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关键词 数学 探索 生活 知识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亲自感悟到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老师虽然教会了学生知识,但是学生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不利的。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所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動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教师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立刻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他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老师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上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多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公式化,又密切了与生活的联系。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仅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联系生活,提炼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教师并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书本,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知识。过程如下: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让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
(29)不对,同时告诉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4岁,那老师几岁呢?(33)33也是一个数量,那大4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灰鸭、小白鸭、小花鸭,分别为19只、36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问题生活化,然后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朋友交流。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又如在学习了“简单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自己回家量一量方桌、书房地面等的物体面积各有多大。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学而有用的喜悦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关键词 数学 探索 生活 知识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亲自感悟到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老师虽然教会了学生知识,但是学生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不利的。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所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動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教师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立刻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他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老师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上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多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公式化,又密切了与生活的联系。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仅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联系生活,提炼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教师并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书本,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知识。过程如下: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让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
(29)不对,同时告诉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4岁,那老师几岁呢?(33)33也是一个数量,那大4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灰鸭、小白鸭、小花鸭,分别为19只、36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问题生活化,然后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朋友交流。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又如在学习了“简单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自己回家量一量方桌、书房地面等的物体面积各有多大。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学而有用的喜悦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