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追寻与拷问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国家也好,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也罢,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孕育出一种独有的精神。若这种精神是有益的,必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反之,则会阻碍进步。同样,对于世界上任何知名大学而言,也有某种无形的文化或者大学精神作为牵引。大学精神不单是大学的专属,同样会影响社会文化与大众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关大学精神方面的著作,无论是理論研究层面的,或是文学书写方面的,可谓汗牛充栋。而《大学的精神》这本著作,兼顾了理论探索与感性表达,读后令人深思。
  本书两位主要作者蒲实、陈赛,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历练,也许同毕业于北京大学之缘故,对于大学精神的探究,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撰写本书,近七年来,他们不辞劳苦,在国外采访大学校长、院系负责人、教授、学者、大学生等,梳理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书中,他们总结道:哈佛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象征、耶鲁大学则是各界领袖的摇篮、斯坦福则是硅谷心脏的同义词、牛津大学乃现代绅士的家园、剑桥大学是书生意气的写照、海德堡大学乃哲学思辨的重镇、麻省理工学院可谓梦想起飞之地……总体上言,无论是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还是从制度到精神,本书字里行间,均对这七所世界名校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呈现,为国人清晰认识世界名校提供了翔实、鲜活的参考资料。
  当然,世界著名高校的数量,远不止书中罗列的这几所。优秀的大学,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模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书中所聚焦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归纳起来看无非是古典和现代这两种类别。无论何种气质的大学,从现实的角度看,办得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生源的质量、教师的执教水平、充足的经费保障、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良好的学术范围,等等。然而仅仅有这些要素,还不能成为一所好大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大学精神。当然,那些世界著名大学,必然有其卓越的大学精神,并潜意识中影响大学的未来命运。
  而何为大学精神?恐怕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总之,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各种建筑群落,也不单单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若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大学精神其实就是在特定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大学精神之于大学而言,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在大学精神之中,一个共性的特质就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
  关于大学精神的追寻,世界名校的领导人,有着别开生面的阐释。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认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而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文则从微观的层面指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所要培养的领袖,就本科教育来说,核心是通识,也就是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所熏陶出来的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让人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不得不说,这两位校长,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既朴素,也深邃。优秀的大学,从来都不会被现实的各种利益和诱惑所束缚,必定注目远方,谋划更加长久的未来。
  目前,我国大学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各个类型的大学(包括高职院校),相互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尤其在一些重点大学,其发展完全被各种数字和量化考核“捆绑”: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多少,发表高被引学术论文有多少,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少,等等。在一系列考核指标面前,教师们不得不围绕论文和研究项目转,大学俨然成为某种“高端工厂”。在这种现实面前,就缺少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般来讲,各大学所倡导的校训,或多或少体现出一所大学的精神底色。遗憾的是,国内大学的校训,要么雷同,要么“撞车”,无外乎立德、勤奋、淳朴、团结、奋进、务实之类的名词。这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学培养的人才,也几乎是雷同的。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追求创新的国家而言,这个问题不能忽视。若大学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那么创新创业可能就成为空头支票。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源头上讲就是大学精神的缺失或者迷惘。正因如此,使得人们怀想起当年战乱中的西南联大。
  阅读《大学的精神》一书不难发现,世界名校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因材施教的本科教育、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开放包容的办学格局是共同特质。在这些大学内部,更为重要的是孕育出独立思考的精神品格。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如何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各种利益诱惑中不跟风、不盲从,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要进行思维的训练,人文通识教育(有学者也称博雅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书中所指出的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名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纷纷强化人文通识教育。而“二战”之前,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学科壁垒尤为明显,在此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科技、社会和伦理之间时常发生“摩擦”。人们当时就意识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培养掌握谋生技能的人,还得文理交融、文理互通,毕竟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知识和人格健全的综合素质人才。大约每隔20年的时间,哈佛都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推出一批全新的人文通识课程。人文通识教育也具有“无用之用”的特质,爱因斯坦曾指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
  总体上讲,《大学的精神》主要通过零距离观察、记录和分析世界七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校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究大学精神的共性特质。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国内各大学探索富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只有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去破题。
其他文献
一个人(储安平)、一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一本周刊(《观察》)切入知识分子研究的谢泳于2007年任教厦门大学,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议论。到厦大教书后,谢泳的研究对象有何变化呢?这本《现代文学的细节》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可以说,此书展示了作者最近10年研究趣味与研究对象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史料方面的论述,二是近身之学的关注,三是对旧体诗尤其是陈寅恪旧体诗的研究。  先说现代文学史
期刊
“文学理论”在20世纪实现了“脱胎换骨”和“改头换面”———在前半个世纪,它从一种社会、历史研究的“外部”束缚中解脱蜕变出来,慢慢确立了其“内部”自主性,实现了学科体制上的功能专门化,在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进行了疆界划分,并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等文学研究的近亲分支不断剥离;在后半个世纪,它越来越不满足于文学的束缚,不断跨域越界,向外开疆拓土,汲取资源,将自身大写化成“理论”(Theory),或被称作“
期刊
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不属于文学本身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把文学自身的,诸如叙述性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学以及韵律、节奏、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其实,“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1],无
期刊
Keane,M.(2007).CreatedinChina:Thegreatnewleapforward.Routledge.  Moore,T.G.(2002).Chinaintheworldmarket:Chineseindustryandinternational sourcesofreforminthepostMaoer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Pang,L
期刊
一  把“新文化派”与诸如林纾、辜鸿铭、严复、章士钊以及《学衡》派等“守旧派”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论争视为“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斗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的传统写法,而铺垫这一历史叙事传统的正是“新文化派”自己,尤其是其中热衷于写史而且往往把文化运动史写成个人自叙传的胡适。这样一部高度基于“新文化派”的角度或者立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将“新文化派”视为“新文化”的绝对代表,而他们的反对者或
期刊
如果爱父母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繁茂的土地里  有青春的回忆  如果爱子女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自然给予的  我们同样给予他们  河边的白杨洒下斑駁的荫凉  不远处的青山是无声的挚友  洒下的汗珠结成香甜的果实  真切地感觉  我们是地球的孩子  这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桃花源41号地主平骁妈妈写的一首诗———《大地之子》。每次读到这首诗,都觉得很欣慰,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小毛驴的存在,对北京这
期刊
2007年,美国投机性抵押贷款和衍生债券泡沫破灭,引发了震惊世界的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拉开了大衰退的序幕。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以拯救“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衰退的加深,然而主权债务危机却作为新的主角出现在经济衰退的图景中,而以核心与边缘这一制度安排为主要特征的欧元帝国主义加剧了危机。最终,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拉开了欧债危机的
期刊
对于《庄子》这样一部仪态万方的经典而言,任何解读方式都如飘风吹过众窍,所发之声响无不具备某种天然的合理性,从而在不同维度或层次上呈现着庄子哲学的某种特质。当然,这种说法强调的只是庄子哲学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绝不意味着所有的解读方式都是等效的。如果我们承认《庄子》有着深湛而卓越的思想品质,那么,我们就必须再度承认,某些解读方式可以“游刃有余”地凸显这种品质,另一些则因“拙于用大”而对此无计可施,甚至会
期刊
近日,北京出版社寄赠我一本最近出版的傅熹年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它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种。傅先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从事这项研究已有六十余年,是目前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建筑历史方面唯一的一位院士,所以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写的小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因而它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征做了
期刊
一口气读完刘玉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丫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久久挥之不去。这是一个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故事,带着粗黑的生活本色,就像一块直接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烤红薯,有一股香气撩人的甜滋滋的本真味道。全书没有一条明显的故事主线,片断化的故事,是男孩丫头童年记忆的钩沉,既然能被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自然是在作者心中最深刻、最闪光、最有分量的东西。全书十六章,一章一个故事,一章刻画一个重点人物,在结构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