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国家也好,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也罢,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孕育出一种独有的精神。若这种精神是有益的,必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反之,则会阻碍进步。同样,对于世界上任何知名大学而言,也有某种无形的文化或者大学精神作为牵引。大学精神不单是大学的专属,同样会影响社会文化与大众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关大学精神方面的著作,无论是理論研究层面的,或是文学书写方面的,可谓汗牛充栋。而《大学的精神》这本著作,兼顾了理论探索与感性表达,读后令人深思。
本书两位主要作者蒲实、陈赛,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历练,也许同毕业于北京大学之缘故,对于大学精神的探究,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撰写本书,近七年来,他们不辞劳苦,在国外采访大学校长、院系负责人、教授、学者、大学生等,梳理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书中,他们总结道:哈佛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象征、耶鲁大学则是各界领袖的摇篮、斯坦福则是硅谷心脏的同义词、牛津大学乃现代绅士的家园、剑桥大学是书生意气的写照、海德堡大学乃哲学思辨的重镇、麻省理工学院可谓梦想起飞之地……总体上言,无论是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还是从制度到精神,本书字里行间,均对这七所世界名校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呈现,为国人清晰认识世界名校提供了翔实、鲜活的参考资料。
当然,世界著名高校的数量,远不止书中罗列的这几所。优秀的大学,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模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书中所聚焦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归纳起来看无非是古典和现代这两种类别。无论何种气质的大学,从现实的角度看,办得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生源的质量、教师的执教水平、充足的经费保障、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良好的学术范围,等等。然而仅仅有这些要素,还不能成为一所好大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大学精神。当然,那些世界著名大学,必然有其卓越的大学精神,并潜意识中影响大学的未来命运。
而何为大学精神?恐怕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总之,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各种建筑群落,也不单单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若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大学精神其实就是在特定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大学精神之于大学而言,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在大学精神之中,一个共性的特质就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
关于大学精神的追寻,世界名校的领导人,有着别开生面的阐释。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认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而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文则从微观的层面指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所要培养的领袖,就本科教育来说,核心是通识,也就是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所熏陶出来的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让人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不得不说,这两位校长,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既朴素,也深邃。优秀的大学,从来都不会被现实的各种利益和诱惑所束缚,必定注目远方,谋划更加长久的未来。
目前,我国大学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各个类型的大学(包括高职院校),相互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尤其在一些重点大学,其发展完全被各种数字和量化考核“捆绑”: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多少,发表高被引学术论文有多少,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少,等等。在一系列考核指标面前,教师们不得不围绕论文和研究项目转,大学俨然成为某种“高端工厂”。在这种现实面前,就缺少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般来讲,各大学所倡导的校训,或多或少体现出一所大学的精神底色。遗憾的是,国内大学的校训,要么雷同,要么“撞车”,无外乎立德、勤奋、淳朴、团结、奋进、务实之类的名词。这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学培养的人才,也几乎是雷同的。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追求创新的国家而言,这个问题不能忽视。若大学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那么创新创业可能就成为空头支票。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源头上讲就是大学精神的缺失或者迷惘。正因如此,使得人们怀想起当年战乱中的西南联大。
阅读《大学的精神》一书不难发现,世界名校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因材施教的本科教育、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开放包容的办学格局是共同特质。在这些大学内部,更为重要的是孕育出独立思考的精神品格。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如何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各种利益诱惑中不跟风、不盲从,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要进行思维的训练,人文通识教育(有学者也称博雅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书中所指出的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名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纷纷强化人文通识教育。而“二战”之前,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学科壁垒尤为明显,在此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科技、社会和伦理之间时常发生“摩擦”。人们当时就意识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培养掌握谋生技能的人,还得文理交融、文理互通,毕竟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知识和人格健全的综合素质人才。大约每隔20年的时间,哈佛都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推出一批全新的人文通识课程。人文通识教育也具有“无用之用”的特质,爱因斯坦曾指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
总体上讲,《大学的精神》主要通过零距离观察、记录和分析世界七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校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究大学精神的共性特质。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国内各大学探索富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只有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去破题。
本书两位主要作者蒲实、陈赛,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历练,也许同毕业于北京大学之缘故,对于大学精神的探究,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撰写本书,近七年来,他们不辞劳苦,在国外采访大学校长、院系负责人、教授、学者、大学生等,梳理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书中,他们总结道:哈佛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象征、耶鲁大学则是各界领袖的摇篮、斯坦福则是硅谷心脏的同义词、牛津大学乃现代绅士的家园、剑桥大学是书生意气的写照、海德堡大学乃哲学思辨的重镇、麻省理工学院可谓梦想起飞之地……总体上言,无论是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还是从制度到精神,本书字里行间,均对这七所世界名校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呈现,为国人清晰认识世界名校提供了翔实、鲜活的参考资料。
当然,世界著名高校的数量,远不止书中罗列的这几所。优秀的大学,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模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书中所聚焦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归纳起来看无非是古典和现代这两种类别。无论何种气质的大学,从现实的角度看,办得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生源的质量、教师的执教水平、充足的经费保障、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良好的学术范围,等等。然而仅仅有这些要素,还不能成为一所好大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大学精神。当然,那些世界著名大学,必然有其卓越的大学精神,并潜意识中影响大学的未来命运。
而何为大学精神?恐怕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总之,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各种建筑群落,也不单单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若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大学精神其实就是在特定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大学精神之于大学而言,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在大学精神之中,一个共性的特质就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
关于大学精神的追寻,世界名校的领导人,有着别开生面的阐释。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认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而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文则从微观的层面指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所要培养的领袖,就本科教育来说,核心是通识,也就是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所熏陶出来的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让人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不得不说,这两位校长,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既朴素,也深邃。优秀的大学,从来都不会被现实的各种利益和诱惑所束缚,必定注目远方,谋划更加长久的未来。
目前,我国大学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各个类型的大学(包括高职院校),相互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尤其在一些重点大学,其发展完全被各种数字和量化考核“捆绑”: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多少,发表高被引学术论文有多少,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少,等等。在一系列考核指标面前,教师们不得不围绕论文和研究项目转,大学俨然成为某种“高端工厂”。在这种现实面前,就缺少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般来讲,各大学所倡导的校训,或多或少体现出一所大学的精神底色。遗憾的是,国内大学的校训,要么雷同,要么“撞车”,无外乎立德、勤奋、淳朴、团结、奋进、务实之类的名词。这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学培养的人才,也几乎是雷同的。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追求创新的国家而言,这个问题不能忽视。若大学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那么创新创业可能就成为空头支票。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源头上讲就是大学精神的缺失或者迷惘。正因如此,使得人们怀想起当年战乱中的西南联大。
阅读《大学的精神》一书不难发现,世界名校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因材施教的本科教育、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开放包容的办学格局是共同特质。在这些大学内部,更为重要的是孕育出独立思考的精神品格。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如何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各种利益诱惑中不跟风、不盲从,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要进行思维的训练,人文通识教育(有学者也称博雅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书中所指出的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名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纷纷强化人文通识教育。而“二战”之前,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学科壁垒尤为明显,在此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科技、社会和伦理之间时常发生“摩擦”。人们当时就意识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培养掌握谋生技能的人,还得文理交融、文理互通,毕竟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知识和人格健全的综合素质人才。大约每隔20年的时间,哈佛都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推出一批全新的人文通识课程。人文通识教育也具有“无用之用”的特质,爱因斯坦曾指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
总体上讲,《大学的精神》主要通过零距离观察、记录和分析世界七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校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究大学精神的共性特质。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国内各大学探索富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只有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去破题。