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303045A)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对广大师生员工起着思想情感的导向作用,行为规范的制约作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关系到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未来公民的素质,还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维度; 导向; 完善; 文化意识; 文化建设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的召开,从加入WTO到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导致了我国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带来强烈的冲击。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新旧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发生剧烈的文化冲突,以儒家为代表的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体系正在遭遇现代西方文化体系的猛烈冲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学校文化建设也出现了种种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学生自我中心和自我缺失并存,不考虑他人,不关心他人,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网络依赖症呈严重化趋势, 家庭结构破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职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有偿家教”日趋蔓延。“学校无文化”现象严重,片面推崇物化管理,盲目追求“做大、做美、做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有远见的政治家甚至把人的文化素养视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人文精神的高扬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真正精神和走向之一,人类社会在诸多领域也开始显示科学与人文、能力与德性、认知与情感的汇合趋势,社会对人的需求突破了以往以知能为本位的框架,纳入了新的人文的标准,知识与人文的对立正在逐步消解,这就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此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迫切需要培养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素质的真正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未来公民。这对教育战线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基础教育因此开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第八轮课程改革的深刻变革。学校文化成了影响学校素质教育效应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教育,无论是德育、教学,还是管理,都存在着一个文化的问题,都需要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当我们把某门学科教学成为某学科文化教育时,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得以实现。
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这一研究领域的比较适合中国学校校情的,为理论界和实践者所共同认同的理论体系。在實践层面看,构建学校文化的活动,当然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从实践中丰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并以此指导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推进学校向更理性的层面发展,这是一条值得我们探索的路径。
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或者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文化又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也必须统领全校工作。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资源的精华所在,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程度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接受新课程的引领、洗礼和重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进入“十二五”,我们期望通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以促进师生观念、教学风格的塑造与整合,提升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文化概念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如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教育关系和教学关系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等等。概括起来,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是生活在其中的学校成员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学校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学校文化有别于校园文化。“校园”更多地是指空间维度内的地域性概念,它仅仅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只是学校文化的子文化系统。校园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校园文化虽然搞的轰轰烈烈,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广大师生的根本原因所在。与企业文化等亚文化形态并列的只能是学校文化,而不是“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重视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外化,更注重学校群体成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文化建设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推进作用。学校文化的发展必须适应、甚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近几年来教育战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学校拥有了一种好的文化,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用学校文化的发展来适应与超越动态社会的发展,这是对于教育的困境和困惑必须用文化来解构和重构的基本思考。理性地寻找教育在文化上的回归,必将改变以往对教育本质的简单认识与轻视,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全盘接受与迷信,从而树立教育新的文化战略和取向。
总之,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在物态文化、课程文化、课延文化、人化管理和学校精神建设等不同层面上去付出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园林式学校”的建成,各种教育文化设施的完善,教学场所文化氛围浓郁,课堂教学进入整体优化,课延文化丰富的经验积累,学校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确立等等。可见,以奉献和进取为主旋律的学校精神正在蔚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期积淀和成果,将会使学校进一步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力度,把我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新阶段,从而更加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对广大师生员工起着思想情感的导向作用,行为规范的制约作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关系到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未来公民的素质,还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维度; 导向; 完善; 文化意识; 文化建设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的召开,从加入WTO到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导致了我国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带来强烈的冲击。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新旧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发生剧烈的文化冲突,以儒家为代表的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体系正在遭遇现代西方文化体系的猛烈冲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学校文化建设也出现了种种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学生自我中心和自我缺失并存,不考虑他人,不关心他人,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网络依赖症呈严重化趋势, 家庭结构破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职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有偿家教”日趋蔓延。“学校无文化”现象严重,片面推崇物化管理,盲目追求“做大、做美、做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有远见的政治家甚至把人的文化素养视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人文精神的高扬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真正精神和走向之一,人类社会在诸多领域也开始显示科学与人文、能力与德性、认知与情感的汇合趋势,社会对人的需求突破了以往以知能为本位的框架,纳入了新的人文的标准,知识与人文的对立正在逐步消解,这就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此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迫切需要培养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素质的真正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未来公民。这对教育战线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基础教育因此开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第八轮课程改革的深刻变革。学校文化成了影响学校素质教育效应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教育,无论是德育、教学,还是管理,都存在着一个文化的问题,都需要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当我们把某门学科教学成为某学科文化教育时,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得以实现。
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这一研究领域的比较适合中国学校校情的,为理论界和实践者所共同认同的理论体系。在實践层面看,构建学校文化的活动,当然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从实践中丰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并以此指导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推进学校向更理性的层面发展,这是一条值得我们探索的路径。
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或者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文化又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也必须统领全校工作。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资源的精华所在,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程度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接受新课程的引领、洗礼和重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进入“十二五”,我们期望通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以促进师生观念、教学风格的塑造与整合,提升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文化概念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如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教育关系和教学关系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等等。概括起来,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是生活在其中的学校成员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学校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学校文化有别于校园文化。“校园”更多地是指空间维度内的地域性概念,它仅仅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只是学校文化的子文化系统。校园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校园文化虽然搞的轰轰烈烈,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广大师生的根本原因所在。与企业文化等亚文化形态并列的只能是学校文化,而不是“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重视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外化,更注重学校群体成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文化建设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推进作用。学校文化的发展必须适应、甚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近几年来教育战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学校拥有了一种好的文化,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用学校文化的发展来适应与超越动态社会的发展,这是对于教育的困境和困惑必须用文化来解构和重构的基本思考。理性地寻找教育在文化上的回归,必将改变以往对教育本质的简单认识与轻视,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全盘接受与迷信,从而树立教育新的文化战略和取向。
总之,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在物态文化、课程文化、课延文化、人化管理和学校精神建设等不同层面上去付出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园林式学校”的建成,各种教育文化设施的完善,教学场所文化氛围浓郁,课堂教学进入整体优化,课延文化丰富的经验积累,学校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确立等等。可见,以奉献和进取为主旋律的学校精神正在蔚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期积淀和成果,将会使学校进一步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力度,把我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新阶段,从而更加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