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见,怎样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数学的主要载体,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通过四个方面来说明笔者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三、培养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四、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语言阐述解题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兴趣;主动探究;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驱动力,如果学生对解应用题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已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知识会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练习或作业的应用题设计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如,我校刚刚举行了校运动会,我们就可根据校运会出题:“2017年9月,我们举行了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生活中的情境,如,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可以用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让应用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四(l)班今天要上体育训练课,按要求分两组进行投掷篮球训练,即男生、女生各一组。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投篮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更能理解整个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展示问题:教师准备了20个篮球,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篮球多,人少分到的篮球少;二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篮球。通过争论最终取得共识:按人分较为合理。然后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个篮球?通过这样简单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问题比较贴近生活实际,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
学生无论学习什么科目只有善于思考,主动探究才可能更有效地学习到知识,学习应用题更是如此。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细化为两个步骤:
1.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善于思考是数学的核心,是数学主要培养的方向与目的,同时反过来思考又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这感觉很是矛盾,但实际不然,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思考问题可以学习到更深入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又能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同时,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或者劳动成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不骄不躁,进行检查和反省,思考有没有存在其它的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解应用题必须要有主动探究的精神,应用题有结构复杂、类型颇多的特征,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是学不好应用题的。所以,必须培养好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但也是重点。所以,每次考试都会出现很多的应用题。小学数学应用题考察的是知识点的累计和关系,结构复杂、类型多样,但看似复杂的综合题其实都是有技巧和规律可循的,主要题型有以下的类型:
1.和差问题与倍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或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
2.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
3.年龄问题、鸡兔问题、公约数、公倍数问题、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过桥问题、流水问题、线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盈亏问题等。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各种应用题的类型和解应用题的方法,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四、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語言阐述解题思路
解应用题是一个理解问题,再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理解和分析应用题,然后再传授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并且要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语言阐述解题思路。这是培养学生理解并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能通过笔把应用题的正确答案写出来,但却不一定能把解题思路说得清楚。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解题,而更应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笔者认为,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解题思维状况。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真的学会了呢?还是一知半解或是完全不知。若是不能完全掌握,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第三,可以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每题都要等学生完全做出答案来才判断是否会做这道应用题,这样花的时间将会很多,那么一节课将做不了几道题。反之,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说出解题思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所以,我们要学习数学,将数学又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应用题就自然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愿学生们通过应用题的学习,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能多角度、多策略、多方向地分析把握它的实质,精益求精,去伪存真,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升思维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陈 洋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兴趣;主动探究;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驱动力,如果学生对解应用题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已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知识会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练习或作业的应用题设计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如,我校刚刚举行了校运动会,我们就可根据校运会出题:“2017年9月,我们举行了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生活中的情境,如,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可以用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让应用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四(l)班今天要上体育训练课,按要求分两组进行投掷篮球训练,即男生、女生各一组。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投篮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更能理解整个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展示问题:教师准备了20个篮球,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篮球多,人少分到的篮球少;二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篮球。通过争论最终取得共识:按人分较为合理。然后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个篮球?通过这样简单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问题比较贴近生活实际,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
学生无论学习什么科目只有善于思考,主动探究才可能更有效地学习到知识,学习应用题更是如此。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细化为两个步骤:
1.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善于思考是数学的核心,是数学主要培养的方向与目的,同时反过来思考又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这感觉很是矛盾,但实际不然,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思考问题可以学习到更深入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又能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同时,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或者劳动成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不骄不躁,进行检查和反省,思考有没有存在其它的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解应用题必须要有主动探究的精神,应用题有结构复杂、类型颇多的特征,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是学不好应用题的。所以,必须培养好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但也是重点。所以,每次考试都会出现很多的应用题。小学数学应用题考察的是知识点的累计和关系,结构复杂、类型多样,但看似复杂的综合题其实都是有技巧和规律可循的,主要题型有以下的类型:
1.和差问题与倍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或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
2.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
3.年龄问题、鸡兔问题、公约数、公倍数问题、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过桥问题、流水问题、线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盈亏问题等。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各种应用题的类型和解应用题的方法,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四、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語言阐述解题思路
解应用题是一个理解问题,再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理解和分析应用题,然后再传授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并且要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语言阐述解题思路。这是培养学生理解并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能通过笔把应用题的正确答案写出来,但却不一定能把解题思路说得清楚。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解题,而更应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笔者认为,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解题思维状况。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真的学会了呢?还是一知半解或是完全不知。若是不能完全掌握,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第三,可以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每题都要等学生完全做出答案来才判断是否会做这道应用题,这样花的时间将会很多,那么一节课将做不了几道题。反之,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说出解题思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所以,我们要学习数学,将数学又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应用题就自然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愿学生们通过应用题的学习,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能多角度、多策略、多方向地分析把握它的实质,精益求精,去伪存真,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升思维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