的。咱的媒体精英们倒好,除了忘了自己的肤色,逼自己商业片去战人家的人文奖项;甚至还想要导演操着京片子去跟人家搏英语片的主奖!
有什么样的舆论,慢慢就会有什么思维的受众。而大众趣味往往决定电影工业的走势。行业的走势反过来再刺激那些或聪明或投机的导演和制片人……一环套一环,就造就了一个更无知也更险恶的电影生存环境。谁又敢轻视媒体呢。“刀笔”的时代并没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